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卫兵;严鸣光
病毒性皮肤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病毒侵入机体后对神经组织和皮肤组织有较强的亲合力,亲神经者可致带状疱疹等皮肤病的发生,亲皮肤者则形成疣类。外用药是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重要手段,疣、单纯疱疹等常见病毒性皮肤病的治疗常以外用药为主[1]。此时要了解各种主药的作用、性质和浓度,针对不同病毒性皮肤病造成的皮损不同选择合适的剂型给予的局部对症治疗。临床实践中,亦可选用免疫治疗法。
作者:郭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妇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于病房接受护理的病患116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包含58例。其中对照组病患应用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选取优质护理模式,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并依照焦虑自评量表,比较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焦虑情况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方式,观察组病患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参考焦虑自评量表,观察组病患的焦虑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可以较佳的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减轻病患的焦虑程度,亲近了护患关系,有利于病患的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很高,值得推广。
作者:万培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肺癌患者焦虑状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肺癌患者100例,给予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围手术期负性心理及睡眠质量。结果①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平均焦虑指数、抑郁指数分别为(71.33±11.38)、(63.18±10.29),均较干预前的(44.76±9.46)、(42.81±9.74)明显改善;②舒适护理干预后PSQI指数为(7.58±1.21),较干预前的(16.45±2.72)明显减低;③舒适护理干预后睡眠障碍率为34%,较干预前的82%,明显降低。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改善睡眠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晓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关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1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其治疗后1周的颅内压(15.28±3.12:22.37±3.24)以及致残率程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其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
作者:马学雷;任胜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护理纠纷是对未定性或已定性的护理问题,在未作出正式结论之前,医院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发生纠葛或对过失等的不同看法。随着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其医疗需求和期望值也随之提高。患者在追求良好诊治疾病的同时,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护理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给护理人员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有必要探讨护理纠纷发生的护患因素和避免措施。
作者:王铁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疏肝理气健脾配方与西药联合治疗脂肪肝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共收治的60例脂肪肝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理气健脾配方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血脂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脂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给予疏肝理气健脾配方与西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降血脂,改善肝功能。
作者:胡青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药物临床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药物的合理使用将为患者病情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药物分析过程中离不开基因工程、化学药物分析以及中药分析等技术,分析时针对选取的样本进行特殊技术分析。常用的药物分析技术主要有固态性质表征分析、高通量筛选技术、体内样本分析、中药分析以及杂质谱检测分析技术。本文针对相应的药物分析技术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药物分析者提供意见。
作者:赵庆华;赵豫;巩伟;吴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麻下儿童斜视矫正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对其术前及术后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62例患儿经过精心的护理,平均住院天数为(5.29±1.38)d,治愈60例,治愈率96.77%,1例欠矫,1例过矫,均未发生任何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对行全麻下斜视矫正术的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昕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健康体检者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对策。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科的受检者10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各5000例,并分别将其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受检者的项目漏检率和对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受检者的健康体检项目漏诊率为5.46%,对服务的满意度为97.12%,与实施人性化管理前相比有显著提高(漏检率和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02%和84.66%),且两组受检者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可能因医院体检中心的管理存在漏洞、受检者对健康体检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医院的环境因素和受检者的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漏检情况的出现,通过制定个性化管理措施,并对医院和受检者实施针对性管理和改革,实现健康体检项目漏检率的降低和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温爱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研究风湿科医护人员及其他内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的差异及内科医护人员与社区健康人群生活质量差异;为改善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风湿科、内分泌、神经内、肾内科、心内科医护人员及社区健康人员,进行生活质量调查,以SF-36健康调查表及睡眠时间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内科医护人员精神健康(MH)与身体疼痛(BP)分数较健康人员相似,其他各维度均明显较社区健康人员低。风湿科医护人员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PF、BP、GH、SF)得分低。内科医护人员年龄段在40~岁活力(VT)及总体健康(GH)得分低;医师和护士之间除收入外,睡眠和各维度之间无差异;心理健康方面中级职称低;总体健康(GH)与睡眠呈正相关。结论风湿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处于内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较差水平;内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明显较社区健康人员差。
