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海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对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予系统化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疲乏改善程度和心理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无疲乏比例23.68%高于对照组的5.26%,且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对肺癌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并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的延续性对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疾病防治知识、自我管理、遵医嘱服药优于对照组(P<0.05);鼻出血复发率及再次住院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延续性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鼻出血复发率及再次住院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韦春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急诊科的输液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探讨并探索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20例来我院急诊科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输液护理,对观察组首先分析其身体状况并针对潜在风险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案,输液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中发生的不良状况。结果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中,群体规模大的是老年人和小孩,输液时间白天多余晚上,重病患者多余非重病患者,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处于焦虑与紧张状态中;对照组患者的不良现象的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年龄、输液时间、患者病情严重度和心理状态及医院护士的操作水平等因素,针对这些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有利于降低潜在风险带给患者的伤害和威胁,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马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细胞毒药物配制中心对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作用。方法观察细胞毒药物配制中心刚投入使用前及1年后,护士外周血计数及脱发、腹胀、皮疹、咽喉痛、眼睑充血、皮肤瘙痒发生率。结果细胞毒药物配制中心使用前后暴露组、防护组护士外周血分类计数、护士脱发、皮疹、眼睑充血、皮肤瘙痒发生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胀、咽喉痛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毒药物配制中心对肿瘤科护士职业暴露所产生的骨髓抑制、脱发、皮疹、眼睑充血及皮肤瘙痒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外科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本措施。而术前的刷洗手和消毒又是防止手术感染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使无菌术的理论、内涵也随之演变和拓展。而外科刷洗手消毒技术又有了新的进展,传统的肥皂洗手法已被新型消毒剂洗手法所替代,其灭菌效果可靠,消毒过程简化,缩短刷洗手时间。本文仅就外科洗手消毒的方法,简要阐述。
作者:程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健康体检者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对策。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科的受检者10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各5000例,并分别将其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受检者的项目漏检率和对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受检者的健康体检项目漏诊率为5.46%,对服务的满意度为97.12%,与实施人性化管理前相比有显著提高(漏检率和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02%和84.66%),且两组受检者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可能因医院体检中心的管理存在漏洞、受检者对健康体检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医院的环境因素和受检者的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漏检情况的出现,通过制定个性化管理措施,并对医院和受检者实施针对性管理和改革,实现健康体检项目漏检率的降低和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温爱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儿应用酶联免疫进行检测,同时采取实验室检测进行辅助诊断。结果多数患儿的血小板、白细胞正常或升高,C-反应蛋白、血沉经检验没有特异性,有部分累及心血管系统,复合性感染多数为痰培养。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重症肺炎,早期的诊断有利于治疗疾病,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诊断需要将血生化、血细胞分析、血尿常规检查以及冷凝集实验等进行辅助诊断,从而尽可能避免漏诊情况出现。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中晚期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大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49例中晚期前置胎盘患者分为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中晚期前置胎盘患者的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大出血概率。
作者:陆朝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救方法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骨盆合并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治疗,并均给予外科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24 h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动脉栓塞方法急救,并给予外科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赖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接种率的影响。方法将864例(8月龄~4岁)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2例儿童,对照组运用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社区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有393例儿童接种,接种率为91%,观察组有428例儿童接种,接种率为99.1%,观察组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明显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从而更好的预防麻疹疾病的发生。
作者:程建;彭佳;刘治会;曾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及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它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如何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是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重要基础,也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为此,本文仅就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略谈体会,简要阐述。
