学术投稿

痹痛宁丸和热痹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段海洋;张忠群

关键词:痹痛宁丸, 热痹丸, 制备, 类风湿性关节炎
摘要:目的 探讨痹痛宁丸和热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和住院患者120 例,随机按2:1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0 例,对照组40 例.治疗组按辨证分型分为风寒湿痹型和风湿热痹型两组,给予自制的痹痛宁丸和热痹丸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剂量给予抗风湿病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半年后按照疗效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痹痛宁丸和热痹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较好的缓解和减轻症状,并且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毒副作用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中晚期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中晚期的手术方式,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15 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患者行肌肉神经减压松解术、屈肌起点滑移术、肌腱延长术、肌腱移位术.结果 15 例手术者,术后获得3~24 个月的随访.评定结果:优6 例,良4 例,中3 例,差2 例,优良率为66.7%.结论 在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中晚期积极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手部功能的改善是必要和有效的.

    作者:赵东波;张维嘉;明键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患者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经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护理.方法 选择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的患者20 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分流道口径为8 mm,平均门静脉压力下降1.2 kPa.分流道在术后1 周行彩超检查为通畅.结论 在经静脉肝内口腔静脉分流术的患者中,采用整体性针对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目的 以<中医内科学>课程为试点,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用.方法 实验组班级授课老师接受专业培训,采用多媒体授课、浏览精品课程网站、学生自学等方法教学授课,对照组班级采用传统板书授课方式.对两班学生学习综合成绩及学习兴趣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结论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使课本知识多媒体化,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者:王振涛;常学辉;韩丽华;张文宗;吴鸿;张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剂量吗啡经硬膜外输注在产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小剂量吗啡单次输注在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0 月~ 2011 年3 月收治的160 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剂量吗啡单次输注)和对照组(镇痛泵持续输注局麻药+ 吗啡或芬太尼)各80 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镇痛效果以及副反应发生率的大小.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较剧疼痛,观察组中有5 例患者仍感有中度疼痛,6 例患者轻度疼痛,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症状者4 例,轻度皮肤瘙痒者1 例.对照组中轻度恶心、呕吐者7 例,恶心、呕吐症状严重者3 例,出现皮肤明显瘙痒感患者3 例,另术后12 h 拔掉导尿管后有4 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现象.结论 小剂量吗啡经硬膜外单次输注在产科手术后镇痛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副反应较小的镇痛方法.

    作者:曾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并发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05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 例肾病综合征并发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利尿合剂治疗,疗效不佳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患者的尿量、血压、24 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白蛋白等的改善情况,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经治疗,12 例患者尿量均显著增加,肾功能接近或恢复正常,完全缓解5 例,部分缓解6 例,1 例未缓解,未出现病情的恶化,治疗有效率为91.67%.2 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1 例并发感染,2 例出现转氨酶升高,未出现出血性膀胱炎、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肾病综合征并发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可逆性的肾损害,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利尿剂等积极对症治疗,可改善肾功能,缓解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解剖钢板固定组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组.结果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解剖钢板固定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患者,固定效果明显,患者预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共收集148 例2010 年1 月~2011 年6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辅舒酮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FEV1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FVC 及P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辅舒酮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气道阻塞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赖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坊子区村镇级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潍坊市坊子区村镇级学校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状况.方法 按<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及<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结果 此次共调查了32 所乡镇级学校的学生集体用餐情况,发现大部分学校食堂能够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为学生提供合格的饭菜,另有部分学校食堂存在以下问题:无证经营、集体餐存在二次污染隐患、食品原料来路不明、加工方法不当、擅自加工凉菜.结论 要改善学校的不安全现状,政府需加强学校食堂硬件建设,学校要加强各项管理.

    作者:武洪艳;辛海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配合康复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 例患者进行中国传统疗法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制定的腰椎疾患治疗成绩分表对其疗效进行评分,并计算总有效率;同时对治愈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其复发情况.结果 80例患者,治疗前评分为(8.17±1.33)分,治疗后评分为(26.53±1.24) 分,改善指数为(0.69±0.08).治愈21 例,显效58 例,总有效率为98.75%.对治愈和显效的患者进行为期1 年的随访,复发1 例,复发率为1.27%.结论 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配合康复理疗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了该病的远期疗效,并有效避免了症状的复发,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崔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5 例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雾化组、静滴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雾化组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的基础上,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雾化吸入治疗;静滴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1 次/d;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判断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雾化组总有效率为95.6%,静滴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雾化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静滴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滴组相比对照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组在病程和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静滴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滴组相比对照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周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Excel程序在检验科质控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微软公司的Office软件Excel程序在社会应用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医学临床检验科工作中应用 Excel程序绘制质控图,操作简单方便、制图快速便捷,有效克服了以往手工绘制质控图的繁琐性和易错性,极大地减轻了质控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强了质控管理工作有序性和简便性.

    作者:吴海军;邓庆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是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年龄、静脉血栓栓塞病史、肥胖、合并疾病以及中心静脉置管、免疫调节剂及化疗药物的应用均使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时采取抗凝药物等预防血栓措施可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作者:吕振慧;孟昭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杞菊地黄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 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 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 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杞菊地黄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春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体会.方法 以38 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其中2 例导管脱落重新置管,2 例导管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1 例置管后胸痛3 d 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经5 ~ 28 d 置管胸液引流彻底.恶性胸液患者经导管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后38 例患者症状均缓解,未见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常规胸穿抽液相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能高,医疗风险小并可提高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护理指导对慢性肺心病的意义

    目的 探讨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细致的急性期护理及全方位的康复护理指导的意义.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50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急性肺水肿护理及康复护理指导.结果 全部患者好转出院,住院5 ~ 8 d,出院后无复发情况;患者多数能掌握肺心病相关知识,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再次住院率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细致的护理操作和康复护理指导,提高了慢性肺心病的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护理指导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洁梅;陈海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晚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产前超声的筛查分析

    目的 进一步探讨了解中晚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于产前超声检查中的筛选技巧和诊断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 月~2011 年1 月期间接受产前检查的286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接受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前经过超声检查共筛查出66 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漏诊误诊者有10 例.结论 产前经过超声检查可以对中晚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进行有效的诊断,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作者:虞翌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肺脓肿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52 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对照组36 例采用内科正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肺脓肿的效果.结果 88 例患者随访1~5 年,治疗组症状完全控制41 例,显效9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症状完全控制12 例,显效15 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肺脓肿优于内科正规保守治疗,可代替传统的病灶切除术,显著降低手术率.

    作者:钱菊生;张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9 例患者同期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29 例术后根据病情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30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患踝.结果 观察组优25 例,良3 例,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16 例,良4 例,优良率为69.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和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烈钦;徐亚非;唐理英;刘运辉;卢国森;熊敏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化明目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0例

    目的 探讨温化明目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40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正规西药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温化明目汤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吸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阴阳两虚血瘀水停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见证型,用温化明目法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杨英武;王纯连;书光;刘海立;李新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西药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 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 例,治疗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7.5%,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药汤剂配合西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颜花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