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赵庆华;赵豫;巩伟;吴洋

关键词:药物分析技术, 应用, 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药物临床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药物的合理使用将为患者病情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药物分析过程中离不开基因工程、化学药物分析以及中药分析等技术,分析时针对选取的样本进行特殊技术分析。常用的药物分析技术主要有固态性质表征分析、高通量筛选技术、体内样本分析、中药分析以及杂质谱检测分析技术。本文针对相应的药物分析技术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药物分析者提供意见。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DSA下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并辅助结肠镜下活检在结直肠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结直肠肿瘤所致急性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在DSA辅助下,行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术后冲洗引流1周,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腹围、立位腹平片等的变化,评定减压效果,再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梗阻部位并取活检病理检查后行一期根治手术。结果15例患者经置管减压引流后腹痛缓解,腹胀、呕吐症状消失;置管后第5天,胃管及肠梗阻导管引流量、腹围、腹部X线所显示梗阻近端肠管横径均明显减少,梗阻症状明显缓解。所有病例缓解后均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为恶性。再行一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无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下经肛置入减压导管并辅助活检定性在癌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具有准确、有效、安全、经济的特征,值得推广。

    作者:李旭彤;于海洋;曹双军;王红禄;任正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肺功能严重减低对肺癌手术的影响

    目的:深入分析肺功能严重减低对肺癌手术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住院部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纳入研究,通过肺功能测定的方式,将患者按照肺功能正常以及肺功能严重减低进行分组。80例患者中,共50例患者肺功能正常,设置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肺功能严重减低,设置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前7~14 d内接受针对性的肺功能改善治疗。对两组患者采取肺癌手术的方式以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方式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为6.67%(2/3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功能严重减低并未对肺癌手术的危险性造成影响。同时,相较于全肺切除术,肺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对肺叶切除术的耐受度更高,值得重点应用。

    作者:张泉河;尹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疏肝理气健脾方配合西药治疗脂肪肝及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对疏肝理气健脾配方与西药联合治疗脂肪肝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共收治的60例脂肪肝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理气健脾配方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血脂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脂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给予疏肝理气健脾配方与西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降血脂,改善肝功能。

    作者:胡青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诊断为戊型肝炎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1例。患者平均年龄(75.6±10.8)岁,男性27例,女性24例,分析51例患者住院时间及预后,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51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5~24 d,平均住院时间为(18.5±4.1)d,无1例患者发生死亡。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优质的护理能够明显减少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伟;付贤云;张晓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72例AIDS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艾滋病患者血液、脑脊液中分离出真菌种类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感染的真菌依次为马尔尼菲青霉菌38.9%(28/72),白假丝酵母菌30.6%(22/72)、新生隐球菌13.9%(10/72)、热带假丝酵母菌8.3%(6/72)、伪热带假丝酵母菌2.8%(2/72)、角膜假丝酵母菌4.2%(3/72),光滑假丝酵母菌1.4%(1/72);标本主要来源于血液中分离出60株(83.3%),脑脊液中分离出12株(16.7%);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以两性霉素B 100%敏感,其次为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稍差。结论艾滋病(AIDS)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多以马尔尼菲青霉菌38.9%(28/72)和白假丝酵母菌30.6%(22/72)为主,两性霉素B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作者:杨艳秋;徐红英;汪林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外科洗手消毒法的新说

    外科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本措施。而术前的刷洗手和消毒又是防止手术感染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使无菌术的理论、内涵也随之演变和拓展。而外科刷洗手消毒技术又有了新的进展,传统的肥皂洗手法已被新型消毒剂洗手法所替代,其灭菌效果可靠,消毒过程简化,缩短刷洗手时间。本文仅就外科洗手消毒的方法,简要阐述。

    作者:程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士在儿童保健体系中的作用

    护士在儿童保健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是健康宣教的执行者;温馨、整洁、舒适就诊环境的营造者;儿童健康信息采集及保健手段的实施者;数据统计、汇总、上报和资料留存、保管的履行者;重点专科创建及科研工作的参与者;院内感染控制的前锋;服务质量和安全保证的后卫。作为一个儿童保健科的护士要有爱岗敬业的思想素质、过硬的综合业务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优质的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儿童保健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曾德秀;查晓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整理我院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实验组患者通过人性化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通过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以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疗程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护理效果显效患者为28例,有效患者为18例,无效患者为2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效果显效患者为12例,有效患者为28例,无效患者为8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通过人性化护理,能够得到比较明显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减轻具有非常高的效果,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梁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药物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药物临床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药物的合理使用将为患者病情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药物分析过程中离不开基因工程、化学药物分析以及中药分析等技术,分析时针对选取的样本进行特殊技术分析。常用的药物分析技术主要有固态性质表征分析、高通量筛选技术、体内样本分析、中药分析以及杂质谱检测分析技术。本文针对相应的药物分析技术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药物分析者提供意见。

