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玲;祝峰;刘金波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临床以心绞痛、心悸和前胸压榨性疼痛等为主要表现。既往研究表明,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容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其中心律失常较为常见[1]。这不仅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者可致患者猝死,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时,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护理作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以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应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渠爱萍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局部毒性反应。方法兔耳血管刺激性试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结果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6 mg/mL)对兔耳血管无刺激性,主动全身过敏及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均为阴性。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局部无毒性。
作者:顾蕾蕾;刘晶;乔红群;秦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目前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妇产科安全管理的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管理措施。结果深入分析本院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加以管理,大幅提高了本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护理的效果。结论根据以往的护理过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对降低护理风险,加速患者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苗喜乐;吴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EGFR、VEGF和P-gp蛋白在老年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79例老年人结直肠癌病理切片进行EGFR、VEGF和P-gp的联合检测,并结合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9例老年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 VEGF、EGFR和P-gp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否有癌栓、淋巴结转移和Duck分期密切相关(P<0.05)。EGFR表达与VEGF、P-gp阳性表达,及VEGF表达与P-gp阳性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EGFR和P-gp的表达结果表明结直肠腺癌存在着多基因表达,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三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结直肠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作者:刘晓斌;郑原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本文给出了1例临床输血前后乙型肝炎两对半结果的变化过程,输血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疾病的手段,而献血者主要采用酶免疫法检测HBSAg和ALT,大量输血对患者的两对半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有输血史的患者,临床医师和实验人员对传染性指标结果的解释应慎重,必要时可建议患者输血后1个月左右进行复查。
作者:刘凤玲;祝峰;刘金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采集制作药用植物标本是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介绍了河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在药用植物标本采集整理制作方面的经验,指出了标本后期整理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罗晓铮;陈随清;裴莉昕;张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建立儿康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对方中君药黄芪和白术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中的主要成分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柱为Welch XtimateTM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0 mL/min;漂移管温度70℃;喷雾器温度36℃;增益10;气体压力40.0 psi。结果黄芪和白术薄层色谱斑点分离清晰,专属性强。黄芪甲苷在0.3068~1.534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6%,RSD=0.47%(n=9)。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儿康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阳建军;刘淑梅;李洪贵;阳之韵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减少妇产科院内感染中应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住院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每组各为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率以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优化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凤云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收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分为对比组与推拿组,每组40例。推拿组患者使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比组的患者使用常规口服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发现推拿组的治愈效果要高于对比组,推拿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比组,并且推拿组的无效率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推拿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后,肺功能得到改善的同时,呼吸困难的情况也得到了减轻,推拿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8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中痊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中痊愈9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64.7%。两组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是一种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方案,激光闭合术操作过程中易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金翻亮;冰峰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组成部门中属于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它能够使得患者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且能够提高全院医护水平,且未医疗机构声誉做出较大贡献。消毒供应中心属于医院的一个重要保障系统。本文分析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便加强消毒供应工作水平。
作者:刘淑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结果目前临床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严重,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结论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并掌握感染病菌和药敏等情况,选用合理的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避免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出现。
作者:王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根据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效果,为牙外伤患者制定更加优良的治疗方案。方法我科在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共收取48例牙外伤患者,临床症状为牙齿松动、冠根折裂、合并颌骨骨折,需进行外科手术固定,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方丝弓进行固定,实验组采用直丝弓进行固定,将两组的固定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固定有效率为62.5%,病变率为37.5%,患者满意度为57.3%,实验组固定有效率为87.5%,病变率为12.5%,患者满意度为89.2%,实验组固定的整体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固定牙外伤的作用效果优于方丝弓矫治技术,前者减少了患者牙齿病变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晓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消化内镜的诊疗工作是一项集体协作性很强的工作,其中参与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主体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尤为重要。医护之间的沟通与配合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诊疗工作的效率和检查治疗的效果,决定着医疗护理工作能否正常进行,甚至关系到消化内镜检查治疗的成败[1]。内镜室护士的工作特点与其他科室护士工作的性质有所不同,他不仅要配合医师完成治疗工作,更要处理好“医患”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好内镜的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现就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医护沟通与配合的必要性及方法谈谈笔者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王英梅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通过对比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与常规对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大便次数以及腹泻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8.3%,两组患儿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为(5.73±1.25)d,治疗4 d后大便次数为(3.14±0.78)次;对照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为(6.74±1.32)d,治疗4 d后大便次数为(4.18±0.83)次;两组腹泻持续时间与治疗后大便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丽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小儿肠套叠并发肠梗阻的诊断和病因分析中使用高低频超声联合的方式具有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肠套叠并发肠梗阻的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CT进行诊断,试验组患儿采用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试验组患者诊断的符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诊断的符合率(66.67%),试验组患者的敏感性(96.67%)和特异性(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敏感性(66.67%)和特异性(70.00%)。结论在小儿肠套叠并发肠梗阻中采用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无疼痛、无创伤的特点,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对循征护理在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化疗的124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化疗期间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给予循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腹泻、心慌及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采用循征护理方法可促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徐石闻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针对创伤、严重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开展免疫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创伤、严重脓毒症和MODS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病例仅行ICU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免疫调理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IL-6、TNF-α、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以及存活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严重脓毒血症和MODS患者采用免疫调理治疗可显著改善其机体免疫状况,提高治疗效果保证良好预后效果。
作者:袁炳斌;罗春花;胡林辉;林靖凯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阴道分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予0.5%催产素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音乐疗法,并对2组的产痛强度、活跃期及第2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音乐组产痛强度明显降低,活跃期及第2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有效缓解阴道分娩时的疼痛,缩短活跃期及第2产程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秋萍;于军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为北方秋冬季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肥厚扩张,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肺心病发病率约为4‰,15岁以上人群约为7‰,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吸烟人群发病率高,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多数在40岁以上。临床可分为缓解期和急性加重期,后者常先后发生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危害生命安全,病死率较高。因此,必须重视急性加重期的救治,确保患者安全渡过该期进入缓解期。其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笔者总结分析在社区医疗实践中,针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措施及其体会,以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必要时应转诊到二级或以上医院进行治疗[2]。
作者:周立军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