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萍
目的 探析系统护理对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科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系统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溃疡痊愈情况、住院时间、止血时间.结果 比较溃疡痊愈情况、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护理用于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护理,促进患者溃疡痊愈,提升止血率,减少住院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莲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标本从采集到运输再送至检验,其中间环节樊笼复杂,只有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够确保送检标本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本文以标本检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邵明玺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优势.方法 2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2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每组治疗1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均明显降低,而试验组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分别为(7.87±1.33)%和(8.56±1.38)%,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33±1.33)%和(10.38±1.67)%(P<0.05),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在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降低的同时,使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从而帮助更多的患者受益.
作者:吴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饮食营养干预的临床效果和意义,并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将我院从2013年10月22日至2014年11月22日期间选取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将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以及实验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再添加饮食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惠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测量的Alb、Hb、PA的水平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饮食营养干预可以改变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进行借鉴.
作者:刘法芹;高滨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硫酸镁与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 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30日至2015年12月30日收治的5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29例.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产后大出血、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滴注硫酸镁与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更加明显,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提高了新生了的出生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庄凌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护理时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疾病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数据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疾病的认知度较好,住院时间较短,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较高.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知度,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翁杨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分析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动过速惠者112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对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待急性期过后,将患者按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情分为对照组和胺碘酮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胺碘酮组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 胺碘酮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36%,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7.86%,前者显著优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谷晓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门诊手术室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手术室治疗的15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切口感染104例患者(感染组),其中1476例未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统计分析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护理方法.结果 门诊手术后切口感染率为6.58%,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证实高龄、手术时间过长、流动人员过多、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及无菌操作欠规范是术后切口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门诊手术室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龄、无菌操作、抗感染治疗等,加强无菌操作规范,制定合理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对于控制切口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我儿科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有21例,显效有5例,有效有3例,无效有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有10例,显效有8例,有效有5例,无效有8例,总有效率为74.2%.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9,P=0.04).观察组患者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对照组有1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1,P=0.01).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患儿咳嗽、发热等症状,治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少,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素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口服对比剂在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8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将所有的患者9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0例,扫描前30 min口服1000mL阳性对比剂即2%碘伏醇溶液;B中48例,扫描前30 min口服1000mL阴性对比剂即温水.结果 口服对比剂MSCT平扫组(A组)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91.18%,特异度43.75%,阳性预测值77.5%,阴性预测值70%符合率76%;单纯CT平扫组(B组)诊断急性阑尾炎情况患者的敏感度92.59%,特异度38.10%,阳性预测值65.79%,阴性预测值80%,符合率68.75%.两组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符合率差异没统计学差异(x2=0.64,P=0.42).结论 128排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中口服阳性对比剂和口服阴性对比剂这两种方法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李栋;王新明;徐文奎;丁峰;史玲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公众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护士的职业风险近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护士的职业风险比较高.危机管理作为管理者的一种新思维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实施危机管理可提高急诊护理管理的工作质量,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为提高.
作者:潘玉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术中慢血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17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硝酸甘油组,每组88例.替罗非班组在PCI术中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硝酸甘油组在PCI术中冠状动脉注射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术后达TIMI3级血流的比例及收缩压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术中应用IABP、术后ST段回落、轻度出血、LVEF、病死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以及术后TIMI血流分级达3级比例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替罗非班组收缩压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P<0.05).替罗非班组术中应用IABP的比例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P<0.05).两组术后ST段回落率、轻度出血率、LVEF、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I术治疗AMI过程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慢血流状态,维持血压稳定,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行PC1术治疗的AMI惠者,尤其是合并低血压AMI患者的一个较好选择.
作者:张杰;宋红星;朱新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患者全程人文关怀的护理对策.方法 本组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进行全程人文关怀的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高,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恢复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短,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病例也明显偏少,患者与家属对护理策略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手术室患者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加强医患之间交流,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诊治过程及相关知识了解,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毕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应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指导分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12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320例,随机分为两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86.25%)高于对照组(60.63%)(P<0.05);观察组患者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0.63%)低于对照组(6.25%)(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于促进自然分娩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超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痛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宣传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血尿酸水平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护理前后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护理前后变化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63.3%;干预组患者复发率为43.3%,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痛风惠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血尿酸的稳定以及降低痛风的复发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芬;刘丽;赵亚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加速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需要做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外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采用加速外科护理组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加速外科护理应用到胃大部切除术惠者中,对惠者的各项术后指标以及促进康复速度具有良好的改善,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高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医针灸技术是我国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中医针灸在临床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治疗骨伤患者的临床中效果良好.中医学中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在于经络学说,我国古代人们在长期对疾病治疗的经验中,逐渐开始认识到人体内有气血通路,这个通路就是我们所说的经络.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起到运行气血的作用.针灸的治疗手段就是从经络开始打通,针灸的治疗效果快、操作方面.
作者:樊伟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心理认知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认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用心理认知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对护理满意度也有较大的提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凤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2月至2014年1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手术治疗患者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比较二者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以及满意程度.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的手术室的器械准备、消毒隔离质量、仪器设备管理、巡回与护士配合技能等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同时对两组护理人员形象、术中护理综合评分、职业素养评分、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分.两组患者的满意率为:对照组85%,观察组96%.根据两组比较显示,观察组的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可以保障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在临床实验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 为了提高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分析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照组的患者相比显著提升(P<0.05).结论 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护惠沟通,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医惠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郭长允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