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吡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王彦月

关键词: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吡拉西坦,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在有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附属大学城医院120例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应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认知功能损害和疗效。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应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认知功能,并且提高临床疗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吸氧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入水湿化方法吸氧,观察组采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湿化噪音影响和湿源物质细菌培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湿化噪音影响情况现在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湿源物质细菌培养阴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噪音,不影响患者睡眠,杜绝医源性肺部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蒋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残角子宫妊娠1例临床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异位妊娠,主要是指受精卵着床与发育于残角子宫,由于其发病率低,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其严重可引起腹腔内出现大出血的情况。残角子宫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1]。目前由于很难区别残角子宫妊娠的症状与输卵管妊娠,因此很少病例能够在手术前作出相应的诊断。目前,在临床上对于残角子宫妊娠术前诊断率<5%,极易出现误诊。残角子宫肌壁多存在发育不良的情况,因此不能承受胎儿生长发育,导致严重内出血,其临床症状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很是相似[2]。本文经对收治的1例残角子宫妊娠病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以探讨其发病规律及诊治策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给同行们提供借鉴及参考,以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

    作者:高洁;范亚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60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运用护理技术给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用。方法在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来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出60例,运用平均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运用护理技术为护理组患者实施看护,对照组患者则接受普通看护。对比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疾病治愈有效程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疾病治愈有效概率为96.67%,对照组是73.33%;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采取护理技术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看护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因此基层医院应普及临床护理模式。

    作者:冯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职业性汞中毒对患者睡眠及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职业性汞中毒对患者睡眠及心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诊断为慢性职业性汞中毒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职业病体检健康的患者。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和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强迫、人际化、敌对、恐惧、偏执、精神6项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睡眠质量指数中各项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职业性汞中毒对患者睡眠有一定影响,对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

    作者:孙力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采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限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银丹心脑通治疗脑供血不足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治疗脑供血不足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供血不足合并高血脂症患者88例,将8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6例患者,对照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其TC、TG、LDLD-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其TC、TG、LDLD-C和HDL-C没有明显的改善,组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其TC、TG、LDLD-C显著降低, HDL-C显著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治疗脑供血不足合并高血脂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普遍不高,国内外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令人堪忧。通过分析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较多,而针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的针对性对策大多数十分有效。注重实际情况,适量投入人力物力,对医院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改善可以明显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研究意义重大,今后一段时间内,手卫生进展方向都应重点放在医务人员的依从性上,切实改善手卫生执行情况和洗手的质量。

    作者:覃淑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炎性体mRNA表达及血清IL-18水平的研究

    目的:检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s)中NLRP3炎性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的变化,探讨该炎性体及IL-18在AGA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RT-PCR法检测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C)和100例AGA患者(观察组,T)治疗前(D0)及应用药物治疗后第3天(D3)、第7天(D7)、第14(D14)天NLRP3炎性体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应IL-18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NLRP3 mRNA表达水平D0、D3及D7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阶段ASC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0、D3及D7 vs C(P<0.01)、D14 vs C(P<0.05);观察组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D0及D3 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7及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0、D3、D7、D14血清IL-18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NLRP3炎性体及IL-18在AGA患者治疗过程中水平异常,提示它们在AGA发病中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丁焕发;徐晓辰;王尚云;刘淑娟;兰立强;韦涌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分析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探索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25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展开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15%,护理满意度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结论全面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30例行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与护理组(1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方法,护理组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护理组住院时间为(14.24±2.46)d,对照组为(18.34±3.56)d,护理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率6.67%,对照组为40.00%,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妇科肿瘤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能减少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延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农民工职业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几点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如今有许多行业都有职业危害。因此当农民工在选择工作时要加强注意职业病的防范,在上岗前做好相关的职业健康体检。针对于农民工而言就业前进行必要的健康体检能够及时发现身体疾病以及职业禁忌证,降低了农民工的盲目择业。

    作者:张一飞;张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尿患者的相差显微镜检查及肾脏病理分析

    对血尿患者进行尿红细胞相差显微镜检查及肾脏病理分析,以明确血尿的原因及其评价肾脏疾病的重要作用。对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患者做相差显微镜检查,对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做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血尿患者的病因诊断非常重要。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应进行肾活检明确病理改变,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夏宇欧;许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红花注射液对断指再植患者微循环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及观察红花注射液对断指再植患者微循环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的40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治疗组)20例和观察组(常规术后治疗加红花注射液组)2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甲襞微循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干预后3d及7d观察组的相关指标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均<0.05,两组干预后3 d及7 d的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红花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的微循环状态,为提高再植的成功率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小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运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对产妇进行助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温馨助产模式对产妇进行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助产模式进行助产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采取温馨助产服务模式进行助产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总产程以及分娩结果进行比较,并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35%,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0%,对照组的产妇总产程为(10.15±1.40)h,研究组产妇的总产程为(7.15±1.12)h,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达(125.56±3.52)mL,研究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达(62.31±5.13)mL,对照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高于研究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7.12±0.12)分低于研究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9.46±0.31)分。结论在临床助产护理工作中采用温馨助产服务模式对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效果更加显著,故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玉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80例高血压性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予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对80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血肿)患者,依据CT片,根据壳核血肿的形态、大小及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CT平面导向下的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清除血肿。结果80例患者出院70例。其中,痊愈20例,显著进步30例,进步10例,无变化10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13%。70例患者中失访9例,其中61例随访6个月~3年。以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标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DL1级23例,占37%;ADL2级16例,占26.7%;ADL3级12例,占20.0%;ADL4级7例,占11.1%;ADL5级3例,占4.4%。结论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壳核出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作者:李强;杨健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7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对策,并研究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n=38)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的SDS评分和S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入院时评分(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基础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心理舒适度,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阴式与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与腹式两种途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8例将要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腹式组和阴式组,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观察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观察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症状、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无论是术中出血量还是手术时间,阴式组均显著低于腹式组(P<0.05)。阴式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少于腹式组(P<0.05);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显著少于腹式组(P<0.05);术后患者疼痛例数较少,显著少于腹式组(χ2=22.940,P<0.05);与腹式组相比,并发症较少,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明显减少(χ2=5.856,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腹式,优势较多,患者接受程度较高,更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礼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探讨前瞻性艾灸加腹部按摩干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

    探讨入院后患者未出现腹胀时予艾灸加腹部按摩干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便秘的疗效。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60例老年股骨骨折便秘患者,将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是在患者入院后未出现腹胀时开展艾灸天枢、大横、气海、支沟、足三里穴位加腹部穴位按摩。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出现便秘后采用开塞露塞肛及口服麻仁软胶囊常规的方法通便。比较两组缓解便秘的效果,患者接受及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率均显示前瞻性艾灸加腹部按摩干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便秘效果更好。

    作者:刘秀环;谢艳玲;李燕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外科ICU应用不同吸痰装置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心外科术后患者在ICU更适合应用的吸痰方式。方法选取136例心外科术后入住ICU的患者,随机分为密闭组和开放组,分别采用两种吸痰方式,比较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气道黏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密闭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稳定,气道黏膜损伤率显著低于开放组(χ2=5.849,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χ2=7.809,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血氧饱和度维持稳态水平,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相比开放式吸痰装置更适合在心外科应用。

    作者:隋红艳;王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观察加减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诊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收集我科临床上符合要求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每次100 mL,每天3次。依达拉奉一次30 mg,1天1次,14 d为1个疗程。每组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治疗效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8%、91.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华昭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