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涛
目的:通过对该院临床药师工作模式与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建立,为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模式与制度,制定该院临床药学工作标准与量化考核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规范化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和考核管理,不仅使临床药师的工作在病区有序开展,同时也为临床药师量化考核提供了依据。结论药师工作积极性得以激励、作用得到体现、社会地位提高,药师得到社会认可前程远大。
作者:周鹏;孟菲;李学林;李春晓;王奎鹏;管鸽;薛昀;赵熙婷;徐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疗纠纷档案管理指的是医疗机构在接待、调查以及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资料总和,是医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对于医院正确处理医疗纠纷,为医院和患者双方提供有效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就当前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蔡厚伦;姜玉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尝试在该院药学部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结合互联网+药学服务理念,提升药事服务质量。方法2016年1月起,率先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尝试推行QCC活动,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结果通过QCC开展,提升了药学服务的质量。结论在药学人员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
作者:彭昊帅;余茜;李广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近年来,我国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诸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均属于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而脑卒中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患者在抢救成功后康复期间所需时间较多,而且在护理中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护理模式效果不明显,而卒中单元护理模式为其提供了新的护理模式。该文主要探讨的是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全文在具体的论述中首先对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康复单元护理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后重点分析了康复单元护理管理主要措施方法。
作者:苏丽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人的眼视觉健康,主要学习眼科、视光学和视觉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为了实现眼的健康,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有较高的眼保健技术和专业验光配镜技能眼视光技术人员。只有准确定位自身发展才能做好及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进有效课程体系。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产业发展情况、行业需求等内容,才能制订明确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使学校、行业、企业三者实现有效联合。在明确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做到准确定位,实现就业,要求做到职业性、应用性与针对性,主要为了培养人员的职业岗位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掌握职业资格标准,并建立实训基地。
作者:邹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自2014年1-12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策略实施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且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质量评分及差错事故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策略进行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护理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与事故问题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文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行全喉切除术后院外护理支持对喉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在该院行全喉切除术治疗的68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院外护理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终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自理能力评分(52.85±5.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3.26±4.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1,P<0.05)。结论对行全喉切除术的喉癌患者采取院外护理支持,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患者家属负担,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赵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护理管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4月该院接收的88例急诊创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开展护理管理联合常规护理模式,将两组急诊期间耗时情况、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及一般判断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91%、93.18%,与对照组的72.73%、75.00%相比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中,有助于缩短患者急诊时间,减少医疗纠纷,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该市42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方法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由该院45人组成的现场检查问卷调查小组深入到该市各大医院进行走访调查各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结果该次所调查的42家医院中有40家(95.2豫)医院设有独立的感染科,未单独设立感染科的有2家(4.8豫),医院感染科专职人员中学历水平为中专和大专的比例为68.7豫,接受过医院感染专业培训人员所占比例为18.4豫。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领导的重视与组织管理结构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提高全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对感染科医护人员的培训指导,对医疗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合理配置管理人员。
作者:徐真;朱金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海陵区伤害死亡情况、构成特点,为本地区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海陵区网络报告的死亡数据通过根本死因ICD10编码进行分类,运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海陵区伤害平均死亡率为33.91/10万,占全死因构成比的6.31%,男性意外伤害死亡率大于女性死亡率;伤害前五位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溺水和意外中毒,合计占总伤害构成比的83.73%。0~14岁伤害以溺水为首位,其次为交通事故,15~44岁、45~64岁均以交通事故为首位,其次为意外跌落;65岁以上老年人以意外跌落为伤害死因首位,其次为交通事故。结论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主要疾病,根据不同年龄组伤害死亡特点,有针对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对伤害认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周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在儿童医院的消化科病房,如何改进服务流程、科学调配人力资源来促进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已成为现在护理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层级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层级护理模式强调的是分工清晰、责任全部落实到位。层级护理模式包括组建层级管理体系,完善排班制度,确定质量要求与标准,确定护理质量要求与标准,健全培训制度和考评机制等。必须重视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护生专业知识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为临床护理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吕军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医学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的效果。方法在2013级医学影像专业班级中选出两个实验室,对其中一实验室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调查数据记对比组;另外一个则采取虚拟实验教学,调查数据记研究组。结果研究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92.37±1.62)分,明显高于对比组(81.22±1.53)分,研究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学习兴趣也高于对比组。结论医学实验教学利用虚拟实验可以提升学生成绩和兴趣。
作者:徐博;温娜;安英;赵丽晶;陈;沈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并讨论潜伏梅毒的临床相关因素,以期降低梅毒发病率及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150例潜伏梅毒患者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对患者展开血清学检测、就诊原因及诊治情况分析。结果经分析得知,女性潜伏梅毒患者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所有患者血清RPR滴度为1:1~1:128;患者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RPR阴转率无明显差异(P跃0.05);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IgM阴转率为38.7%,治疗6个月IgM阴转率为18.0%,患者IgM转阴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潜伏梅毒患者施以严格血清学检测评估并由此开展治疗,重视对潜伏患者的追踪检测,对降低临床的潜伏梅毒发病率具有显著意义,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
作者:谢春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医疗设备管理的需要和医院发展的需要,必须运用更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来应对现代医疗设备管理的需要,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该文对湖南某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优化,以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并能为其他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提供很好的借鉴。
作者:黄奕铭;张国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积极作用。方法141例脑卒中患者依据健康教育模式差异分组,对比治疗依从性发生率与出院4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95.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8%(P<0.05);观察组出院4个月后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较对照组理想(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可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与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鲁娟娟;薛芬;和振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健康信念模式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接收的72例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进行护理,首先按照随机序号法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护理,终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两组在干预前患儿生存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经干预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从多方面对患儿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明显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推广和使用。
作者:闫坤宁;聂翠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