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纤维瘤患者100例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分析

张宇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 围术期,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纤维瘤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选取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2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研究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是丹参素及盐酸川芎嗪。当中川芎嗪是从植物川芎根茎中提取的主要成分,是种具备生物多样活性生物碱,近几年在中医临床中,关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发展,有较多的临床参考资料进行对照,现与相关文献资料相结合,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

    作者:毕春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之管见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是培养护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习阶段,实习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护理专业学生的质量。因此,应做好临床实习带教管理工作。为了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带教老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用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用精湛的操作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不断培养护生动手动脑能力,训练护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不断巩固理论知识,使之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为进入临床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管理实践和文献[1-4]谈谈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的看法。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在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急诊胆结石患者112例患者,并应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心理情况、疼痛感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胆结石治疗中,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将患者忍受疼痛的程度提升,也有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其效果比较明显,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口腔干燥诱发因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口腔干燥诱发因素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口腔干燥综合征患者84例,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总治愈率为95%,对照组总治愈率为8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愈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王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在围生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围生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保健知识和保健能力,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得到健康发展。结果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健康教育大限度满足了围生期妇女心理需要。结论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护理不当将会影响两代人的健康。注意围生期的心理健康,分析围生期心理相关问题,做好宣教工作是保证母婴健康基础,是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也是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追求母亲安全,儿童优生是围生医学永恒的主题。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所以健康教育在围生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国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效果。方法将150例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予以抗生素等药物,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透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症状消除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透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效果显著。

    作者:陈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病房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样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PBG)水平与护理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7.1%,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79.4%,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多样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护理效果良好,应用价值高。

    作者:冯朝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甲状腺激素检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究甲状腺激素检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其中的80例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余40例为其他病因住院治疗的患者。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的 FT3、TT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患者心力衰竭越重,差异越大;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组的 FT4、TT4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激素检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根据患者的FT3、TT3水平评估其病情。

    作者:卞野;赵春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观察射干麻黄汤化裁配合布地奈德泵吸治疗婴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射干麻黄汤化裁配合布地奈德泵吸治疗婴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泵吸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射干麻黄汤化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随访1个月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3.7%,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的复发率是47.4%,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是13.2%,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实施射干麻黄汤化裁配合布地奈德泵吸治疗的效果非常好,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症状,减轻患儿痛苦,降低复发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洪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6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6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激光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对其激光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收治的67例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患者,都配合了药物治疗,其中血糖控制好的患者治疗时间短,效果好、恢复快。结论激光治疗在3期4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占多数,对患者治疗与护理指导尤为重要。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乳腺纤维瘤患者100例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瘤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选取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2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采用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6眼)。本组患者均在本院实施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等情况,并统计并发症情况,分析手术安全性。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及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 P <0.05。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高,与其他并发症相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给予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高,视力恢复较为理想,术后并发症较少,应推广应用该术式。

    作者:李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办法研究

    目的:探讨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具体应用情况,了解这些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产生情况,旨在提出相应有效的防治办法。方法主要结合常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药物种类区分,从多个方面入手,观察研究各个发展时期当中,药物应用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在提出相应有效的防治办法。结果对于不同种类的铂类抗肿瘤药物来说,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是存在差异性的,早期阶段产生的不良反应是相对比较多的;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虽然得到了改进,但还存在相关问题,要想进行有效防治,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结论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同,反应产生范围和程度也不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有效的防治方法,根据药物具体特性进行有效防治,从根本上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产生率。

    作者:周懿;蒲平;肖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尿潴留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拔管后残余尿量为(160±20.3)mL,显著高于观察组残余尿量(80±10.7)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12例,发生概率为30%,观察组术后出现尿潴留4例,发生概率为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尿潴留的产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作者:杨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与 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 FEV1%、FEV1/FVC 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呼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官宇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方法及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采用中药治疗的16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经炮制的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未经炮制的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为9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炮制可有效降低药物毒性,增强方剂药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探讨

    目的: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对比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选取100为已确诊为甲状腺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术中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 <0.05)。实验组的颈部麻木、颈前区疼痛、切口粘连、皮下结节等现象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对于治疗甲状腺瘤有明显的优势,创口小、恢复速度快。对比常规手术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作者:王晓龙;隋剑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探究。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研究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于患者尽早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上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研究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对上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的68例上颌骨骨折患者,随即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颌间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手术后口臭情况以及咬错乱的情况,并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间、口臭情况以及咬错乱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85.2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83%,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方法具有较快恢复咬关系、口腔功能等效果,且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段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综合治疗运用于不同类型屈光不正引起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疗法用于不同类型屈光不正所致的弱视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眼科接收诊治的160例弱视患儿,根据屈光不正的类型将其分为单纯高度远视组(55例)、中度以上散光组(40例)、单纯高度近视组(65例),均进行综合治疗,观察每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单纯高度远视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6.36%(53/55)显著高于中度以上散光组的90.0%(36/40)、单纯高度近视组的83.08%(54/65),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同类型屈光不正所引起的弱视患儿实施综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尤其是单纯高度远视的疗效更理想。

    作者:周秋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