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双
目的:观察棓丙酯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18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分别给予棓丙酯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7~10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经颅多普勒超声、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脑循环状态、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棓丙酯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作者:顾仕琼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206例,随机进行分组,传统组患者102例,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微创组患者104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微创组患者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住院治疗时间、术后止痛药应用比例、术后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对比传统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206例患者均未发生因手术治疗和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和死亡,其中3例患者在手术中因解剖位置不清和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终止开腹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和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术后满意度,无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病例发生,安全性较高,可依据患者情况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适宜广泛应用开展。
作者:任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美沙拉嗪组,使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组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组,在美沙拉嗪口服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灌肠,每组各35例,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优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口服(71.4%),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肠镜检查结果治疗组显示总有效率为88.4%,较对照组74.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口服与康复新液灌肠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行,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谭簪;曾松林;王迪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从猕猴桃籽中提取猕猴桃籽油,进行成分分析和增强免疫功能研究。方法以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猕猴桃籽油,测定其理化性质及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体液免疫试验以研究其增强免疫功能。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8 MPa、萃取时间240 min,出油率为22.59%。猕猴桃籽油中α-亚麻酸为59.5%。体液免疫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HC50极显著提高。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C50显著提高。结论猕猴桃籽油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功能。
作者:熊铁一;罗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进行阑尾炎手术患者161例,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使用抗菌药物名称(含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手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61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共有四类16种,主要包括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以及氨基糖苷类。其中,单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20例,二联用药的患者有100例,三联用药的患者有41例。联合用药中主要以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为主。术前1 h用药的患者有40例,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使用1 d的患者有30例,1~3 d的患者有40例,3~7 d的患者有80例,7 d以上的患者有11例。结论阑尾炎手术期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感染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细菌耐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尹志刚;孔新亮;王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361例Ⅰ、Ⅱ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填写《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对其进行预防应用的合理性评价。结果此次调查分析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54.85%,其中Ⅰ类切口使用率为35.3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应利用新建立的临床药师工作站,继续加强对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的点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CT检查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0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则采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从一般资料、分期诊断方法、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的确诊率为62%,而研究组采用CT检查的确诊率为88.24%,两组患者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检查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与采用X线平片相比,确诊率更高且更直观,能更好地为后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
作者:温宗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当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以及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疾病,而肾损害为该疾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亦是该病的主要致死原因。有相关研究显示早期的肾脏损害,是促进患者病情进展的高危因素之一,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有效干预,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所以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早期肾损害进行肾功能指标检测,具有突出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肾功能指标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李辉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社康中心收治的120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模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传统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加入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机体得以明显的好转,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刘珍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手术中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选取100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臂丛神经阻滞以及颈臂丛联合阻滞,观察2组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100%、86%(P<0.05),实施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明显高于臂丛阻滞麻醉。观察组出现了3例喉返神经阻滞,对照组出现了4例喉返神经阻滞,2组不良反应对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临床阻滞效果优于颈丛神经阻滞,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措施对焦虑症患者的病情症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症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HAMA评分、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焦虑症患者病情具有有利影响,可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为一种比常规护理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张小青;张凤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置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26例患者,针对椎管占位、有神经症状的患者进行后路减压,椎弓根完整的要求考虑经伤椎固定,椎间或横突间植骨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伤椎前缘高度复位在80%以上,所有脱位均得到纠正,术后脊柱后凸畸形在0~30°之间。术后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内固定均没有出现松动、断裂等问题。结论在促进伤椎高度恢复、脱位纠正以及脊柱稳定性的重建等方面,采用后路经伤椎置钉内固定融合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复发,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具有临床应用推广和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李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CAG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维酶素片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对照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治疗组中医辨证治疗显效2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标本兼治,有效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高,值得在CAG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忠钦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配合医用即溶止血纱布治疗前置胎盘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先予垂体后叶素6 U(1 mL)加NS 9 mL,分多点注射于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肌层,每点注射1~2 mL;待出血明显减少后以医用即溶止血纱布均匀覆盖宫下段胎盘剥离面渗血处,稍加压迫待其完全溶解。记录止血时间、产后出血、手术时间、不良反应。结果36例患者均止血成功,止血时间为4~8 min。结论应用垂体后叶素配合医用即溶止血纱布治疗前置胎盘难治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止血迅速有效,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作者:麦玉玲;林芸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本文主要对药动学下植物药与西药的互相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对植物药与西药的药用进行调查,并分析二者的机制和特点,从而总结出研究方法。结果对植物药和西药进行研究,并对其互相作用机制进行调查后发现,二者互相作用的机制主要基于药物代谢和糖蛋白水平。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提取和加成,都会对二者的互相作用造成严重影响。结论在使用药物之前要注意考虑到二者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并提高警惕。
作者:王文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45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给予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低位保肛手术,观察手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结果①行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手术43例,完全内括约肌切除手术2例,均顺利手术。②术后1年肛门排便功能Williams评估良好率为91.1%。③术后1年,ARP、HSP和MTV比术后1个月均有显著性改善(均P<0.01),但和术前相比,还是有显著性下降(均P<0.01)。结论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基本保证术后肛门功能,而且安全性较高。对于适合行此手术的中早期患者,建议可尽量考虑此手术。
作者:郭继文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熏蒸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电针结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85%,对比效果显著。结论中药熏蒸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再加上恰当的护理措施,就能更好的巩固患者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冬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索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51例,19例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部分加用吗丁啉并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指导。结果本组60例首选H2受体拮抗剂51例有效,效果差的19例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加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并给予护理指导效果更好。结论抑酸药及促胃动力药在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起重要作用,护理及健康教育在也不可忽略。
作者:隋海英;王兴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及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7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均接受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前者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后者不接受。通过随访,比较2组患者在生活方式、血压控制率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组在饮酒、低盐低脂饮食、体育锻炼、血压控制率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干预后,教育组血压控制率(58.0%)高于对照组(24.7%)(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关于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有明显提高,能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作用,应大力进行推广。
作者:单柏平;沈琼;黄雪良;邱猛进;谢新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我国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北方多见于冬春季。90%患者不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部分患者若干年后演变为肺心病,并发消化性溃疡者占患者总数的比例为10%[1]。因此,应对该类患者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工作。本文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以便达到有效地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促进自我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现将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