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化明目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0例

杨英武;王纯连;书光;刘海立;李新献

关键词:温化明目法, 阴阳两虚血瘀水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摘要:目的 探讨温化明目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40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正规西药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温化明目汤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吸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阴阳两虚血瘀水停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见证型,用温化明目法治疗疗效满意.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痹痛宁丸和热痹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痹痛宁丸和热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和住院患者120 例,随机按2:1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0 例,对照组40 例.治疗组按辨证分型分为风寒湿痹型和风湿热痹型两组,给予自制的痹痛宁丸和热痹丸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剂量给予抗风湿病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半年后按照疗效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患者均能耐受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痹痛宁丸和热痹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较好的缓解和减轻症状,并且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毒副作用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海洋;张忠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牵抖手法治疗Colles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牵抖手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3 ~ 16 个月,X 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其中桡骨无短缩或短缩小于5 mm 的44 例,关节面平整或不平整小于2 mm 的42 例;掌倾角3°~ 15°,平均8°;尺偏角18°~ 27°,平均21°.优良20 例,良好28 例,一般4 例,优良率达92.3%.结论 细致的骨折分类,恰当运用牵抖手法矫正畸形,石膏外固定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杜朝阳;李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睾丸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睾丸肿瘤的MRI 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 例睾丸肿瘤的MRI 影像资料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MRI 影像上13 个病灶均伴有睾丸不同程度的肿大,边界多数较清.10 例精原细胞瘤以实质性改变为主,其中7 例呈均匀等T1、等T2 信号;3 例信号不均匀,内见小片状长T1、长T2 信号灶,病灶轻度强化;3 例病灶内有出血.2 例胚胎癌伴内胚窦瘤.1 例淋巴瘤.胚胎性癌表现为囊实性混杂信号,呈环形强化且强化较明显.结论 MRI 检查对睾丸肿瘤的检出、分型及分期等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艳丽;陈国云;李吉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01~2011 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7 例FNH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共7 例患者,男2 例,女5 例,该病多见于中青年,40 岁以下者5 例,占71.4%,多无明显临床症状.HBsAg 阳性者1 例,占14.3%,肝功能和甲胎蛋白检查均正常.病灶多为单发,直径平均为(3.8±2.1) cm.7 例均行手术切除.所有患者随访1~5 年全部存活.结论 FNH 是一种肝脏良性增生性病变,术前不易确诊,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作者:张立明;王人颢;温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传统开放手术和血管腔内隔绝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治疗术在腹主动脉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共收集72 例2006 年1 月~2010 年12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其中进行传统开放手术者共19 例,采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者共53 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2.46、65.48及9.64,P 均<0.05);血管腔内隔绝术组和传统开放手术组患者术后分别有4例(7.5%)、7 例(36.8%)出现心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及肺部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8.8,P<0.05).结论 血管腔内隔绝治疗腹主动脉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输血量、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其应用面将会越来越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骆曦图;杨澄宇;唐毅;苏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种灌肠方法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开塞露、石蜡油和肥皂液3 种灌肠方法在老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1 月~2010 年12 月灌肠的120 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3 种灌肠方法的通便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开塞露灌肠的通便总有效率、舒适度和清洁度高,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开塞露灌肠治疗老年便秘患者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志虹;那万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 ~ 2010 年收治的128 例SLE 患者心电图检测的临床资料,总结SLE 患者心脏损害的心电图临床特点.结果 128 例SLE 患者中有42 例(32.83%)心电图异常.结论 SLE 影响心脏时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早期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提高SLE 所致心脏损害的检出率,及早诊治可改善SLE患者预后.

    作者:耿晓玲;董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盐酸吗啉胍片军队评价性抽验的质量分析

    目的 对2010 年军队评价性抽验盐酸吗啉胍片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方法 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 颁布的<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七册)对所抽样的盐酸吗啉胍片样品进行逐项检验,并对检验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33 批次盐酸吗啉胍片样品质量均符合标准规定.结论 目前国内盐酸吗啉胍片的生产工艺较为稳定,盐酸吗啉胍片质量情况总体较好,但仍有个别生产企业的产品需加强监督,盐酸吗啉胍片的质量标准还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作者:苗爱东;杨静;阚秀燕;王彦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罗氏正骨治疗单侧腰椎骶化合并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罗氏正骨治疗的手法对单侧腰椎骶化合并腰痛和腰椎盘突出的疗效.方法 常规行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摄片,CT及MRI检查.罗氏正骨坐式旋摇法对137例单侧腰椎骶化并有腰痛、椎盘突出的患者对照分析疗效.结果 对侧L4~5 椎间韧带损伤55 例,总效率为92.7%;L4~5 椎间盘突出24 例,总有效率为91.7%;L5 ~S1 椎间盘突出37 例,总有效率为89.2%;混合型21 例,总有效率为85.7%,平均有效率为(90.5±0.3)%.结论 罗氏正骨坐式旋转摇搬法是治疗单侧腰椎骶化易引发腰痛、椎间盘突出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胡伟良;罗震;罗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评估肾占位病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造影能否预测肾脏占位病变的组织类型.方法 27 例肾脏占位病变患者术前行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八氟丙烷超声造影,超声造影结果与外科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 18 例患者为透明细胞癌,3 例为1 型乳头状瘤,1 例为嫌色细胞癌,1 例为未分类病变,3 例为嗜酸细胞瘤,1 例为良性血管肌脂肪瘤.不均匀回声和延迟洗出相联合、造影增强度、病变峰值强度联合延迟洗出诊断肾占位病变病理类型有高的的阳性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不均匀回声、延迟洗出、造影增强度、病变峰值强度有助于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和非透明细胞癌.

