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单柏平;沈琼;黄雪良;邱猛进;谢新接

关键词: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及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7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均接受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前者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后者不接受。通过随访,比较2组患者在生活方式、血压控制率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组在饮酒、低盐低脂饮食、体育锻炼、血压控制率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干预后,教育组血压控制率(58.0%)高于对照组(24.7%)(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关于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有明显提高,能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作用,应大力进行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药动学视域下植物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探究

    目的:本文主要对药动学下植物药与西药的互相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对植物药与西药的药用进行调查,并分析二者的机制和特点,从而总结出研究方法。结果对植物药和西药进行研究,并对其互相作用机制进行调查后发现,二者互相作用的机制主要基于药物代谢和糖蛋白水平。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提取和加成,都会对二者的互相作用造成严重影响。结论在使用药物之前要注意考虑到二者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并提高警惕。

    作者:王文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护理措施对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研究其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按研究要求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或门诊收住入院的产妇58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产妇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护理措施,并对孕产妇加强关于产妇开奶,产妇喂奶等相关知识方面的宣教,后观察两组乳房胀痛的产妇在乳房疼痛程度、乳房硬度等方面的区别。结果护理组乳房疼痛程度(轻度19例,中度有6例,重度有4例)较对照组(轻度11例,中度有10例,重度有8例)有所减轻,乳房硬度(Ⅰ度有19例,Ⅱ度有6例,Ⅲ度有4例)较对照组明(Ⅰ度有11例,Ⅱ度有10例,Ⅲ度有8例)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能明显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及降低产妇的乳房硬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云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均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A组接受常规干预;B组接受临床导向的自知力教育;C组接受认知为导向的自知力教育。结果 A组干预前后的IPROS各项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干预后的IPROS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C组患者的IPROS各项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干预后的NOSIE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但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干预后的NOSIE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C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残留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加快疾病康复。

    作者:韦红梅;王翠棋;杨勇;夏志春;何艳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猕猴桃籽油的提取、成分和增强免疫功能的研究

    目的:从猕猴桃籽中提取猕猴桃籽油,进行成分分析和增强免疫功能研究。方法以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猕猴桃籽油,测定其理化性质及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体液免疫试验以研究其增强免疫功能。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8 MPa、萃取时间240 min,出油率为22.59%。猕猴桃籽油中α-亚麻酸为59.5%。体液免疫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HC50极显著提高。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C50显著提高。结论猕猴桃籽油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功能。

    作者:熊铁一;罗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病例讨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与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建立完善的病例讨论制度,提高急诊护理人员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应急能力,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依据护理部制定的病例讨论制度对急诊室护士进行集中培训,选择危重、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借鉴其经验教训。急诊病例讨论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每月选取一例本月较典型病例组织全科进行讨论,以PPT模式为主,结合图片,形象生动;另一种是每天晨会大夜班护理人员通过对当班或当天较有意义的病例进行讨论,总结自己的护理体会,对抢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查阅该病种治疗护理新进展,并对抢救过程中的配合进行实景演习。结果通过对危重与疑难病例的讨论,提高了急诊室护士安全意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结论应不断完善危重与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制定其长效机制,提高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能力。

    作者:韦莹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78例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78例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56例,分为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03%,显著高于对照组8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2.50)分,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2.72)分,研究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体征以及临床症状,而且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纯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手术中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选取100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臂丛神经阻滞以及颈臂丛联合阻滞,观察2组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100%、86%(P<0.05),实施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明显高于臂丛阻滞麻醉。观察组出现了3例喉返神经阻滞,对照组出现了4例喉返神经阻滞,2组不良反应对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临床阻滞效果优于颈丛神经阻滞,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关于我国药品价格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我国药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医院用药价格普遍比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药店价格要高,超出了大部分群众的收入承受能力。通过调研分析,找出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降低药价,促使医药事业重回真正的公共福利事业。

