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派力奥软膏与甲硝唑棒治疗牙周脓肿的近期疗效对比

王翔飞;薄锋

关键词:派力奥软膏, 甲硝唑棒治, 牙周脓肿, 近期疗效, 对比
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派力奥软膏与甲硝唑棒治疗牙周脓肿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牙周脓肿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棒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派力奥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l)及牙周袋深度(PD)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l)及牙周袋深度(P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甲硝唑棒治疗,派力奥软膏治疗牙周脓肿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近期疗效更佳。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某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经验

    目的:归纳总结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为提高ADR监测工作水平、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我院自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来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院ADR监测组织健全;院各级领导重视与支持;开展多种形式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ADR报告质量;积极发挥药师和护士的作用;及时向临床及患者反馈不良反应信息;开发适合本院上报不良反应的便捷体系等措施。通过这些举措,我院ADR监测工作质量逐年稳步提升。结论结合本院特点及ADR监测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相应的管理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能促进ADR监测工作水平逐步提高。

    作者:郑志恒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化癖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120例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来评价化癖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化癖汤治疗3个月,通过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化癖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结果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经化癖汤治疗后,超声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化癖汤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效果,B超检查方法简便、经济、迅速,是判定脂肪肝治疗效果的佳手段。

    作者:李利波;王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均48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戊酸雌二醇片、妈富隆对于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对于两组治疗前后的排卵率、妊娠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计算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排卵率及妊娠率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常规西药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该种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服用无不良反应出现,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丹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晚间生活护理项目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晚间生活护理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根据产科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制定晚间生活护理项目,根据产科患者的情况,在晚间生活护理项目中开晚间护理护嘱,晚间护理护士,根据晚间生活护理项目对产科患者进行晚间生活护理。并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将100例产科患者的晚间护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按照晚间生活护理项目进行晚间护理,观察组按照晚间生活护理项目进行晚间护理,对两组产科患者的晚间生活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晚间护理落实率、患者满意度、护士陪护率等护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晚间生活护理落实率为98.2%,患者生活护理满意度为98.7%,陪护率为4%,对照组的分别为82.3%、88.2%、14.0%,观察组护理工作平均满意度为99.75%,对照组的为93.53%,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晚间生活护理项目,可以将患者的晚间护理工作进行落实,并有条有序的进行实施,为产科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治疗和修养环境,所以提倡晚间生活护理项目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

    作者:田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结合西药对成人缓慢进展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结合西药对成人缓慢进展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0例LADA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磺脲类降糖药、胰岛素以及胰岛素+中药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程度未见明显好转,C肽分泌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出现后延情况;而B与C组患者经糖耐量试验后,其C肽分泌峰均有所提前,提示这2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及恢复,但是C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佳。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糖以及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等作用,与胰岛素之间进行联合使用,则其效果更佳显著,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比较分析使用中等剂量和大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中等剂量和大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40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等剂量(20 mg/d)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30 mg/d)甲巯咪唑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好转率和复发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和大剂量甲巯咪唑近似,但中等剂量甲巯咪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大剂量,值得借鉴。

    作者:蔡雪;黄汉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38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对38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进行全面性的总结回顾性分析,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同时手术应用无瘤技术。结果38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发生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应用无瘤技术,严格执行手术中的各种操作规程,可以减少癌细胞种植和扩散,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于美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早期微创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38例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早期微创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与神经内科保守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微创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迅捷简便、易于掌握、定位准确、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减少病死率,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刘晓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重症精神分裂患者服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影响重症精神分裂患者服药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重症精神分裂患者。结果通过对影响重症精神分裂患者服药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病情反复的情况,29例患者持续用药,11例患者开始进行减药治疗。结论在对重症精神分裂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复发的概率。

