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
随着医学模式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深静脉置管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常用的深静脉置管术有颈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而颈内静脉体表标志相对明显,血流量大,置管方法容易掌握,容易穿刺,易于固定,不限制患者活动,不易被污染,可长期留。颈内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静脉化疗、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长期胃肠外营养支持等领域。置管前后的细心护理,对通畅输液和保留深静脉置管的时间长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其护理方法也在不断进步,现将颈内静脉置管术的护理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龙凤;刘胜利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总结乳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指导及康复护理。乳癌术后及时的功能锻炼及正确的康复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出现关节僵硬肿胀,患肢活动范围受限,瘢痕挛缩等并发症。正确的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增强患者的生活信心。
作者:黄雅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患者的复发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少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讨论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实行全程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健康教育,即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两次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贯穿患者在院始末的全程跟踪式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满意度、患者遵医嘱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满意度、患者遵医嘱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对患者进行全程跟踪式教育可以提高冠状动脉支架手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萧汝南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指导下有氧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呼吸训练指导。干预组患者在研究人员指导下给予规范的有氧呼吸运动训练。分别与治疗前及干预6个月后给予肺功能仪检查患者肺功能参数,比较6 min步行距离(m),采用SF-36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比较2组患者观察期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次数。结果治疗前后,干预组FEV1/FVC[(51.09±3.85)%比(62.83±4.19)%], FEV1%[(70.81±4.86)%比(76.58±5.03)%];对照组FEV1/FVC[(50.68±3.31)%比(53.71±4.83)%],FEV1%[(70.26±3.95)%比(71.68±4.26)%],2组患者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6 min步行距离[(187.93±65.38)m 比(299.37±72.18)m],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190.36±62.16)m比(221.89±54.27)m],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治疗后,干预组SF-36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呼吸运动训练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指数,增加6 min步行距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对重症胰腺炎抗生素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33例确诊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标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病情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愈率、病死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T是判断SAP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可靠指标,根据PCT指导SAP的抗生素应用,具有快速简便、及时、准确的优点,以PCT指导SAP中抗生素的治疗,可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作者:蒋虹静;崔宇;陈俊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建立葛花降糖丸(川芎、黄连、黄芪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处方中的川芎、黄连;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菲罗门Luna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6∶64);流速:1.0 mL/min;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2.7 L/min。结果 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黄芪甲苷在0.493~2.465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7%(n=6),RSD=1.5%。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ELSD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葛花降糖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庆淼;吴宛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重度颅脑外伤后高钠血症应用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诊治的重症颅脑外伤后高钠血症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BP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血钠浓度及纠正速度情况。结果68例患者治疗后心率、体温、平均动脉压、血糖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血清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P治疗重度颅脑外伤后高钠血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生命体征,并降低患者血钠浓度,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亚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护理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早期护理的护理效果,并且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采用早期干预护理的孕产妇,患儿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病历较少。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乙型肝炎的垂直传播,减少新生儿的乙型肝炎风险。
作者:禹美翠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骨外尤文肉瘤诊疗及预后特点。方法结合文献分析1例骨外尤文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骨外尤文肉瘤早期诊断困难,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论骨外尤文肉瘤恶性程度高,转移率高,综合治疗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
作者:郭千弘;马建瓴;张炯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各33例,采用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皮下注射与人胰岛素30R每日2次皮下注射,进行8周的观察。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8个时点的血糖,8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的差异。结果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治疗后血糖, HbA1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门冬胰岛素30组餐前、餐后2 h血糖低于人胰岛素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人胰岛素30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次/天注射门冬胰岛素30较人胰岛素30R 2次/天对餐后2 h血糖控制更有效,减少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餐时间。
作者:牛小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优势。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8例作为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另外4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优势在于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且疗效确切。
作者:李继泉;崔李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研究顺行法胃大部切除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顺行法胃大部切除术,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34例行根治性胃切除术,23例行姑息性胃切除术,3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清扫淋巴结(23.4±1.4)枚;除1例术后因胰漏死亡外,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本次研究中共6例患者出现术后不良反应(10.0%),其中3例患者切口感染、2例患者肺部感染、1例患者吻合口狭窄、1例患者腹腔出血。结论顺行法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癌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对病变的刺激,且符合外科无瘤手术操作以及无触摸胃癌根治术的基本原则,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耀双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建立柴芩软胶囊中正己醛GC含量测定法。方法采用GC法,DB-225(15 m×0.25 mm)石英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程序升温系统进行检测。结果正己醛的线性范围是38.88~388.8μg/mL(r=0.9998)。回收率为97.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样品使用量少,可用于柴芩软胶囊中正己醛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冬丽;张东阁;王春民;王成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应用在50例结核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70.69%,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症状改善、治疗时间分别(22.15±3.96)d、(26.14±3.56)d,对照组两个指标分别问(36.91±4.01)d、(40.31±3.92)d,可见实验组的症状改善、治疗时间都短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核病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患者康复较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对酒后脑外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分析。方法对自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酒后脑外伤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的16例酒后脑外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以后,存活的有15例,死亡的有1例。出院时根据COS评分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为身体得到良好恢复的患者有11例,身体中残的患者有3例,重残的患者有1例,死亡的患者有1例。结论对于酒后脑外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救治,进行全面诊断,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尽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秦晓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特征,探讨其临床治疗及护理策略,以在保证预后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患儿共80例进行常规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治疗,同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本次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患儿80例经过常规治疗及相应的护理策略,治愈49例,有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5%。结论在对患儿进行常规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手段的同时,加强对其心理、用药、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可以预防并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实践证明,本次护理措施安全有效,可行性强且操作方便,切实提高了支气管合并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鲁菲菲;张立鹤;张帆;曹丹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黄连以及吴茱萸的现代药学研究进展以及其配伍的变化。方法收集有关黄连以及吴茱萸药学研究的相关资料,同时使用现代药学研究结果以及传统中医理论对黄连以及吴茱萸的配伍合理性进行相应的研究。结果黄连以及吴茱萸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同时在实际的配伍过程中,各种极致的相关变化并不明确。结论黄连以及吴茱萸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在实际的配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同时黄连以及吴茱萸在进行配伍后的相关变化机制并不明确,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作者:刘金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超声诊断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具有临床价值,不仅在治疗疾病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提高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准确率。本文简单介绍了胎儿心脏畸形的概念,并应用超声产前诊断方法,利用高分辨率超声图像,诊断胎儿心脏畸形,反思超声产前诊断方法,并提出自身探索意见,探索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技术。以下就对当前临床中应用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进展进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董雪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析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于隐匿型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甄别该类疾病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隐匿型冠心病患者9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隐匿型冠心病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高频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观察组高频心电图敏感度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两种心电图检查敏感度、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心电图应用于隐匿型心脏病诊断时具有较高敏感度,在临床工作中,针对缺乏典型症状、起病速度较快冠心病患者配合常规心电图使用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邓会明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