作者:王文华;钟威;武晓菲;李荣滨;梅轶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救方法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骨盆合并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治疗,并均给予外科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24 h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动脉栓塞方法急救,并给予外科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赖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有59例成功治愈,1例经治疗无效死亡。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患者护理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琳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低颅压综合征的MR诊断及征象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低颅压综合征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MR的诊断及征象表现。结果该30例患者的MR均表现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其中呈现脑下垂征象的有15例,伴有硬膜下积液的有10例,伴有硬膜下血肿的有5例。结论 MR应用于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及征象研究,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韩纯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护理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中段流量(FEF 25%~75%)和大呼气流速(PEF)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临床疗效良好,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龙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联系,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取所有患者的胃窦部黏膜进行病理检查,并且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70例患者中患有慢性胃炎疾病的患者数量为4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患者数量为30例。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发生具有紧密的联系,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越高则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胃炎疾病的概率越大。
作者:彭丽琨;张翠香;陈泽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应用BMP-9基因修饰的ADSCs作为种子细胞,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载体,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来修复大鼠下颌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通过腺病毒转染的方法把BMP9介导到大鼠脂肪干细胞,使细胞均匀分布于纳米羟基磷灰石上。用牙科裂钻在下颌角区制备3 mm ×3 mm的骨缺损区,分别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及BMP9-ADSCs。于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行microCT扫描及组织学检查,评价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A见大量新生骨,可见成熟骨细胞。实验组B较多新生骨形成,骨细胞接近成熟。对照组骨缺损处基本被纤维组织充填,未见新骨生成。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与BMP9转染的大鼠脂肪干细胞复合物植入下颌骨缺损中,可以促进骨缺损修复,增加血管化与骨化。
作者:何锦泉;丁江峰;欧阳可雄;黄珞;陈伦秋;朴正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艾滋病患者血液、脑脊液中分离出真菌种类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感染的真菌依次为马尔尼菲青霉菌38.9%(28/72),白假丝酵母菌30.6%(22/72)、新生隐球菌13.9%(10/72)、热带假丝酵母菌8.3%(6/72)、伪热带假丝酵母菌2.8%(2/72)、角膜假丝酵母菌4.2%(3/72),光滑假丝酵母菌1.4%(1/72);标本主要来源于血液中分离出60株(83.3%),脑脊液中分离出12株(16.7%);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以两性霉素B 100%敏感,其次为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稍差。结论艾滋病(AIDS)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多以马尔尼菲青霉菌38.9%(28/72)和白假丝酵母菌30.6%(22/72)为主,两性霉素B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作者:杨艳秋;徐红英;汪林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先心病患儿术后腹膜透析的观察与护理方法,从而提高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或者病死率。方法选取50例先心病患儿,分析其术后的情况并统计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总结其术后透析的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儿透析时间为16~231 h,平均为101 h;均全部痊愈出院,住院天数为10~29 d;低蛋白血症患儿有28.0%,电解质紊乱有46.0%,出现腹痛和腹腔感染分别有20.0%和12.0%。结论先心病患儿术后腹膜透析需要对患儿病情密切观察,加强护理,提高患儿术后和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尹雪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肾结石为泌尿外科中常见且多发的病症,现有临床上拥有传统的开放手术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技术以及药物溶石等等多种的治疗手段。近期内,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发展很快,经皮肾镜术完全改变传统开放手术的治疗方式,而且用独特的优势变成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重要部分。腔内微创技术其新方法以及新手段在不断更新与完善,让肾结石的临床治疗技术逐日提高。
作者:韩冬;张万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比喻教学法在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进行比喻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性教学实验,通过对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及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理论考试成绩及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比喻教学法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有效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应变力,同时能增添学习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适合在产科学教学过程中开展。
作者:简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