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燕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泻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应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腹泻与呕吐等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宋颖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行脑胶质瘤术患者78例,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脑胶质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9例患者予放射治疗,研究组39例患者予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即KPS、P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比对照组略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申学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研究创伤性细微骨折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6例创伤性细微骨折患者的MRI影像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统计骨折的部位、形态以及MRI信号等。结果本次研究的46例外伤患者通过MRI检查均显示有细微骨折或骨挫伤,其病灶总计67个。病灶在TlWI、T2WI及STIR不同的序列上清晰显示率分别为95.66%、63.04%、100%,T1WI及STIR与T2WI相比(χ2=11.5907、14.6667,P<0.05),STIR与T1WI相比(χ2=1.0154,P>0.05)。且MRI主要表现为线条形、地图样或者不规则的斑片状SE(T1WI)低信号,FSE(T2WI)序列表现为等或者稍高的信号区域,其中心高;STIR表现为明显的较高信号影,边界比较清楚。结论对于创伤性细微骨折来说,MRI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是脂肪抑制序列的应用,有明显的价值;能较清晰得显示病变位置、数目和骨折程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临床依据,有利于预后,能够有效减少或者避免误诊和漏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兆军;潘同春;扶明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颗粒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相关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4组,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加味黄芪建中颗粒组,每组12只,均行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模型组细胞因子(TNF-α、IL-1、ESR、RF、CRP)、关节炎指数、免疫球蛋白(IgM、IgG、IgA)高于正常组,细胞因子(IL-4、IL-10)低于正常组。雷公藤多苷片组与加味黄芪建中颗粒组细胞因子(TNF-α、IL-1、ESR、RF、CRP)、关节炎指数、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较模型组降低,细胞因子(IL-4、IL-10)较模型升高,加味黄芪建中颗粒组变异幅度大于雷公藤多苷片组(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颗粒可显著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状况。
作者:高金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分析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益气强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39例治疗组和37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益气强心汤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7.6%(P<0.05);两组患者的CO、SV以及LVEF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患者的CO、SV以及LVEF提高较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LVDd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阳虚水停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益气强心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强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英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宫外孕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麻醉处理得当,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麻醉清醒好,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在对宫外孕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合理选择麻醉方式,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是处理成功的关键,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唐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乳腺癌在放射治疗中发生皮炎的预防和护理是顺利完成放疗计划的关键。方法将我科共收治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82例,照射剂量50 Gy,疗程5周,根据出现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干对干,湿对湿”,即皮损干燥时予霜剂、软膏,皮损糜烂渗出时予油剂、水剂药物有非常好的效果。结论对放射治疗前放射区域的预防、发生放射性皮炎后的及时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在乳腺癌放疗计划中占有重要位置。
作者:蒋小莉;刘红;胡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我院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对象资料的分析,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保健护理,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儿童发育整体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好,观察组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概率为8.3%,对照组儿童营养性及病房发生概率为18.3%,两组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综合性的保健护理,可有效降低营养性疾病,推动儿童健康的发展,提高其身体素质。
作者:周金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选择5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产儿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减轻患儿的病痛,加快其恢复,治愈率显著而且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丽春;高珠君;刘娇娇;王芬烂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硬腰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硬腰联合麻醉,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比较二者用于剖宫产术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对循环的影响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后15 min及手术牵拉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且麻醉15 min后观察组心率略高于对照组,手术牵拉时心率小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腰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对母婴安全性均优于硬膜外麻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月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动物和人体骨骼的主要无机矿物成分,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针对HA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的缺点做出了很大的改进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羟基磷灰石的改造及临床研究。
