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医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杨琳

关键词:新医改, 存在问题, 对策
摘要:2009年3月,国家新一轮医改启动.新医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受到高度关注.就新医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因素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成分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逐步提高,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输入相应的血液成分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冷沉淀即为其中一项.冷沉淀cryoprecipitate是新鲜冰冻血浆FFP在低温约0~5℃解冻后沉淀的白色絮状物,冷沉淀因其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临床应用广泛.冷沉淀是指血浆冷沉淀中含有凝血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可治疗缺乏凝血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而出血不止的患者及甲型血友病患者.因此,保证冷沉淀的质量,提高冷沉淀活性,已成为患者的救命稻草,也是我们成分科工作的重点.

    作者:杨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和对照组(盐酸氨溴索)各6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75.81%(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庆军;张秀杰;高建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对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肛瘘术后疼痛中的护理观察

    目的 综合分析针对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肛瘘(archosyrinx)术后疼痛中的护理效果,为治疗肛瘘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在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68例肛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应用针对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术后8 h、22 h、45 h、70 h、92 h)的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和总满意度.结果 ①实验组术后8 h、22 h 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术后45 h、70 h、92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1.18%(31/34),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3.53%(25/34),实验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肛瘘术后疼痛中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隋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肠造口患者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肠造口患者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5例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肠造口的患者,给予患者系统的造口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5例患者护理后只有2例出现造口出血,造口缺血坏死1例,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2例,造口疝有1例,造口水肿1例,2例出现粪水性皮炎,共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0%,这些患者经过相应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肠造口患者采用系统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造口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迎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VD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5).治疗组给予步长脑心通胶囊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疗程6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后ADL、MoCA、MMSE评分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步长脑心通胶囊可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有利于提高智力、记忆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伟;台立稳;赖学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冠状动脉瘘患者46例,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冠状动脉瘘数量、位置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右冠状动脉瘘33例(71.74%),包括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9例,右冠状动脉右房瘘12例,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右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左冠状动脉瘘13例(28.26%),其中左冠状动脉右室瘘4例,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5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4例.38例行心血管造影,8例手术治疗证实,诊断准确率为100.00%.所有患者的冠状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宽,管壁变薄,且走向迂曲.冠状动脉内径8.5~22.5 mm,平均内径(11.54±3.62)mm,瘘口内径4.5~13.0 mm,平均瘘口内径(7.04±2.12)mm.超声表现:瘘口直径较大,血液分流量较大者超声可清楚显示瘘口位置,瘘口处为五彩镶嵌分流束.瘘口入右心系统和左房等低压腔室患者,超声可探及连续高速血流信号,流入左心室时呈舒张期低速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冠状动脉瘘诊断准确,能够较好显示冠状动脉瘘的起源、走行和引流部位,可作为其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燕;杨锦淑;康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数字随机法将我科收治的25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将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3%和84.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提高护理质量,尤其是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这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琳;于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线等比增减法优选麸煨木香活性单体抗腹泻作用的佳配比

    目的 寻找麸煨木香的止泻作用物质基础,探索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伍用抗腹泻的佳配比方案.方法 以番泻叶复制小鼠腹泻模型,采用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拟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组合配比,小鼠腹腔注射混合液0.05 mL/10g,测定不同比例组合的混合液对腹泻小鼠的影响.结果 二者的比例为0.67时,其抗腹泻作用强,是有效成分的佳配比.结论 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伍用协同抗腹泻作用优于单品,且存在佳配比.