    作者:赵庆华;赵豫;巩伟;吴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措施对中晚期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大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中晚期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大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49例中晚期前置胎盘患者分为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中晚期前置胎盘患者的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大出血概率。

    作者:陆朝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救方法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骨盆合并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治疗,并均给予外科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24 h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动脉栓塞方法急救,并给予外科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赖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2例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儿应用酶联免疫进行检测,同时采取实验室检测进行辅助诊断。结果多数患儿的血小板、白细胞正常或升高,C-反应蛋白、血沉经检验没有特异性,有部分累及心血管系统,复合性感染多数为痰培养。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重症肺炎,早期的诊断有利于治疗疾病,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诊断需要将血生化、血细胞分析、血尿常规检查以及冷凝集实验等进行辅助诊断,从而尽可能避免漏诊情况出现。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肾结石微创技术治疗的进展综述

    肾结石为泌尿外科中常见且多发的病症,现有临床上拥有传统的开放手术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技术以及药物溶石等等多种的治疗手段。近期内,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发展很快,经皮肾镜术完全改变传统开放手术的治疗方式,而且用独特的优势变成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重要部分。腔内微创技术其新方法以及新手段在不断更新与完善,让肾结石的临床治疗技术逐日提高。

    作者:韩冬;张万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观察细胞毒药物配制中心对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作用

    目的:探讨细胞毒药物配制中心对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作用。方法观察细胞毒药物配制中心刚投入使用前及1年后,护士外周血计数及脱发、腹胀、皮疹、咽喉痛、眼睑充血、皮肤瘙痒发生率。结果细胞毒药物配制中心使用前后暴露组、防护组护士外周血分类计数、护士脱发、皮疹、眼睑充血、皮肤瘙痒发生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胀、咽喉痛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毒药物配制中心对肿瘤科护士职业暴露所产生的骨髓抑制、脱发、皮疹、眼睑充血及皮肤瘙痒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异位妊娠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来诊后分别给予腹部B超和阴道B超检查,以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作为终诊断标准,观察腹部B超和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检查的准确性,以及对超声图像进行比较。结果162例异位妊娠阴道B超和腹部B超检查结果与术中直视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腹部B超138例符合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5.18%,阴道B超152例符合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3.83%。阴道B超的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B超,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道B超对附件包块、胚芽、心管搏动、盆腔积液与假孕囊的检出率均高于腹部B超,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检查结果有更高的准确率,而且对孕囊内结构的检查更加清楚。

    作者:刘小莉;沈建强;马东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三级康复整体护理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入院后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卒中评分为(7.2±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7.5±1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有效率为39.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有效率为69.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51.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级康复整体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效果,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边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系统化护理对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对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予系统化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疲乏改善程度和心理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无疲乏比例23.68%高于对照组的5.26%,且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对肺癌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并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应用鼻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23例(57.5%),有效15例(37.5%),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通气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术后2个月再出血率以及总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较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具有止血迅速、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临床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瑞;赵俊亭;许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体检者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健康体检者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对策。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科的受检者10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各5000例,并分别将其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受检者的项目漏检率和对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受检者的健康体检项目漏诊率为5.46%,对服务的满意度为97.12%,与实施人性化管理前相比有显著提高(漏检率和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02%和84.66%),且两组受检者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健康体检的过程中,可能因医院体检中心的管理存在漏洞、受检者对健康体检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医院的环境因素和受检者的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漏检情况的出现,通过制定个性化管理措施,并对医院和受检者实施针对性管理和改革,实现健康体检项目漏检率的降低和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温爱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低颅压综合征的MR诊断及征象研究

    目的:研究低颅压综合征的MR诊断及征象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低颅压综合征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MR的诊断及征象表现。结果该30例患者的MR均表现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其中呈现脑下垂征象的有15例,伴有硬膜下积液的有10例,伴有硬膜下血肿的有5例。结论 MR应用于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及征象研究,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韩纯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