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严重脓毒血症和MODS免疫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

袁炳斌;罗春花;胡林辉;林靖凯

关键词:免疫调理, 创伤, 严重脓毒症, MODS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创伤、严重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开展免疫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创伤、严重脓毒症和MODS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病例仅行ICU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免疫调理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IL-6、TNF-α、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以及存活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严重脓毒血症和MODS患者采用免疫调理治疗可显著改善其机体免疫状况,提高治疗效果保证良好预后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及安全管理

    目的:观察并分析目前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妇产科安全管理的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管理措施。结果深入分析本院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加以管理,大幅提高了本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护理的效果。结论根据以往的护理过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对降低护理风险,加速患者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苗喜乐;吴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护理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本文为探讨护理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抓好管理重点,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制定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四个方面,从宏观及微观层面分析如何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以更好的发挥其在临床中的作用,确保护理质量稳步提升,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郁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兰索拉唑、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通过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兰索拉唑的药物三联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接诊的11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组织学与尿素酶等确定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治疗方式主要通过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兰索拉唑的药物三联治疗,同时通过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疼痛缓释均有效,缓释率达到100%,所有患者溃疡愈合有效率为93.6%,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是9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通过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兰索拉唑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促进溃疡愈合,缩短治疗时间,治疗的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力好,治疗的配合度提升,适用于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何志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大量输血患者乙型肝炎两对半结果变化1例分析

    本文给出了1例临床输血前后乙型肝炎两对半结果的变化过程,输血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疾病的手段,而献血者主要采用酶免疫法检测HBSAg和ALT,大量输血对患者的两对半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有输血史的患者,临床医师和实验人员对传染性指标结果的解释应慎重,必要时可建议患者输血后1个月左右进行复查。

    作者:刘凤玲;祝峰;刘金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苦参在妇科疾病外治中的药理作用

    苦参在中医外治中应用广泛,具有治疗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等功效,现在研究发现苦参有抗肿瘤、抗哮喘、抗过敏、灭滴虫等作用,已有针剂、洗剂、霜剂、栓剂、喷雾剂等多个剂型应用于临床。检索中国知网显示,苦参外用治疗妇科疾病的文献量很多,而且均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苦参外用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理研究、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邵蓉;张仲源;管营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8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中痊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中痊愈9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64.7%。两组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是一种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方案,激光闭合术操作过程中易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金翻亮;冰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根据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效果,为牙外伤患者制定更加优良的治疗方案。方法我科在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共收取48例牙外伤患者,临床症状为牙齿松动、冠根折裂、合并颌骨骨折,需进行外科手术固定,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方丝弓进行固定,实验组采用直丝弓进行固定,将两组的固定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固定有效率为62.5%,病变率为37.5%,患者满意度为57.3%,实验组固定有效率为87.5%,病变率为12.5%,患者满意度为89.2%,实验组固定的整体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固定牙外伤的作用效果优于方丝弓矫治技术,前者减少了患者牙齿病变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晓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甘露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使用。方法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露醇治疗。结果观察组腹胀缓解的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体温、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加用甘露醇治疗可以明显缩短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便排气时间,明显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病死率。

    作者:冯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与常规对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大便次数以及腹泻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8.3%,两组患儿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为(5.73±1.25)d,治疗4 d后大便次数为(3.14±0.78)次;对照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为(6.74±1.32)d,治疗4 d后大便次数为(4.18±0.83)次;两组腹泻持续时间与治疗后大便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肺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46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4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6例肺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优甲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会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优甲乐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罗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小儿咳喘灵颗粒与孟鲁司特钠联合应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咳喘灵颗粒与孟鲁司特钠联合应用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我院治疗的11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59例(孟鲁司特钠)和治疗组59例(小儿咳喘灵颗粒+孟鲁司特钠),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跟踪记录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61%)、临床表现消失时间(4.52±0.76)d和复发率(3.39%)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具有显著性优势,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咳喘灵颗粒与孟鲁司特钠联合应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临床症状消退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疗效显著的特点。