    作者:卫月;蔡艳;许杨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方法 对2007 ~ 2009 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 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中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患者28 例,子宫动脉栓塞术者32 例,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后的疗效: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对子宫肌瘤产生抑制作用,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短期内米非司酮组比子宫动脉栓塞术组缩小明显.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子宫肌瘤无复发,米非司酮治疗后有复发.结论 两种方法对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效,可使瘤体缩小,症状减轻或消失,但米非司酮治疗停药后有复发,对近绝经期妇女治疗效果好.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微创治疗,疗效确定,创伤小,可广泛应用.

    作者:朱文丽;杨桂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阴囊入路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258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囊入路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可行性.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 ~ 2010 年采用经阴囊入路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小儿斜疝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手术过程均顺利,时间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和后遗症少.结论 经阴囊入路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微创、美容、简便、安全、可行,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邱少剑;吴利炜;苏焕丽;倪少忠;洪钟光;郑锦鹏;陈奕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脂血症胰腺炎和胆源性胰腺炎发病及治疗康复分析

    目的 观察高脂血症胰腺炎和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情况对比.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胰腺炎患者60 例,高脂血症胰腺炎(Ⅰ组)和胆源性胰腺炎(Ⅱ组)患者各30 例.分别观察血清淀粉酶、甘油三酯、C 反应蛋白、APACHE Ⅱ评分、CT 严重指数、体重指数、治疗后转归及复发情况.结果 Ⅰ组与Ⅱ组比较,年龄、AMY 显著降低,TG、CRP 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 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APACHE Ⅱ评分、CT 严重指数、体重指数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重症比例、6 个月内复发率显著增高,手术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脂血症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比较,发病年龄轻,病情重,治疗后易复发,早期明确病因,对患者治疗和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继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医学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目的 以<中医内科学>课程为试点,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用.方法 实验组班级授课老师接受专业培训,采用多媒体授课、浏览精品课程网站、学生自学等方法教学授课,对照组班级采用传统板书授课方式.对两班学生学习综合成绩及学习兴趣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班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以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式.结论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使课本知识多媒体化,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者:王振涛;常学辉;韩丽华;张文宗;吴鸿;张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降黏降压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通过对高血压现状的分析,运用系统科学和泊肃叶定律肯定了血黏度在高血压发病中的重要性,结合临床并突出中医药特色及优势,阐述针对血黏度环节的治疗方法-降黏降压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作者:杜娟;周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研究

    目的 分析小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以便早期诊断,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2010 年1 月~2011 年6 月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187 例29 d ~ 3 个月小婴儿,入院行胸片检查,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同时采用胶体金免疫斑点法测定血清病毒特异性IgM,采用凝集法测定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结果 小婴儿肺炎常以鼻塞、吃奶减少、喉头痰响、气促为首发症状;病原检测阳性者172 例(92.0%),细菌培养阳性128 例(68.5%),前3 位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102 例(54.5%),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居多.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8 例(4.3%),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1 例(0.5%).混合感染68 例(36.4%).未检出病原15 例(8.0%).结论 小婴儿肺炎临床表现极不典型,细菌仍是第一位病因,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居首,且耐药菌株增多.其较多发生混合感染,且病情较重.

    作者:潘健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孕期妇女的心理防护研究

    目的 研究社区孕期妇女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方式的需求,做好孕期妇女的早期心理和精神护理.方法 采用前瞻性护理研究,在笔者所服务的社区进行孕妇调查,包括孕前期的病史询问,了解整个孕期孕妇的身体状况,以及孕前期体格检查、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检查,孕前期的护理、早孕期妇女确诊,心理、精神以及一般所用药物的使用指导.结果 通过孕期妇女各型不同症状的指导,增强了婴儿在母体生长发育的稳固性,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人流和胎儿畸形等疾病的发生.结论 通过孕期各阶段的心理、生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积极提倡孕期的有效防范措施,规范化地做好服务工作,提高社区育龄妇女在怀孕期间的有效诊断和有效预防成功率,开展群防群治,降低孕期妇女的发病率,提高孕期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王祥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地榆升白片与利血生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地榆升白片联合利血生片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就诊顺序将103 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分为3 组:A 组口服地榆升白片,B 组口服利血生片,C 组(地榆升白片+ 利血生片) 联合用药,持续治疗2 个疗程.结果 C 组治疗显效率为43.6%(17/39),总有效率为87.2%(34/39),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 ;出现部分反酸、轻度胃部不适病例,复发率为14.7%,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地榆升白片联合利血生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作者:尚彩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5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50 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资料.结果 50 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Ⅰ期切除吻合41 例,分期手术7 例,Hartmann 术2 例.共发生切口感染3 例,肺部感染4 例,吻合口瘘2 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0%.手术死亡2 例.结论 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是可行的,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做好围术期的处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作者:梁建龙;梁丽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生血宁片对老年贫血合并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生血宁片对老年贫血合并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老年贫血合并功能性便秘的患者应用生血宁片进行治疗,每日3 次,每次0.5 g,观察治疗前后便秘及贫血的改善情况.结果 便秘症状痊愈86 例,显效12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92.5%,服药后4 周各项贫血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生血宁片对贫血合并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便秘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徐伟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