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琦
目的:探讨远视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3例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对比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曲率改善程度,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角膜上皮愈合良好,角膜瓣透明、位置正,术后有流泪、异物感等轻度的刺激症状,未经特殊处理,3 d后显著缓解;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曲率改善程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视力,降低屈光度及角膜曲率,治疗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作者:柳成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自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全面执行以来,在抗菌药物处方的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功效。在新时期,各类医学设备的发展为检验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技术设备前提。但是,在部分医院尚且存在着不合理应用,甚至是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抗菌药物一旦被滥用或者不合理的应用,势必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身体伤害。自2007年,卫生部重新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各级医疗机构要定期针对抗菌药物处方展开点评工作。而药师在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中发挥的作用是任何医学设备都无法取代的。
作者:孙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读本在手外伤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中心随机抽取附近医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的健康教育读本进行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手外伤基本医学知识的认识情况、术后功能锻炼方法、术后如何积极恢复心理状态以及发生相关并发症时的应对方法进行统计,同时在患者出院时对健康教育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手外伤基本医学知识的认识情况、术后功能锻炼方法、术后如何积极恢复心理状态以及发生相关并发症时的应对方法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手外伤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读本干预,能更好的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调整患者心态,进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裴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与开窗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椎板开窗治疗,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总体疗效和手术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100.00%,对照组分别为81.25%和96.88%,两组前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术与开窗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显著远期疗效,但椎间孔镜术具有近期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少、卧床和住院时间短的优势,临床应准确掌握其适应证,选择应用。
作者:潘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胃肠术后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大连市友谊医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满意度和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作者:吴英;李国艳;张芙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也是一种心身性疾病,心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故应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本文将近年来针对银屑病患者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的具体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王爱燕;崔艳霞;张华梅;孙凤桂;孙通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助产士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的护理。方法在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产妇中随机选取120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在对其分娩疼痛认知的基础上采用干预护理方法。对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产妇分娩的疼痛度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度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需要对产妇的疼痛有所认知,并采取干预护理方法,可以减少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度,提高对产妇的护理质量,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
作者:姚震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文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55例,并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其中包括:心理护理、营养指导以及术后护理等。结果本组55例患者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有3例患者为腹腔内出血,有2例患者为腹腔感染,1例患者为应激性溃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9%。本组6例并发症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痊愈后全部出院。结论在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进而为患者的预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佟奎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于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体位舒适度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排除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体位舒适度的不良因素后,患者术后肌肉酸疼等情况得到改善。结论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对于体位舒适度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医师术中满意度。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92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廖桂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总结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收集股骨颈骨折患者共93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5例对照组和48例观察组,患者均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桂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tSAH患者在止血、解痉、脱水等治疗基础上,应用腰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术。结果本组76例症状均得到缓解,无1例死亡,无1例发生脑梗死、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生活均能自理。结论在传统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腰池引流以治疗tSAH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朱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现象分析法对其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缓解心理问题。结果患者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分别为(41.3±2.4)、(46.9±2.6)明显优于护理前(58.9±3.2)、(63.6±4.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由于疾病以及根治术的特点,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身体的创伤与精神上的心理压力,因此,需要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便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的康复。
作者:高艳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中药镇静、安神、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脑震荡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脑震荡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镇静、安神和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之后15例显效,19例有效,1例无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后10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较好,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的产生。结论脑震荡患者应用中药镇静、安神和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有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临床疗效较好,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甲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对急诊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对策。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2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由急救接诊的患者有87例,自行入院的患者有95例。详细了解院前急救时对患者的诊断、护理手段,并总结为优质有效的院前护理方案。结果急救接诊患者的抢救介入时间明显低于自行入院患者的抢救介入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接诊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高于自行入院患者(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自行入院患者(P<0.05)。结论对脑外伤急诊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院前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病死率,应该受到临床的推广与重视。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2015年1~6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胃溃疡患者60例,按照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1个疗程7 d,持续4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针对性护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6.7%和80.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3.3%、7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马彩红;崔秀珍;陈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心脏介入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基础上,充分促进其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围手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行腹腔镜膀胱全切术的70例膀胱癌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35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施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评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与对照组的34.3%进行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膀胱全切术的膀胱癌患者施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适合广泛应用与普及的护理理念。
作者:贾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联合针灸以及中药熏蒸法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前往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42例与参照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针灸与重要熏蒸法进行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重要熏蒸法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纯尺神经深支损伤的早期诊断及修复的重要性。方法我院2010年~2015年,对19例单纯尺神经深支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其中新鲜损伤(损伤24 h内)8例,陈旧性损伤(损伤超过3周)11例,采用显微镜下缝合神经外膜方法修复。术后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2个月,一期8例优,二期3例良,8例可。一期新鲜损伤8例修复效果满意,二期陈旧伤11例术后治疗效果虽有所改善,但不如新鲜损伤修复后。随访1年后患者满意率94.7%。结论单纯尺神经深支损伤的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修复对术后疗效非常重要。
作者:姜家玺;张硕;李雪礁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