作者:韩丽娜;于梦雪;刘学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首次透析时血清白蛋白(SALB)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始进行透析时SALB平均数值为(35.1±4.9)g/L,其中76例(47.5%)有低白蛋白血症。且合并糖尿病患者SALB平均数值为(32.0±6.1)g/L;比非合并糖尿病患者(34.6±5.3)低,(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低白蛋白血症主要由透析较迟导致,由糖尿病引起的患者血清白蛋白较低,且血清白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和GFR有关。
作者:秦文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比伏格列波糖片与阿卡波糖片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2型DM治疗的患者68例,分为伏格列波糖组与阿卡波糖组各34例。两组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嘱患者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伏格列波糖组给予伏格列波糖片0.2 mg,日3次口服。用量随病情变化调整,可增至0.3毫克/次。阿卡波糖组给予阿卡波糖片50 mg,日3次,餐前即刻口服。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增加用量,多不超过0.2 g,日3次。观察两组患者8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8周治疗,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均比治疗前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值无组间差异(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均有腹胀、肠鸣音亢进、排气增多、一过性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出现,但是伏格列波糖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阿卡波糖组少,具有组间差异(P<0.05)。结论伏格列波糖片与阿卡波糖片对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伏格列波糖片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要少于阿卡波糖片。
作者:李亚美;陈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横突间融合内固定术及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对腰椎管狭窄症伴Ⅰ度退行性滑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腰椎管狭窄症伴Ⅰ度退行性滑脱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甲组采用横突间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乙组采用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1年后植骨融合率、腰腿VAS评分、滑脱程度。结果甲组手术时间较乙组短(P<0.05);甲组出血量较乙组少(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甲组1年后植骨融合率低于乙组(P<0.05);两组1年后腰腿VAS评分得分及滑脱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横突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Ⅰ度退行性滑脱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但术后植骨融合率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虽手术时间较长、出血较多,但术后植骨融合率更高。
作者:王永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乳腺癌为妇科常见的肿瘤疾病,该类患者在发病早期有一定症状,如乳头溢液、乳腺肿块、乳晕乳头的异常以及皮肤改变,其传统的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得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但是容易有病情反复的症状。在各种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乳腺癌这种疾病可采用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本文主要对这种治疗技术进行讨论分析。
作者:高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奥扎格雷钠,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4.21%)明显高于组(69.74%);NIHSS评分(7.37±1.30)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76.54±7.2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可靠。
作者:孟凡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药物溶栓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影响。方法将54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药物溶栓治疗后的心绞痛的发生情况与54例急性心肌梗死未溶栓者心绞痛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心绞痛在溶栓组发生率为35.2%,非溶栓组发生率为40.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不能防止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
作者:于秋颖;孙艳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R-乙酰氧基乙酰氯和S-乙酰氧基乙酰氯与L-α-苯甲基甲胺衍生化,形成非对映异构体产物,在GC中达到分离。方法衍生产物在DB-FFAP 30 m×0.53 mm×1.0μm色谱柱中分离,测定R型对映体含量。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回收率为95.8%~99.8%;精密度为3.9%;R型对映体的LOQ为0.017 ng,LOD为0.005 ng;在固定S型质量下,R型和S型峰面积比值与R型对映体的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结论该法是测定R-乙酰氧基乙酰氯中S-乙酰氧基乙酰氯的含量的一种灵敏、准确、可靠地分析方法。
作者:兰红梅;王伟;陈小君;怀哲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临床中采用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7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的89例患者,设为比对组;在比对组的基础上,给予培菲康治疗,设为观察组。1个疗程7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了明显改善,两组临床效果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比对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采用培菲康、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司会强;刘址忠;杜亚平;宋思宇;范红伟;邓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作用于糖尿病溃疡创面的疗效。方法50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患者接受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B组患者创面外涂生理盐水。结果观察创面8周后,A组中只有2例患者有浆液脓性渗出,1例有浆液性分泌物;而在B组中,有9例浆液脓性分泌物,5例浆液性渗出,1例为无渗出溃疡创面。A组中2例肉芽组织覆盖的面积有增加,在B组有9例有增加。治疗结束时,A组中有1例,B组2例创面周缘红肿,提示有蜂窝组织炎。结论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可显著缩短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的愈合率。
作者:毛瑜芳;刘平均;朱彬;邹进进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