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燕
目的:评价美沙拉嗪不同给药方式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资料完全的UC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给予不同的给药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口服缓释颗粒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美沙拉嗪灌肠剂,保留灌肠。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疗程结束后临床效果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P<0.05,表明差异显著;两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种不同给药方式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口服给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UC,临床疗效较佳,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病变部位局部药物浓度增大,与单独美沙拉嗪口服给药相比,并未增加全身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于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75例颅脑手术患者,进行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并采取护理。结果经早期严密监测以及护理,75例颅脑术后患者出现急性脑积水的早期症状,及时治疗后,其中4例肢体障碍,3例语言障碍,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颅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高,对其进行及早地观察及相应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付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血糖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资料,其中50例患者可以实现单纯的饮食控制,30例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40例患者为1型糖尿病患者。并对动态血糖检测系统连接,间隔5 min对皮下间质组织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对每次检测中用餐的时间记录,对餐后240 min的血糖值进行分析。结果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中,用餐到高血糖的峰值时间有着相似性的特点,主要为90 min,早上、中午和晚上三餐之后的血糖峰值时间大致相同。其中40例Ⅰ型患者餐后低血糖的发生率主要为10%。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餐后低血糖发生率为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峰值的时间为餐后的90 min左右,同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结合动态血糖监测更有助于对血糖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王丽喆;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替吉奥单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一步研究肺癌患者替吉奥代谢相关酶表达水平与替吉奥疗效及毒性反应相关性。方法搜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共60例经病理学或组织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为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患者,既往患者接受过含铂类化疗方案(不包含分子靶向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患者据体表面积接受替吉奥胶囊口服,即BS<1.25 m2予80 mg/d,1.25 m2≤BS<1.5 m2时予100 mg/d,BS≥1.5 m2时予120 mg/d,分2次口服,d1~14,每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抽外周血检测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活性,胸苷磷酸化酶(TP)及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情况,均接受佳的支持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只接受佳的支持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控制率(CR+PR+SD)为26.67%(8/3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2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5个月。单纯支持治疗组mPFS和MST分别为1个月、3个月。两组比较实验组MST较对照组延长2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mPFS较对照组延长0.5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替吉奥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及血液学毒性,所有不良反应均无Ⅳ度情况发生。血DPD活性与实验组不良反应无明显相关性(P>0.05)。实验组TP(+)者总生存时间(OS)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均优于TS(-)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S(+)者总生存时间(OS)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优于TS(-)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治疗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TP、TS检测对预测替吉奥用于肺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翁洁;胡建兵;文芳;沈二冻;周强;谢王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析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实施康复训练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另外25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6%,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作为1个疗程。结论应用康复训练护理可以明显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尽快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不合格减肥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进行药学监护,探索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工作的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服用不合格减肥药导致药物性肝炎的治疗,临床药剂师积极的参与治疗的全过程,根据生化指标采用保肝给药方案,并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的教育,协助医师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结果对患者及时进行保肝治疗以及用药教育后,患者的药物性肝炎病情减轻,终痊愈出院。结论根据药物性肝炎的生化指标及临床表现,及时准确的给出治疗方案,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带来危害,保证合理、安全和有效用药的重要途径。
作者:周桂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1例发生低血糖症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与患者的年龄、采用的治疗方案以及对疾病的认知度等密切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多,需要医护人员对2型糖尿病患者需加强卫生宣教、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血糖,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路径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常规护理者31例纳入常规组,采用路径管理者32例纳入路径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路径组住院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活动出血停止时间低于常规组,路径组并发症合计例次率31.25%低于常规组8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管理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刘永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对应干预措施。方法根据是否接受护理不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将我院普外科40名护理人员分为甲(未接受培训20名)、乙(接受培训20名)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教育培训的乙组护理人员,患者对其护理质量评分更高,满意度也更高,同甲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常见的护理不安全因素,需加大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以此来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澍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眼针为主治疗肝肾阴虚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突发性耳聋肝肾阴虚型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眼针组35例,对照组25例。眼针组给予眼针加用中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给予中西医常规疗法。