    作者:刁燕春;吴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80例初产顺产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特殊乳房护理,包括乳房和穴位按摩、极早哺乳、饮食以及心理护理等,比较两组病例的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结果观察组48 h内开始泌乳者占92.2%,对照组81.1%,经统计学检验,χ2=4.81,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71(78.9%)例泌乳充足,对照组58(64.4%)泌乳充足,χ2=4.62,P<0.05,观察组患者泌乳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产后乳汁分泌。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系列临床研究,体现我科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独特临床优势,并验证我科中医中风病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可重复性及可操作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通过对治疗前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脂质过氧化物血清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指标的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在近期疗效方面的差异;通过对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的比较,分析评价它们之间远期疗效的优劣。结果近期指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MDA、CRP、HCY比西医治疗组有明显下降(P<0.05), SOD升高(P<0.05),优于西医治疗组。远期指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低、Barthel指数提高比西医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卒中比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宋大桥;曹校校;俞小芬;楼建成;丁弘;潘海燕;韩彦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美沙拉嗪组,使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组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组,在美沙拉嗪口服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灌肠,每组各35例,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优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口服(71.4%),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肠镜检查结果治疗组显示总有效率为88.4%,较对照组74.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口服与康复新液灌肠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行,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谭簪;曾松林;王迪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垂体后叶素配合医用即溶止血纱布治疗前置胎盘出血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配合医用即溶止血纱布治疗前置胎盘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先予垂体后叶素6 U(1 mL)加NS 9 mL,分多点注射于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肌层,每点注射1~2 mL;待出血明显减少后以医用即溶止血纱布均匀覆盖宫下段胎盘剥离面渗血处,稍加压迫待其完全溶解。记录止血时间、产后出血、手术时间、不良反应。结果36例患者均止血成功,止血时间为4~8 min。结论应用垂体后叶素配合医用即溶止血纱布治疗前置胎盘难治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止血迅速有效,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作者:麦玉玲;林芸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特点探讨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临床危险因素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是否发生肺炎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将感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未感染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神经功能评分、病死率与痰细菌学检查结果等情况。结果在100例脑卒中患者中,共有28例患者感染肺炎,肺炎感染率为28.0%。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4.3%。对照组中有2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2%。观察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的患者而言,感染肺炎的主要因素在于意识与吞咽障碍、患有基础疾病等。经痰细菌学检查发现,主要的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在数量上仅次于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包括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因受到很多危险因素的影响,极易感染肺炎,一旦受到感染,便会加大治疗困难,导致病死率上升。因此,必须要在早期采取预防措施,改善患者预后,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蒙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应用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分析及预后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与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A组36例(腹腔镜组)和B组36例(开腹手术组),将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1年、3年、5年的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分析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与预后情况。结果手术情况:A组2例患者因术中发现直肠癌累及盆腔壁或相邻器官中转开腹,两组其余患者共70例直肠癌根治术成功;术后病理,腺癌61例,未分化腺癌11例;术后Dukes分期,A期16例,B期44例,C期12例;无周围器官损伤,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5年内回访情况:A组1~5年存活率方面与B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适用于Dukes A、B期及C期不保留肛门及无肠梗阻患者,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絮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辛伐他汀对心房颤动患者AngⅡ、hs-CRP和BNP的影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心房颤动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钠肽(BNP)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辛伐他汀对心房颤动的预防与治疗机制。方法将10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辛伐他汀治疗;在服药前、服药后3个月分别测定每组患者AngⅡ、hs-CRP和BNP水平,并观察服药3个月后房颤复发率,再分析房颤复发与AngⅡ、hs-CRP及BNP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前与服药后3个月相比较,AngⅡ、hs-CRP和BNP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房颤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现hs-CRP、BNP与房颤复发关系密切[OR=2.67,95%CI(1.72-5.74);OR=2.48,95% CI(1.48-4.11)],可能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福辛普利治疗房颤患者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AngⅡ、hs-CRP和BNP水平有关,可明显减少房颤复发,hs-CRP和BNP可能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房颤的预测、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临床依据。

    作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64例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使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12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慢性心律口服药物进行长期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长期维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律不齐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效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碘胺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静涛;范秀杰;宋松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闭合复位经皮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评价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3年收治的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加压空心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52例患者愈合45例,愈合率86%。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加压空心螺纹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特别是合并症多、手术耐受差、经济条件差的老年患者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李卫伟;王广辉;陆道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38例术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38例各类术后抑郁发作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方法采取以心理疗法为主并配合氟西汀20毫克/粒,l粒/天,合用盐酸阿米替林口服一次25 mg,每天50 mg,以后增加至每天200~300 mg,平均225 mg,治疗时间8周。结果38例患者按上述方案治疗,26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12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单纯的药物和心理治疗都对疗效有一定的疗效,特别强调在治疗抑郁症同时应加强心理配合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作者:完颜长旭;李永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45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给予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低位保肛手术,观察手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结果①行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手术43例,完全内括约肌切除手术2例,均顺利手术。②术后1年肛门排便功能Williams评估良好率为91.1%。③术后1年,ARP、HSP和MTV比术后1个月均有显著性改善(均P<0.01),但和术前相比,还是有显著性下降(均P<0.01)。结论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基本保证术后肛门功能,而且安全性较高。对于适合行此手术的中早期患者,建议可尽量考虑此手术。

    作者:郭继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鼻内镜下行鼻腔窦及鼻眼相关手术159例研究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鼻腔窦及鼻眼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在内镜下行鼻息肉摘除、筛蝶窦及上颌窦开放术等治疗的159例进行临床总结。结果术后经3~12个月随访,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治愈率为71.43%,总有效率96.43%;鼻中隔矫正术后治愈率100%;鼻腔泪道造孔术后治愈率为83.33%,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鼻内径路治疗鼻腔窦及鼻眼手术具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晓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