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目的 探析脑钠肽(BNP)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早期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将中毒程度作为基本依据,将其分为三组,分别是重度组(40例)、中度组(35例)以及轻度组(24例),再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以及BNP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K-MB、CK以及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未发生中间型综合征(IMS)患者相比,发生IMS组患者的CK、CK-MB以及BNP等各项指标均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是评价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BNP水平越高,说明患者中毒程度越严重,并且还能将心肌损害程度反映出来,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
作者:梁德金;李峥;梁裕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补液量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抑郁情绪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3).两组鼻咽癌患者均同步每周1次顺铂化疗,共7周,顺铂化疗当日补液量均为2500 mL,其中观察组含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1000 mL,对照组则为常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应用CFS量表评估)、抑郁情绪(用SDS量表评估)、耐受性及生活质量(应用QLQ-C30量表评估).结果 观察组化疗1、3、5、7周时的C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化疗5周及7周时观察组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总中断率为4.3%,低于对照组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功能量表总分与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总分与单项条目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同步顺铂化疗进行治疗患者化疗期间补充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可大限度改善患者对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耐受性,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罗维;李娟;吴艳;王帅;杨镇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骨密度、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方.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的骨密度、ODI指数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有效改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骨密度和功能.
作者:黎品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PDA和护士移动工作站运用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实施PDA和护士移动工作站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PDA和护士移动站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促进了护理模式实现变革,进一步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升了护理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保证达到闭环管理和环节管理的要求.结论 PDA和移动护士站需要建立起满足医院普外科临床护理要求的护理流程和管理系统,还要保证网络达到相对稳定的要求,护理人员要能配合医院做好行政督导工作.
作者:黎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于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关怀组.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关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AS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关怀组患者SAS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对比,P<0.05.关怀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杨真真;夏玉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境稳定剂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实验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采用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则采用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定给分.结果 对照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8%,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为92%,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中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患者采用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很明显的改善,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吕永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锐器伤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教学与管理,采取有效的对策以增强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法,对146名护理实习生锐器伤的相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46名护生中有104人发生锐器伤,发生率达71.23%,其中发生一次锐器伤的有62人,占锐器伤人数的59.62%,发生2次锐器伤的有27人,占锐器伤人数的25.96%,发生锐器伤不低于3次的有15人,占锐器伤人数的14.42%.结论 院校双方均经加强对护理实习的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朱志霞;谢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门诊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给予一定的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64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处方,统计门诊用药的种类和占比,并应用WHO制定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率(DDDs)以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门诊糖尿病患者用药以降糖药物为主(70.4%),其次是微循环改善类药物(12.2%),然后是血脂调节类药物(8.2%)、降压药物(5.5%);而在降糖药物使用中,频度高的是胰岛素类药物,其次是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类药物,使用相对合理;在用药方法上以二联用药为主,占到39.3%,其次是三联用药,占到32.2%,后是单一用药28.5%;本组患者中有244例有合并症,以合并高血压为主.结论 胰岛素类是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主要药物,本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黄秀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规范化诊疗路径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的推广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抚宁区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选取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的两个乡镇,在这两个乡镇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档案中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428例,总共500例做跟踪研究对象.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乡与村的糖尿病规范化诊疗路径知晓率明显得到改善,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6个月后,县、乡与村的随访患者血糖及相关指标控制改善效果显著,且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规范化诊疗路径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实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勇;王秀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认知能力(MMSE)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试验组各项指标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宁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针对肺结核患者,观察临床给予护理干预后在提高患者从医行为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肺结核患者120例.通过抽签法对肺结核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分别利用C1组(观察组60例)以及C2组(对照组60例)表示两组肺结核患者的组别名称.C1组:选择常规护理+健康护理干预的方法;C2组: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肺结核患者在从医行为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两组肺结核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从医行为方面,同C2组肺结核患者进行比较,C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 针对肺结核患者,临床给予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将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针对患者的从医行为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凸显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应用价值.
作者:段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助产护理干预对于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接收的102例高龄产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1例.为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助产护理,观察组配合全程助产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产程的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在产程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高龄产妇,在进行助产护理的时候,为产妇配合全程的助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可有效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并且大大缩短产妇的产程,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探讨中医治疗血脂异常的进展,指出血脂异常归属于中医的痰瘀互结证型,提出祛痰化瘀方药是治疗血脂异常的有效措施,介绍了祛痰化瘀法的应用体会和典型病例.
作者:赵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使用脊柱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共98例在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9例患者,其中常规组使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干预组患者使用脊柱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通过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情况、手术后患者血清中CK、CRP、IL-6的水平以及手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手术后1 d和手术后3 d的VAS评分较常规组患者的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的手术后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较常规组患者显著减少(P<0.05).在手术后的24 h和48 h,干预组患者血清CK、CRP、IL-6的水平较常规组患者的显著低(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组患者显著少(P<0.05).结论 应用脊柱微创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效果较好,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大大降低,在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要积极的使用脊柱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张征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探讨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接受诊治的心理障碍患者9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经治疗,本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以及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主要为焦虑障碍患者和抑郁障碍患者,要求进行心理障碍诊断的医师专业知识扎实且经验丰富,能够准确判断心理障碍类型,并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帕罗西汀片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并使患者因心理障碍产生的躯体不适和失眠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大有益处.
作者:李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后囊破裂的原因,总结相应的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后囊发生破裂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现后囊破裂的具体情况、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出现后囊破裂的原因主要为眼压控制不规范、截囊、撕囊、娩核、清除残余皮质、植入晶状体操作不规范,30例患者中,8例患者为环形撕囊或者截囊时后囊破裂,15例患者为娩核时破裂,5例患者为吸皮质时破裂,2例患者为晶状体植入时破裂.结论 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后囊破裂,这就要求手术操作者提高警惕,规范各项手术操作,以实现理想的手术效果.
作者:杨春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老年COPDⅡ型呼吸衰竭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23)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n=22)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气指标(PaO2、PaCO2和pH值).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60.87%(P<0.05).治疗前两组PaO2、PaCO2和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和pH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aCO2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COPD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阳;余红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从多方面阐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并介绍了对疾病主动进行干预的方法,及对减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儿不良影响的作用.
作者:付金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12例脊髓空洞症患者手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取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饮食护理,观察病情变化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12例患者经过采取上述措施未发生术后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 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保证护理质量,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自理能力的恢复.
作者:王东艳;施艳萍;刘香杰;赵丽荣;王巨辉;张玉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我国的护理现状(如人员缺乏、工作量大、知识缺乏等)是影响健康宣教的主要因素.手术科室的护士具备健康教育意识和健康宣教实施方式、资料形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术前护理教育是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在手术前提供的改变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以促进术后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术前健康评估和健康教育对于外科手术的后成功是非常必须的[1].
作者:杨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