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指导家庭干预对中风后遗症运动康复效果的观察

李红玉

关键词:护理指导, 家庭干预, 中风后遗症, 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指导家庭干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指导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配合康复治疗。分别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干预后2、4、8、12周时的运动功能。结果实验组治疗4、8、12周的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指导家庭干预有助于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试析微创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目的:对微创下使用交锁髓内钉进行股骨干骨折的内固定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间使用交锁髓内钉对闭合性股骨干骨折进行固定治疗的患者35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1例,长斜形骨折11例,短斜形以及横形骨折13例,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全部35例患者之中,骨性完全愈合且能够正常负重的患者29例,临床愈合患者5例,愈合延迟患者1例,经过改用动力型髓内钉进行固定之后3个月内愈合。全部患者无感染、髓内钉折断或折弯、愈合畸形、伤肢缩短等情况。35例患者经康复治疗和锻炼,膝、髋关节的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微创下进行交锁髓内钉对闭合性股骨干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其固定可靠,能够有效防止旋转和缩短,有着创伤较小、患者骨性愈合较快、并发症较少,能够早期活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荣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成药临床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中成药存在的不合理现状,并总结解决对策。方法抽选240例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通过问卷等方式调查,从而了解患者症状、中医证型、诊断基础病以及所使用中成药种类和剂量等,对以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结果2010年~2012年,不合理使用率逐年降低,2012年不合理使用率20.7%(83/400)与2010年不合理使用率46.3%(185/400)比较差异明显,P<0.05,不合理现象中药证相对不符发生率大,其次为重复用药所占比例较高。结论临床中成药的使用方面存有多种不合理现象,与中医理论相悖,导致中成药物的药效发挥受限,需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作者:刘剑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用溃疡散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目的:观察临床中外用溃疡散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河北省承德市口腔医院牙周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7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外用溃疡散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两张的治疗效果分析,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观察组的总复发率为25.7%,对照组的总复发率为85.8%,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给予外用溃疡散联合康复新液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有效率,降低临床中再次复发的情况,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刘晓雯;刘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系统化干预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系统化干预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冠心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于药物治疗后进行护理,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率及血压改善情况、心理状态、住院时间、遵医嘱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改善情况及医嘱遵行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大幅改善患者血压及心率,缩短住院时间,患者遵医嘱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鸿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意义与实践

    随着卫生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如何迎接新的挑战,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文探讨了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试图优化人力资源管理配置,提高医院竞争力。

    作者:周珏榕;刘力薇;许静;陈静;方莉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曲咪新乳膏和耳部多维电离子综合治疗仪治疗外耳道真菌病

    外耳道真菌病是真菌侵入外耳道或外耳道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引起的外耳道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常合并细菌感染。外耳道真菌感染有时可无症状,其常见症状主要有外耳道不适,胀痛或奇痒、外耳道阻塞感、听觉障碍等。分泌物涂片、真菌培养,可以帮助判断致病菌的种类,必要时需作活组织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中,笔者经治1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应用曲咪新乳膏和耳部多维电离子综合治疗仪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宫外孕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治疗前行B型超声检查观察妊娠包块的大小以及抽血化验静脉血检测β-HCG值,之后给予患者米非司酮进行宫外孕保守治疗,米非司酮每次口服50 mg,每天早晚各1次,连服3 d,在治疗后每隔3 d抽血检测血β-HCG值,若治疗后一段时间血β-HCG下降程度不明显,继续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直至血β-HCG值降至正常为止。观察治疗前后妊娠包块的大小、抽血化验静脉血检测β-HCG值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妊娠包块大小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β-HCG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常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hmed阀门植入治疗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双侧青光眼1例

    目的:讨论改良Ahmed阀门植入治疗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青光眼的疗法。方法对1例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双侧青光眼行改良Ahmed阀门植入。结果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结论改良Ahmed阀门植入能有效控制眼压。

    作者:刘凤权;罗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东莨菪内酯的药理活性和药动学研究进展

    东莨菪内酯作为一种抗癌药物,它具有抗氧化、抗炎等药理作用,所以在心血管、肿瘤、抗关节炎、降温等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以提高患者的肠胃吸收功能。本文通过查阅和不断整合近十年相关文献资料,探索东莨菪内酯的药理活性和药动学研究进展。

    作者:尹国兴;尹海鹏;郭宝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对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比较。方法从我院选取80例体检正常的健康人血液样本,分别采用两种分法进行血常规检验。A组采用新型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B组采用传统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主要观察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结果通过对比发现,A组的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5),而检验后发现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新型溶血素对血常规检验学红蛋白的水平明显偏高,但是能够通过相应的方法进行纠正。