    作者:范冰冰;赵夏苗;郭晏华;张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锁定钢板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44例下肢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普通解剖钢板治疗,给予观察组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下肢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值得各大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启明;宗兆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医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09年3月,国家新一轮医改启动.新医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受到高度关注.就新医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作者:杨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皮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经皮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的观察与临床护理意义.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医师于右侧,在局麻下选择佳穿刺点进行穿刺,穿刺后行体位压迫,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结果 对经皮肝脏活检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心理问题.结论 经皮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方法简便、安全,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并且成功率高,患者相对痛苦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洪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带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技术在白内障小切口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带有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在白内障小切口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做表麻下,于角巩膜缘(11:00~12:00时钟位)后界约1 mm切开球结膜,同时向前滑行0.5~1 mm让球结膜起皱折直至角巩膜缘后界做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进入前房,切口深度1/2厚度,连续环形撕囊,手法碎核乳化去除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201例201只眼全部应用带有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完成白内障小切口摘除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损伤小,切口闭合好,不需缝线,无1例感染.视力恢复快:出院时视力<0.110例(4.96%);0.1<视力<0.353例(26.37%);视力>0.3138例(68.66%).1个月后复查视力:视力<0.12例(0.99%);0.1<视力<0.323例(11.44%);视力>0.3176例(87.56%).结论 应用带有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的白内障小切口手术绝大多数患者可表面麻醉完成,即使术中患者仍诉眼痛,可用2%利多卡因临时点滴加强麻醉,灵活实用.带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切口在角巩膜缘后界被其向前皱褶的结膜瓣遮盖,且切口是隧道入前房,闭合较一般角巩膜缘切口密闭更好,不易感染.结膜瓣是直接切口,向前滑行至角巩膜缘后界才切开巩膜,不分离球结膜下组织,损伤小,眼表泪膜影响小,手术后泪膜恢复快.手术结束无需缝线.手术操作简捷,省时安全.带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技术可在白内障小切口手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德伦;邢锐;陈建桥;钟守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调查精神科临床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与实施现状

    目的 研究调查精神科临床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与实施现状.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精神科在职医护人员60名作为调查统计对象,重点对医护人员关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和实施过程进行问卷评估分析.结果 医护人员在诊断告知、药物使用决策、参与治疗程度的态度的评分明显低于实施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实施明显低于态度;医护人员对患者参与治疗的知识、态度和实施与其受教育程度、年龄及工作年限呈负相关(r=-0.26、-0.32、-0.17;P<0.05).结论 在今后医护人员培训中需提高实施力度,提升患者自身自信,增强治疗依从性.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电视纵隔镜下食管癌切除的手术配合

    目的 介绍纵膈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 对20例早期上段食管癌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纵膈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全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配合手术.结果 手术配合进行顺利,取得成功.结论 新手术的开展,与手术室护理人员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认真配合密切相关.

    作者:李寿兰;万林;金绍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胸部开窗手术及二期胸廓改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胸部开窗手术及二期胸廓改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一期胸部开窗手术暴露胸腔内病灶部位,经过抗结核治疗控制感染,然后行二期胸廓改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64例患者经过胸部开窗术及二期胸廓改型术,患者痊愈率为100.00%,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 第一期胸部开窗手术可创造无菌的胸腔内环境,为二期胸廓改型术提供较好的条件,极大的提高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效果,可推广使用.

    作者:刘宝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穿刺是临床患者疾病治疗与抢救常用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临床护理中,给小儿进行静脉穿刺易于一些因素导致失败,不但给小儿造成疼痛、害怕,甚至直接影响到小儿的疾病治疗与抢救.本文对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并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处理办法,希望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作者:王美香;刘绍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护理

    目的 探究高龄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分别有1例、3例、2例、2例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护理总有效率91.25%,病发率8.75%.结论 结合高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给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以及用药指导,能够显著减少其发病概率,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肿瘤的预后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喉肿瘤患者采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在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喉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5年生存率,同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等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68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8.82%.在单因素分析上:TNM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吸烟史和淋巴结转移均对喉肿瘤手术治疗预后产生影响,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TNM分期、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吸烟史和淋巴结转移均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TNM分期、吸烟史是喉肿瘤采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对独立影响因素的控制,大限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

    作者:龚永谦;刘洁;李明;罗兴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门诊医患纠纷的成因及处理方式

    论文从服务因素、流程因素和患者因素三方面探究了门诊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几点处理方式,望使医院门诊中的医患纠纷事件减少发生.医院的门诊部门应该分析纠纷出现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处理办法,如对门诊进行系统化以及规范化的管理、对服务意识进行强化、对就诊环境进行改善、让医护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对医患关系进行改善,进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以使医院可以健康发展.

    作者:李长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组在利培酮治疗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治疗,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测评治疗前和治疗后1、5、12周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MOAS治疗后治疗组1、5、12周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期评分(P<0.05),两组MOA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逐渐降低(P<0.05);BPRS治疗后治疗组5、12周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期评分(P<0.05),两组BPR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逐渐降低(P<0.05);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为20.0%(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更快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作者:穆博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