作者:姜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深入分析肺功能严重减低对肺癌手术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住院部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纳入研究,通过肺功能测定的方式,将患者按照肺功能正常以及肺功能严重减低进行分组。80例患者中,共50例患者肺功能正常,设置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肺功能严重减低,设置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前7~14 d内接受针对性的肺功能改善治疗。对两组患者采取肺癌手术的方式以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方式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为6.67%(2/3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功能严重减低并未对肺癌手术的危险性造成影响。同时,相较于全肺切除术,肺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对肺叶切除术的耐受度更高,值得重点应用。
作者:张泉河;尹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传统的中药采用水煎法制备,煎煮的过程会使其中的很多成分发生变化,多种成分的共同存在也可能产生新的化合物。麻黄-附子在临床上是常用的药对,附子又可称为回阳救逆的首选药物,但是其中的双脂型乌头碱有着强烈的毒性,能够引发心律失常。为了降低附子的毒性常常将附子与干姜、人参、甘草等配伍,能够有效的降低毒性,本文主要探讨不同配伍方式对其功效和毒性都有不同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几种进行配伍的方式,然后阐述里对其毒素的分析方法,测定总生物碱、脂型和非脂型生物碱的含量,后根据不同配伍后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王彩云;万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应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应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并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的74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诊断情况。结果74例肝脏肿瘤患者手术检查结果为原发性肝癌31例(41.9%),肝内转移瘤10例(13.5%),肝血管瘤8例(10.8%),肝囊肿14例(18.9%),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6例(8.1%),肝脓肿3例(4.1%),肝母细胞瘤2例(2.7%),诊断符合率为100%;CT增强延迟扫描技术检查结果为74例肝脏肿瘤患者中原发性肝癌33例(44.6%),肝内转移瘤9例(12.2%);肝血管瘤8例(10.8%);肝囊肿14例(18.9%);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5例(6.8%);肝脓肿3例(4.1%);肝母细胞瘤2例(2.7%),诊断符合率为97.3%;CT增强延迟扫描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和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应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准确率高等特点,可以在临床肝脏疾病诊断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伊新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关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1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其治疗后1周的颅内压(15.28±3.12:22.37±3.24)以及致残率程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其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
作者:马学雷;任胜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应用BMP-9基因修饰的ADSCs作为种子细胞,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载体,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来修复大鼠下颌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通过腺病毒转染的方法把BMP9介导到大鼠脂肪干细胞,使细胞均匀分布于纳米羟基磷灰石上。用牙科裂钻在下颌角区制备3 mm ×3 mm的骨缺损区,分别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及BMP9-ADSCs。于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行microCT扫描及组织学检查,评价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A见大量新生骨,可见成熟骨细胞。实验组B较多新生骨形成,骨细胞接近成熟。对照组骨缺损处基本被纤维组织充填,未见新骨生成。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与BMP9转染的大鼠脂肪干细胞复合物植入下颌骨缺损中,可以促进骨缺损修复,增加血管化与骨化。
作者:何锦泉;丁江峰;欧阳可雄;黄珞;陈伦秋;朴正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护士在儿童保健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是健康宣教的执行者;温馨、整洁、舒适就诊环境的营造者;儿童健康信息采集及保健手段的实施者;数据统计、汇总、上报和资料留存、保管的履行者;重点专科创建及科研工作的参与者;院内感染控制的前锋;服务质量和安全保证的后卫。作为一个儿童保健科的护士要有爱岗敬业的思想素质、过硬的综合业务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优质的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儿童保健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曾德秀;查晓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上肢动脉栓塞采用溶栓治疗的效果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上肢动脉栓塞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溶栓方法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20例患儿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的患儿19例(95.00%),且完全恢复其上肢功能,剩余1例患儿手指指尖组织产生坏死,但是经过治疗,痊愈出院。护理满意度为100.00%。结论在新生儿上肢动脉栓塞治疗中采用溶栓方式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可将栓塞症状改善,对上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永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疏肝理气健脾配方与西药联合治疗脂肪肝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共收治的60例脂肪肝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理气健脾配方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血脂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脂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给予疏肝理气健脾配方与西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降血脂,改善肝功能。
作者:胡青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护理纠纷是对未定性或已定性的护理问题,在未作出正式结论之前,医院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发生纠葛或对过失等的不同看法。随着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其医疗需求和期望值也随之提高。患者在追求良好诊治疾病的同时,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护理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给护理人员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有必要探讨护理纠纷发生的护患因素和避免措施。
作者:王铁鑫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