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

王晶

关键词:甲状腺癌, 术前, 术后, 护理
摘要:甲状腺癌是常见的一种甲状腺恶性肿瘤,女性多于男性,近年有逐年增高趋势。病理类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95%以上分化良好者有较长的存活期,尤其是乳头状腺癌生物学倾向和预后均较好,少数可转变为恶性程度高的未分化癌[1]。除未分化癌外,手术是甲状腺癌基本治疗方法。对于手术患者,应做好积极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如何培养中医护理人才的一点思考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础,也是中医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的体质辨证分型的个性化的体现。今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整体上中医药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当前的中医的护理人才培养上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中医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和发展的分析,总结出来了几点关于培养中医的护理人才的条件,希望能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孙志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分析胺碘酮用于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抢救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胺碘酮用于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抢救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急救中心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胺碘酮予以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对比,患者心率与心电图有明显改善,相比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85例患者,显效患者41例,有效患者31例,无效患者13例,治疗总有效率是84.71%;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59%(9/85)。结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予以急诊抢救,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控制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循证药学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价值评析

    目的:分析循证药学对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合理运用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56例需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后,根据循证药学原则在数据库中进行资料检索,并结合检索结果为观察组患者制定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肝功能损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86%(26/2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7 d复发率及肝损伤发生率依次为7.14%(2/28)、3.57%(1/28),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各项指标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在应用抗生素时,需始终严格遵从循证药学指导,以便更好确保抗生素的应用合理性,取得更好疗效,大限度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耀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36例,均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后,采用KSS评分评定术前及术后2年膝关节功能,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年患者的膝关节评分、功能活动评分、KSS评分总分以及VAS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患者疼痛显著减轻,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峰;徐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择期全麻下行全子宫或附件切除剖腹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吸入七氟醚。于关腹前开始患者自控皮下镇痛(A组为芬太尼15μg/kg;B组右美托咪啶4μg/kg+地佐辛15 mg),记录拔管后1、4、24 h患者疼痛VAS评分,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 h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寒战、导尿管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拔管后VAS评分均≤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在拔管后即及刻拔管后1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导尿管不适3例(10%),A组10例(33%)(P<0.05);术后恶心A组8例(27%),B组呕吐2例(7%)(P<0.05);术后寒战A组6例(20%),B组1例(3%)(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用于妇科手术后PCSA,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镇痛、镇静、抗焦虑作用明显,同时能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旗;霍李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案例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1]。传统教学多采用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引入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挖掘其潜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科教学效果。

    作者:张建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抽取同期来医院进行体检结果正常的120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B型尿钠肽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型尿钠肽水平较对照组受检对象明显要高,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B型尿钠肽水平较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更高,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尿钠肽检验在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评价病情、预后判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作者:孟晓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一种甲状腺恶性肿瘤,女性多于男性,近年有逐年增高趋势。病理类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95%以上分化良好者有较长的存活期,尤其是乳头状腺癌生物学倾向和预后均较好,少数可转变为恶性程度高的未分化癌[1]。除未分化癌外,手术是甲状腺癌基本治疗方法。对于手术患者,应做好积极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晶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程全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立体定向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6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放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81.81%大于对照组60.60%,且研究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较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效果良好,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安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致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例

    因全身及眼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文献零星可见。近延边眼耳鼻喉科医院也遇到了2例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后引起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洪莲花;金宝玉;郭辉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脑卒中患者诊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探讨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其诊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7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对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自行设计的分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完全依从性。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完全依从的有21例,占55.3%;观察组患者中完全依从的有34例,占89.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诊治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月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Irgm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脊髓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IFN-γ诱导性免疫相关GTP酶Irgml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①建立EAE动物模型:a.经典EAE小鼠模型;b.基因敲除小鼠(Irgm1-/-)EAE模型。②EAE模型症状学评价。③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Irgm1在经典型EAE小鼠脑和脊髓中的表达。结果①成功诱导了小鼠EAE模型。②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经典型EAE小鼠Irgml的表达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典型EAE小鼠Irgm1的表达在免疫后不同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①EAE模型建立方法稳定、可靠。②Irgm1在EAE发生、发展和恢复中起着复杂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EAE发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王春雨;王葳;于淑杰;杨欣燕;陈桂英;綦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妇科肿瘤疾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研究

    目的:观察妇科肿瘤疾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确诊的69例使用化疗药物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为样本,进行针对性护理,评价护理措施实施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和家属满意度。结果患者护理措施实施率为(95.42±4.66)%、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7.31±3.93)%、患者满意度为(95.24±4.37)%、家属满意度为(97.11±5.82)%。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将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减低至轻,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医患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周静;王琼;唐晓辉;苏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趋势--无张力修补代替传统术式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与传统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为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医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100例,为了便于对比及研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主要采取传统修补手术治疗,而实验组(50例)主要采取无张力修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3年的随访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住院平均时间、术后第2天的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指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有45例患者治疗有效,概率为90%,对照组有35例患者治疗有效,概率为7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修补的治疗方式对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作者:杨功德;石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产前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2例分娩的孕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产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科学的产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促进子宫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瑶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维生素A与阿昔洛韦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麻疹的护理

    目的:研究维生素A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小儿麻疹临床护理。方法选取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小儿麻疹,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均采取维生素A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使用维生素A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麻疹患儿,采取综合护理,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

    作者:薛萍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开展了为期1年的精细化护理管理,观察精细化管理前后患者住院期间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一级护理合格率、特级护理合格率以及基础护理合格率等指标。结果神经内科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特级护理合格率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神经内科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和特级护理合格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安长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脑供血不足应用丹参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脑供血不足应用丹参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7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7d时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7d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脑供血不足治疗效果理想,可以在短时间内起效,使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光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CT和MRI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CT和MRI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中晚期胆囊癌患者,分别对其行CT及MRI检查。结果本组胆囊癌患者MRI与CT的诊断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胆囊癌周围器官侵袭及转移的诊断率显著CT(P<0.05);其中MRI对肝脏转移的诊断率为96.67%,显著高于CT的73.33%(P<0.05)。结论 CT与MRI在胆囊癌的诊断中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但MRI对周围脏器侵袭与转移的诊断效果优于CT,适于推广。

    作者:龚志高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