    作者:樊海霞;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金双歧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金双歧在临床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笔者所在社区门诊医治的56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治疗)和实验组(给予口服金双歧治疗),治疗5 d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金双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达到92.8%,明显高出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金双歧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郑元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脾破裂保守治疗患者的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脾破裂保守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对于脾破裂的保守治疗做出了探讨,对保守治疗的护理做出了重点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之后,临床观察其疗效较好,且护理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能够促进治疗的开展,提高患者的满意率。结论通过加强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其可以降低保守治疗的风险,从而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艳敏;申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剔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80 mL,手术治疗的平均时间为90 min,平均住院的时间为5 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桂兰;谭毅;陈凤兰;蒋春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与急救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全面了解病史、细致的体格检查,X线检查注意包括同侧髋关节在内的整个下肢,抢救生命,急诊行髋关节复位,二期行髋臼及股骨干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结果一期髋关节脱位得到纠正,股骨干骨折行临时固定;二期髋臼骨折解剖复位,重建钛板固定。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4个月骨折愈合。髋关节屈伸活动正常。坐骨神经损伤1例于术后4个月完全恢复,1例未恢复。结论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髋臼骨折需要急诊行髋关节复位,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股骨干骨折具有稳定骨折、减少进一步损伤、为后续检查治疗提供便利。

    作者:窦庆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少数民族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管理是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大计,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农村的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及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加速农村医学人才队伍培养,大力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从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保健需要出发,探讨如何进行少数民族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建设。

    作者:朱婕;杨彦妮;石宏际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临床药学在药物调剂中的意义研究

    20世纪70年代开始,医疗机构的要学逐步的兴起与发展起来,相应的医疗机构的药师们也逐步的涉足到临床用药的领域中。“药学保健”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这一模式开双了医院要学的新时代,自此,医院小学的模式由之前的“以药品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针对这一根本性的转变,药师的工作目标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从辅助医师治愈疾病转变为通过预测药物治疗的结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药师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下,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相比较飞速发展的医学科学技术而言,种种的条件限制使得目前以临床医疗病区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临床药学的发展并没有赶上我国飞速发展的医学科学技术的脚步。药物调剂业务是医院要学中唯一具有法定医疗责任意义的任务,而对药物调剂业务的研究在临床药学的研究领域中至今仍是一片空白的。本文对于临床药学在药物调剂中的意义做了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王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对初孕妇女人工流产效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初孕妇女人工流产效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40例拟行人工流产的初次妊娠孕妇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同时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孕妇人流综合征、术后并发症及情绪状况。结果干预组人流综合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7%(5/120)、6.67%(8/12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流产后焦虑抑郁均较流产前有所缓解(P<0.05),但干预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更为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减少初孕妇女人工流产综合征、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改善初孕妇女人工流产时的心理状况。

    作者:陈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损害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析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更换活动义齿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在这些患者当中,出现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损害的患者为120例,占总数的88.2%;其中男性85例,女性35例,男性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P<0.05);义齿使用的时间和黏膜损害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利用义齿清洁剂对义齿进行浸泡能够有效降低口腔黏膜损害程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出现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损害的影响原因进行总结,并且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降低出现义齿相关性口腔黏膜损害的可能性,提高义齿应用的安全系数。

    作者:佟光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精神病医院内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病医院流感暴发流行的情况并找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记录的所有体温>38℃、有流感样症状的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从8月2日至8月24日,累计出现流感病例67例(其中含医护人员2例),患病率14.7%,其中男59例,女8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鼻塞、乏力、浑身酸痛等症状;本次疫情涉及4个病区;采集19例发热患者的鼻咽拭子标本经MDCK细胞分离鉴定检出流感病毒12例。结论预防流感疫情在精神病医院的暴发应提高医院的卫生标准,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与管理的相关培训,加强精神病患者的锻炼,增强抵抗力。

    作者:邹艳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肿瘤介入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研究健康教育在肿瘤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肿瘤介入治疗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指导,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肿瘤患者介入治疗中,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减轻患者对治疗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利于术后恢复,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舒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头皮花针疗法治疗肿瘤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化疗普遍引起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通过头皮花针疗法与传统镇静催眠药物治疗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证实头皮花针疗法的作用,为解决肿瘤化疗患者睡眠障碍寻求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把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分为头皮花针治疗和传统镇静催眠药物治疗两组,通过对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计分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头皮花针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睡眠质量均得到改善。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停止治疗后睡眠治疗改善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且轻。结论证实头皮花针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无差异(P>0.05),远期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

    作者:石彧;王志祥;李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