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痛消炎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闫红印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 急性, 止痛消炎膏
摘要:目的:分析止痛消炎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单盲法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外敷止痛消炎膏+抗感染、解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抗感染、解痉治疗。结果止痛消炎膏外敷后,26例患者治愈,9例无效;对照组12例临床治愈,22例无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痛消炎膏外敷对于急性胆囊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治疗效果优于结石性胆囊炎。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传染科护士的工作现况

    传染科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群体,危险性高。长期处于特殊环境氛围,在各种传染病的救治抢救中,承担着较大的精神压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但要有高度的防护意识,职业防护能力,还要防止自身感染。由于护理人员匮乏,干的多回报少,护理工作强度大,医院对护理质量要求提高,使护士在工作中压力大,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作者:朱海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儿童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儿童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探讨如何安全使用本类药品,保证儿童患者用药准确合理、安全、有效。方法问卷调查结合处方分析法对儿童患者的用药,用药常识,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曾经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患者共977例,大多数儿童患者家长没有用药常识,33%的患儿家长愿意选择价格较高或者进口的药品,29%的患者家长会留意药品的商品名和通用名;51%的患儿服药依从性好,基本遵医嘱服药,29%患者因为害怕不良反应较多而停药,患者家长有时会忘记给药。结论儿童患者及其家长存在第二类精神药品用药常识不足,仍然需要药师指导,并通过合理的用药教育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邓思韵;杨樱;王钰琦;喻丽元;何小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单个种植义齿即刻负重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患者缺失单个义齿进行种植后即刻负重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68例患者,随机分成即刻负重及延期负重组,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拍摄口腔X射线,观察种植义齿在口腔内的状况。结果通过X射线检查,即刻负重组的34例患者在24个月内没有出现不良现象,成功率为97.06%;延期负重组成功率是91.18%。结论较延期负重组相比,刻负重不仅成功率高而且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患者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姚景余;于蕾;杨会波;陈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加味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对于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临床进行治疗过程中使用加味银翘散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0)以及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加味银翘散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温度的降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加味银翘散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应该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柯;韩春明;陈元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42例,将这142例产妇随机分成2组,每组71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2.9%。结论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王红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急诊科107例肠梗阻患者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肠梗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外科急诊收治107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梗阻以老年患者多见,≥60岁患者占68.2%(73/107);肠梗阻分类中,机械性多见(77.6%),其次为动力性(14.0);梗阻原因以肠粘连(49.5%)及肿瘤(29.0%)为主;有无腹部手术史比约为1.14∶1。83例机械性,行手术治疗61例,6例血运性均行手术治疗;治愈83例(77.6%),好转18例(16.8%),未愈4例(3.8%),死亡2例(1.8%)。结论准确把握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选择佳的治疗手段及时机,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许俊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坠床和跌倒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住院患者发生坠床和跌倒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全院上报的13例坠床和跌倒不良事件及原因。结果发生坠床3例占23%,跌倒10例占77%;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0例占77%。坠床和跌倒不良事件与患者年龄、原发疾病、服用药物、环境因素有相应的关系。结论加强护士风险评估的培训学习,严格落实高危患者的防范措施,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坠床和跌倒事件的发生。

    作者:夏玲玉;宋慧琴;李俊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农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农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压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向所有高血压患者发放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分析入选对象的服药依从性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00例患者,服药依从性佳者98例(32.67%),服药依从性差202例(67.33%)。年龄、性别、血压测量时间、血压分级、家中有无血压计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普遍较差,其主要受年龄、性别、血压分级、血压测量间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应大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实施个体化行为指导。

    作者:潘耀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颅脑肿瘤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颅脑肿瘤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术后出血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31例予再手术治疗,对照组31例予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术后出血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为SBP>160mmHg、手术时间过长等;研究组对术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术后出血患者中男性患者较多,舒张压较高;再次手术进行止血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宗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和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产科的新生儿资料,从中随机抽取10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另随机抽取同期的10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实验组。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对照组的助产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能训练,而实验组的助产士在助产之前接受过助产的专业技能训练,分析两组出现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概率。结果实验组经过干预护理后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概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的助产士进行助产技能的专业训练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概率,加强助产的专业技能训练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出现。