    作者:韩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颈癌合并妊娠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宫颈癌合并妊娠的诊治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例宫颈癌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术后10 d出院,随访至今,未见癌转移。结论由于本病发病率极低,临床表现无特殊性,阴道出血和排液等宫颈癌特异性症状也常出现在妊娠期,早、中孕期发生的宫颈癌容易被误诊,所以,早诊断、早治疗是宫颈癌合并妊娠的诊治的关键。

    作者:刘慧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童大叶性肺炎100例临床分析

    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转归。对我科2007年1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大叶性肺炎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病因、治疗、转归及临床发病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肺炎支原体逐渐成为主要病原,故要加强肺炎支原体的检测,目前大叶性肺炎的主要诊断手段仍为影像学检查,临床上应给根据临床病原学检查及临床经验及早应用抗生素。

    作者:刘中奇;杜秋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指导家庭干预对中风后遗症运动康复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指导家庭干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指导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配合康复治疗。分别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干预后2、4、8、12周时的运动功能。结果实验组治疗4、8、12周的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指导家庭干预有助于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根治性子宫切除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对根治性子宫切除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根治性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36例膀胱容量减少,37例残余尿增加,43例膀胱顺应性下降,40例逼尿肌压增加,14例逼尿肌与括约肌不协调,24例尿道闭合压下降,33例尿道功能长度下降,19例逼尿肌反射亢进,26例逼尿肌反射低下或无反射。结论进行RH手术患者的尿流动力检查能够有效评价和监测病情,为临床医师制定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作者:李致远;王文玲;陈珂瑶;孙礼;葛君;张敏;蒲巍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50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方法与作用。方法将50例选择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随机性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间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干预组除进行常规性围手术期护理外,还将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护理干预。然后进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效果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效果满意度为93.3%,而对照组仅为66.7%,二者有明显的差异,据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专业的心理健康干预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质量有明显积极作用,有效的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张文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1年24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TCRC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手术(LEE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切缘阳性率及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C和LEEP刀手术均能有效治疗宫颈良性病变,TCRC可更好了解子宫内膜情况。

    作者:林丽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工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47例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康复护理为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者产生的积极作用。结果47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加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康复护理不仅能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而且能使他们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

    作者:王素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随机对照文献研究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各种方法及临床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MEDLINE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有关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RCT研究。结果总结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常用穴位手法、治疗频次等,而诸纳入的RCT文献质量偏低。结论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手法以捏脊为主要用穴,多种手法共同治疗多于单一手法,辨证推拿方法多于辨病推拿。

    作者:王佳琪;余娴;杨敏;佘继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建立及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关联性分析

    目的:运用来曲唑诱导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并分析维生素D干预对PCOS大鼠相关血清指标的关联性。方法运用来曲唑诱导SD大鼠建立PCOS大鼠模型30只,与相同SD常规饲养大鼠15只比较分析两组大鼠血清LH、FSH、E2、P、T以及LH/FSH比值,并观察卵巢组织学变化。剩余15只实验组大鼠模型进行维生素D干预饲养,比较分析上述血清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E2无差异(P>0.05);实验组LH升高、FSH升高、LH/FSH比值增大、P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血清T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维生素D干预后血清激素水平与干预前比较,血清LH、FSH、T以及LH/FSH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E2轻微升高,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升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干预后大鼠BMI、HOMA-IR、T以及FPG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E2呈正相关关系(P<0.05);此外,大鼠血清PRL、FSH、LH、TC与血清25-(OH)D3无相关性。结论来曲唑诱导建立的PCOS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和卵巢形态改变于人体接近,符合要求。维生素D缺乏与PCOS发生有密切关系,其预防和治疗PCOS有潜在价值。

    作者:谢博超;陈忠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管外膜慢性损伤通过CNP影响大鼠颈动脉舒缩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外膜慢性损伤对动脉血管舒缩反应性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以硅胶管为实验研究工具,将大鼠颈动脉进行包裹,构建血管外膜慢性损伤介导早期动脉硬化动物模型以及血管收缩性增强动物模型,详细观察正常组与模型组血管组织中,CNP、cGMP、PKGⅠα和PKGⅠβ这四项指标之间的表达变化。结果就包管侧右颈动脉血管组织来讲,在CNP、cGMP、PKGⅠα表达上,模型组较正常组双侧颈动脉明显减少,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对于模型组中的包管侧右颈动脉血管组织而言,其中PKGⅠβ这项表达与其他组比较呈下降趋势,但是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254)。结论血管外膜慢性损伤早期阶段可以引起血管慢性痉挛,血流量下降,血管对5-HT的反应敏感性增加,局部血管组织中CNP的蛋白表达下调是血管外膜慢性损伤引起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且CNP的降低血管收缩反应性的作用同局部血管组织中PKGⅠα的表达密切相关,同局部血管组织中PKGⅠβ的表达关系不密切。

    作者:李勇杰;曾定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