3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两组听力疗效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效果都有所改善,眼针组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有效率76.00%,两组的治疗率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眼针为主治疗突发性聋肝肾阴虚型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温晓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整理我院老年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和一般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强化干预组患者通过强化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一般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一般护理。以1个月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强化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5%,一般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的护理以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一般对组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上,强化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一般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88.88%,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够使老年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能够有效地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足部管理,提升其足部自我管理能力,对预防和减少患者的糖尿病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高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附加改良胃底折叠术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100例高龄食管癌与贲门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综合组与常规组均为50例,均接受全天候pH监测以及吻合口静息压检测。结果综合组pH<4站卧位时间所占比重分别为(1.49±1.37)%、(1.12±1.67)%,pH<4总时间、总次数比重分别为(1.14±0.97)%、(26.87±15.77)%,>5 min反流次数以及大反流时间分别为(26.87±15.77)次、(4.97±6.01)min,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反流为客观存在,而综合护理配合24 h食管pH检测为有效的监测方式,可为后期促动力药或者黏膜保护剂的应用提供指导建议。
作者:李玉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螺旋CT在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确诊的20例肺癌患者和90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其影像学表现的不同进行比较。结果在20的肺癌患者中,肺内有肿块的患者共计有12例,外壁呈分叶状的患者共计有10例,外壁呈放射状短毛刺的患者共计有9例,2例结节状钙化,2例空洞,2例肺门肿块,4例合并肺结核;在90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位于上叶尖后段的患者共计有45例,位于下叶背段的共计有28例,位于舌叶上的共计有5例,位于上叶前段的共计有2例,位于右肺门的共计有8例,位于左肺门的共计有2例。结论在临床鉴别诊断继发性肺结核和肺癌的时候螺旋CT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桂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矽肺伴感染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患者资料为我院收治的矽肺并感染患者7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并配合常规吸氧、祛痰、退热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疗程为7~10 d。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肺啰音、咳嗽、胸片炎性病灶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无效率。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矽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西药+降氮排毒液结肠透析实践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医学价值。方法2012年尾至2015年初两年时间内来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同意接受研究,常规治疗45例为对照组,降氮排毒液治疗45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方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后,有效率75.56%。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降氮排毒液治疗后,有效率97.78%。对照组的疗效远不如观察组乐观。两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有很大的差异(P<0.05)。结论西药+降氮排毒液结肠透析实践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疗效较佳,获得了医学界的认可。
作者:刘冬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人文化护理在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胸腔镜下漏斗矫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文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为(24199.8±3185.4)元,住院时间为(4.2±1.1)d,均低于对照组,且其舒适度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为(24199.8±3185.4)元,住院时间为(4.2±1.1)d,均低于对照组,且其舒适度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接受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术的漏斗胸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文化护理方案,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提升患者的治疗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颗粒口服治疗,连续服用8周后停药。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停药后3个月随访观察,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gA、IgG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相比均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IgA、IgG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可显著增强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实施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患儿93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施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95.65%)高于对照组(87.23%),并发症(8.68%)少于对照组(21.27%),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施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多种并发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史冬梅;袁维华;陶瑞霞;张春红;高子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的临床检查并应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显效的有18例,有效的有35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94.6%,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予以针对性治疗,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用药,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黎秀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的微创治疗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并对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给予神经内镜的微创治疗,B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并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的失血量,手术的时间,以及格拉斯哥昏迷(GCS)的评分。在治疗后的2个月,对手术预后进行评估,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80例患者在手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经不同的手术治疗,A组的失血量平均为(28.7±7.5)mL, B组的失血量平均为(437.8±239.5)mL (P<0.01);脑内血肿的清除率方面,A组的血肿清除率均值为(87.8±5.9)%,B组的平均值为(65.8±28.6)%(P<0.05);在GOS上,手术后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A组的4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病情恢复良好,有13例患者轻度残疾,8例患者重度残疾,5例患者恶化为植物人,2例患者死亡(放弃治疗导致死亡)。B组的4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病情恢复良好,10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4例恶化为植物人,7例死亡(其中4放弃治疗导致死亡)。经神经微创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比开颅的患者效果更好(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神经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比开颅治疗更高效、迅速、失血量少,伤口更小等特点。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
作者:邱成天;于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