    作者:汪宇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和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发生抑郁的原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抑郁发生率与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存在抑郁的原因,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抑郁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春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术前正畸对完全性唇腭裂牙槽突植骨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30例完全性腭唇裂牙槽突植骨术前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将入选的患者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直接进行牙槽突植骨手术,实验组术前给予正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植骨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结论完全性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术前进行正畸治疗,疗效显著,植得推广。

    作者:陈定根;吴增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免疫营养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免疫营养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68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病例,对照组采用标准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谷氨酰胺与生长激素免疫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ALB、TNF-α、IL-6、IgG、CRP、PAB变化情况与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ALB、TNF-α、IL-6、IgG、CRP、PAB指标的改善轻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谷氨酰胺与生长激素营养支持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对感染进行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椎管内麻醉卵巢手术和新斯的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比较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与硬膜外经腹卵巢手术麻醉和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新斯的明术后镇痛效果。方法60例卵巢手术患者,年龄16~48岁,体质量47~83kg,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B两组各30例。L2~3硬膜外穿刺成功,A组注入0.75%布比卡因4mL, B组注入1%利多卡因4mL,各加入20μg肾上腺素作为实验量,B组用腰穿针顺硬膜外穿刺针入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15mg,然后各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cm,A组硬膜外注入局麻混合液初量,A、B组术中酌情注入追加量,维持阻滞平面。观察比较两组局麻药用量、血液动力学变化、感觉、运动阻滞和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当VAS评分≥3分,硬膜外注入A组:布比卡因15mg或B组:左旋布比卡因15mg各复合新斯的明2μg/kg。术后记录活动时镇痛强度、镇痛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硬膜外预注0.75%布比卡因4mL再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有血液动力学变化较轻(P<0.05)和不良反应轻,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皆较完善,肌松满意。术后VA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注药后痛觉比较明显(VAS评分≥3分)时间:A组(711±128)min、B组(743±143)min(P>0.05)。结论置管前注入0.75%布比卡因4mL硬膜外阻滞卵巢手术的麻醉血液动力学较稳定,不良反应轻,安全有效并能达到腰麻较完善的麻醉效果。两组复合新斯的明有明显镇痛作用而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丰顺;王艳;陆惠元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略谈创伤的院前急救及转送

    创伤是突发事件当中常见的急症,院前急救的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能否救起患者的生命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勇雄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去骨瓣减压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选择在我院急诊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持续到术后14d。观察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4d的有效率都为100.0%。术后14d经过评定,治疗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有很好的效果,而术前和术后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巴桑代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浅议社区护士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所承担的角色作用分析

    目前,我国的老龄化状况不断增强,已经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医疗护理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现有的养老和医疗服务却无法与之相符合,而我国多数的老年人都因为子女不在身边或是经济问题等原因而选择到养老机构养老。因此,在养老机构中实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对于我国的养老问题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选择,而社区护士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急性踝关节损伤的X线特点及诊断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的X线特点,并分析X线对此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我院骨科在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期间治疗的48例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总结急性踝关节损伤的X线特点,并结合检查结果探讨X线检查对此类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X线检查后,可辨别损伤的类型,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结论X线检查对踝关节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可充分显示出踝关节的损伤情况,具有简单、方便、廉价等特点,因此值得广泛应用急性踝关节损伤疾病的检查及诊断过程中。

    作者:刘剑;敬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和常规方法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常规方法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高血压相关疾病认知评分为(82.87±7.98)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0%戒烟戒酒、86%能够合理饮食、80%自觉运动,98.7%能够遵医用药、97.3%能够定期复查,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姬荣;黄永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18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心理状况评分及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经优质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心理状况评分及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普外科患者的不良心理,获得了患者对治疗的全面配合,提高了患者的病情好转率、心理状况评分,并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梁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