    作者:于桂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延续护理对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出院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研究组78例,研究组给予延续护理。所有研究对象在出院后第6个月上门访视进行治疗依从性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服药依从性、康复锻炼依从性、家庭氧疗依从性、改变不良日常生活习惯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康复锻炼依从性、氧疗依从性和改善生活习惯依从性评分均较高。结论延续护理是一种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方法,这对于改善COPD患者预后、降低疾病经济负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蓓蓓;郭玉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解毒通络保肾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Notch胞内域表达的影响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在临床上以持续性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并终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为特征,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约有4千万人面临糖尿病威胁,而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DN所占比例也正逐渐增高。DN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常常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探讨DN发生发展机制、找到针对DN的有效治疗方法显得非常有意义。

    作者:朴松兰;王倩涵;李蓓;郑晶晶;牟美佳;刘美春;姜茗宸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浅谈维生素与人体健康

    维生素是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之一,也是我们身体维持健康的必要保证。本文主要是对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对人体健康有指导作用。

    作者:秦尚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局部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局部毒性反应。方法兔耳血管刺激性试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结果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6 mg/mL)对兔耳血管无刺激性,主动全身过敏及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均为阴性。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局部无毒性。

    作者:顾蕾蕾;刘晶;乔红群;秦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肝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庆云县胃肠外科行肝癌切除手术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胃肠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干预组患者术后即在胃肠外科营养护理小组指导下给予促进肠功能恢复治疗流程。入组患者分别于发病前及发病后第3天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h)、肠鸣音恢复时间(h)、腹胀发生率(次)、平均血糖值(mmol/L)、胃潴留发生率(次)、住院时间(d)。比较2组患者营养指标:白蛋白(g/L)、前白蛋白(mg/L)、转铁蛋白(g/L)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及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DAO [(2.43±0.94)U/mL比(1.58±0.57)U/mL,t=2.905]明显升高,L/M [(1.26±0.25)比(1.93±0.18),t=1.984]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营养指标较术前下降,但干预组患者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术后,干预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发生率、胃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在护理指导下干预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早期恢复肠动力、减少肠内营养不耐受性,大限度保障肠内营养目标达成,进一步提高肠黏膜屏障保护功能。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和治疗在不孕症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研究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和治疗在不孕症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将在2013年1月初至2014年1月初因不孕不育症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123例)和对照组(123例),治疗组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方法对子宫进行检查并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B超手段检查并应用刮宫术手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输卵管阻塞再通状况及其子宫情况密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经过诊治后的两组患者诊治率试验组(95.12%)、对照组(66.67%),试验组患者诊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和治疗对不孕不育症的检测好,检出率高,疗效敏感,诊治效果好。

    作者:柯素萍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主要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在康复期的临床护理对策,来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并进行临床推广。方法针对98例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的基本情况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结果接受护理治疗的98例心肌梗死患者中,70例痊愈,占71.48%,部分缓解15例,占15.3%,13例无效,占13.26%,总有效率是86.74%。结论对于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有效的临床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作者:姜艳;张春艳;许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儿康合剂定性定量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儿康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方中君药黄芪和白术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中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柱为Welch XtimateTM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0 mL/min;漂移管温度70℃;喷雾器温度36℃;增益10;气体压力40.0 psi。结果黄芪和白术薄层色谱斑点分离清晰,专属性强。黄芪甲苷在0.3068~1.534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6%,RSD=0.47%(n=9)。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儿康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阳建军;刘淑梅;李洪贵;阳之韵 刊期: 2015年第28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为了增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采取血液灌流治疗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将60例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治疗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同时采取普通机械通气治疗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同时采取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差异。结果经过统计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观察组患者疗效更显著,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呼吸肌麻痹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林绍侠;韦思进;黄祖荣;姚乐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