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分析

冯秀敏

关键词: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原因, 防治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搜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9例患者,对其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7.4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危害较大,原因较多,应做好相应预防及治疗,可减轻疾病危害。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辗转撕脱性断指再植的临床及治疗特点

    目的:探讨辗转撕脱性断指再植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44例辗转撕脱性断指再植患者分组比较,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再植手术,实验组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再植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断指功能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指功能恢复和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辗转撕脱性断指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再植术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其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的特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裕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的快速分析方法探讨

    目的:探究快速分析阿奇霉素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回顾我中心与中心医院合作自2010年至今临床药理实验中针对阿奇霉素成分测定采用的检验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和紫外线-可见分光度法测定给定阿奇霉素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和阿奇霉素样品各组分的溶出度,分析各种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HPLC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度法在测定阿奇霉素各组分含量及各组分溶出度中时用时短,工艺简单,器材简便,更加可行。结论在实际临床药品检测过程中,HPLC法可以简便分析出阿奇霉素样品各组分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度法可以分析阿奇霉素各组分的溶出度,各具特点,值得实际推广。

    作者:罗新鹏;汪海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肿瘤患者PICC置管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8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除与置管直接相关,也与疾病、治疗用药、患者活动度有关。结论熟练的穿刺技术、对患者规范化护理,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杨秀梅;唐晓;关琼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肺炎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肺炎患儿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对患儿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其之间的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以使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进而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金偌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鼓胀患者的分级护理

    鼓胀是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根据鼓胀患者的病情和其自理能力实施分级护理措施,可缓解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提高其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护士对血电解质检验值及其临床意义的认知与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基层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对血电解质及检验值其临床意义的认知现状,探讨护理人员掌握辅助检查知识的重要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87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7名护士对血电解质正常参考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的知晓率分别为56.32%、49.42%;79.31%的护士认为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应作为护理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77.01%的护士认为须加强检验知识的学习及培训,64.37%的护士认为知晓检验结果在健康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4.88%的护士在平时的工作中关心过血电解质检验报告。结论基层医院须护理人员对血电解质检验值及临床意义的认知较低,须加强培训,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作者:汪凤兰;龚光梅;茂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全切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行子宫全切术患者160例的护理体会。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98.9%。结论积极主动细致的护理是治疗的基础,合理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玉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社区居民亚健康现状及护理措施的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是生活方式病,尤其是它的“前奏”——亚健康。本文通过对郑州市社区居民亚健康的分析,探讨社区居民亚健康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酶安胶囊中五味子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肝酶安胶囊中五味子的提取工艺研究。方法应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佳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是加12倍量45%乙醇,以每分钟1~3 kg/mL的速度进行渗漉。结论优选出的肝酶安胶囊中五味子的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童学飞;王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混其勒-7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目的:研究蒙药混其勒-7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耳廓炎症肿胀实验测定其抗炎作用,热板痛阈和醋酸扭体实验测定其镇痛作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中剂量混其勒-7可提高小鼠痛阈,减少扭体次数,并且改善二甲苯引发的炎症表现,其抗炎作用可能与TNF-α有关,而镇痛作用与TNF-α无关。结论混其勒-7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TNF-α有关。

    作者:陈晓北;叶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早期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早期锐腺癌利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25例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枚数与复发转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清扫术在清扫淋巴结数量与预后情况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前者具有微创优势,美观度较高。

    作者:李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院制剂“平喘固本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研究建立医疗机构专科新制剂“平喘固本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理化鉴别、显微鉴别、TLC、HPLC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经试验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结论可很好地控制平喘固本胶囊的内在质量。

    作者:敬玉锡;冯仔驹;贾天贵;周瑞君;周姗;陈圣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发热时的治疗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发热患者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意义。方法取1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热患者,依据PCT水平分A组和B组,A组患者血清血清PCT≥0.25μg/L,使用抗生素治疗,B组患者血清PCT<0.25μg/L,不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在血清PCT水平指导下,A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后治疗有效46例,有效率92%,B组患者不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43例,有效率86%,二者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以PCT水平可以辅助指导抗生素应用。结论血清PCT水平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发热时指导抗生素的应用有临床意义。

    作者:刘钧;谢志斌;钟敏华;黄文军;吴展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胰腺癌根治术中腹腔内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腹腔内植入方式对患有胰腺癌的患者实施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患有胰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单纯根治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根治术中腹腔内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胰腺癌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半年和1年内的生存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胰腺癌病情控制时间和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腹腔内植入方式对患有胰腺癌的患者实施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于鹏飞;黄杰;张鑫宇;刘阳;姚竞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12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5个月~5年随访,其中优78例,良31例,差12例,优良率90.1%。结论对股骨颈骨折,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身体状况、骨折类型、骨骼质量、患者的意愿和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采用个体化治疗,均会取得满意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冉茂权;徐昊;廖建斌;代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73例,依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FNA组39例与动力髋螺钉(DHS)组34例,整理两组病例围术期状况与预后程度并给予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5.1±6.1)min,出血总量为(147.1±29.9)mL,术后活动时间为(21.9±2.7)d,住院时间为(18.7±3.3)d,Harris评分为(90.1±3.7)分,均显著好于DH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可显著减轻病患手术损伤促进预后恢复。

    作者:彭新跃;孔卓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康复病房中的应用

    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为患者实施护理的全过程。影响护理安全管理的因素多种多样,任何一种因素出现差错或失误,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康复患者具有各种不同功能障碍的特殊性,所以早期预见、发现、分析、消除不良安全因素,通过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策略,确保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在康复病房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尚淑梅;崔俊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搜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9例患者,对其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7.4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危害较大,原因较多,应做好相应预防及治疗,可减轻疾病危害。

    作者:冯秀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特点及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行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出血50~280 mL,平均150 mL,手术时间45~160 min,平均70 min,患者体温手术3 d后均恢复正常,未出现膀胱直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手术难度相对降低,手术步骤简化,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优于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晓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4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术前自鞘管内注射5000~8000 U的普通肝素。观察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术后持续静脉滴注替罗非班0.15μg/(kg?min)维持36~48 h。在用药期间,维持患者激活凝酶时间的值在180 s左右。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术,不应用替罗非班,术后应用肝素。结果观察组PCI术后24 h及6~12个月远期疗效较对照组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变预后,安全有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