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
目的:探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效果,初步建立并优化这种以全血为标本的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方法。方法应用FCM,以多种参数分析全血中的CD61标记的血小板群。结果采集检测所需的血样,其体积以微升为数量级单位,每次检测需要2 h,检测的阳性率与理论值呈明显正相关(r>0.9,P<0.001),含有CD61抗体的血小板占全部正常血小板的3%,可检测血小板计数低达10×109/L的标本。结论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所需血样量少,较适合血小板极低或血小板抗体少的患者检测快速,本法比传统的定性检测法与定量检测法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玉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妇女乳腺癌早期筛查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汕头某小区1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依据健康教育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的乳腺癌知识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评分和早期筛查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妇女乳腺癌早期筛查中应用,可以明显提高妇女自我效能感和进行乳腺癌早期筛查的依从性,从而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淑月;邱惠玉;洪玫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研究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情绪状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生产的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78例产妇遵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剖宫产产后护理组)39例和观察组(循环改进护理组)39例,然后将两组产妇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分别采用情绪状态量表进行评估,并比较干预前后的评估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的情绪状态量表评分之间均无显著性拆,P均>0.05,而干预后1周观察组的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情绪状态中的效果较好。
作者:高爽;尹晓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麻疹是农村比较常见的一种流行病,本文对麻疹疫情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自己多年的诊疗经验对如何做好农村麻疹的预防和诊治工作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者:张伟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对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ICU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后的优质护理服务,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20例没有采取ICU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后的优质护理服务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各项的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的创建中,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圣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巡视病房,减少病房红灯呼叫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科室设流动护士工作站,将护士站移至病房,主动巡视病房,减少病房红灯呼叫次数,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病房红灯呼叫次数明显减少,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开展流动护士工作站,充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容,减少了红灯呼叫次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邓慧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中患者的病案管理系统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医院的现代化管理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患者的病案管理,是现阶段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对病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进行分析。
作者:尹巧莲;尹巧琴;谢婉芬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的对照组,检测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E峰值、E/A比值、LVEF、LVEDD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价值。
作者:郭小宝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的根管填充材料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入院治疗的232例需要根管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将其随机分为4组,各58例,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Apexit Plus糊剂加牙胶尖及氧化锌糊剂加牙胶尖填充根管,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1周内的急性疼痛发生情况,比较3、6、9、12个月后的成功率以及1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Cortisomol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低,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点的治疗成功率比较中,Vitapex及Cortisomol两组患者在3、6个月基本相当,好于Apexit Plus及氧化锌组,但在9、12个月比较中,Vitapex要好于Cortisom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尖有暗影疗效比较中,Vitapex明显好于其他3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rtisomol及Vitapex都可以有效的降低治疗后急性疼痛的发生,并且Cortisomol效果更好,但Vitapex填充在长期临床效果上更有优势,临床使用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体征等情况,灵活应用。
作者:张谦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CT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CT扫描图像的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影响了CT检查的准确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CT技术中对图像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以充分了解因素的形成,以便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作者:朱健;毛志夏;汤晨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2013年细菌耐药性情况。方法以2010年~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相关性。结果695份送检对象共检出155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2株(20.6%),铜绿假单孢杆菌30株(19.0%),鲍曼不动杆菌17株(11.7%),肺炎克雷伯菌12株(8.6%),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5.1%);其中革兰阴性球菌110株,比例71.4%,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22株,比例1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3株,比例15.4%。结论要根据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细菌的耐药性做到合理用药,降低滥用危害。
作者:张兆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每晚1粒,1个疗程后将两组患者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袁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评估膀胱灌注肝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治疗的间质性膀胱炎女性患者67例,行膀胱灌注肝素钠溶液(2 mL/12500 U)5万单位和生理盐水10 mL+2%盐酸利多卡因溶液20 mL,比较治疗前后IPSS评分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63例(94%)患者尿频、尿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评分(IPSS)明显好转,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膀胱灌注肝素、利多卡因联合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孟军;邹政;陈耀武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游离髂骨联合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背侧骨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7例手指背侧骨皮缺损的患者,手术方案为:3例污染较轻者经急诊清创后Ⅰ期给予修复,4例感染者Ⅰ期彻底清除病灶,控制感染后,Ⅱ期行游离髂骨植骨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手指于功能位,腹股沟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3~4周断蒂,皮瓣全部成活;临床植骨愈合时间为8周3例,9周4例,平均8.5周;术后3个月复查全部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0~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满意,髂骨塑形良好,未出现骨髓炎、骨不愈合等情况。结论游离髂骨联合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指骨皮缺损是一种理想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江;宇文培之;查朱青;李晓东;边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建立更年乐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女贞子、淫羊藿进行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含量。结果 TLC鉴别女贞子、淫羊藿方法简便易行,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4.17%,RSD为2.2%(n=6)。结论该方法合理,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更年乐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红敏;李亚萍;张明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方法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洗胃、催吐护理,保暖护理,给药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本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9例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抢救措施后,显效48例(60.76%),有效24例(30.38%),无效7例(8.86%),总有效率91.14%。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进行护理抢救,将中医和西医灵活结合起来,护理对策有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立玮;金国晶;侯春凤;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07年4月至2013年8月的手术治疗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33例,分为治疗组(以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固定)(n=19)和对照组(以外固定支架技术固定)(n=14),对比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整理资料并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得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支架保留时间、骨盆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评价中优良率高达94%,病死率比对照组低。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后路钢板技术集简单、安全、有效、微创优点于一身,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洋;申连成;任乾;龙厚才;张华森;陈文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的护理体会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83例临床资料,依据灌注化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手工膀胱灌注化疗组68例(200例次)和采用广州保瑞医疗公司的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膀胱热灌注化疗组15例(53例次)。结果复查膀胱镜显示:采用广州保瑞医疗公司的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膀胱热灌注化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手工膀胱灌注化疗组,采用广州保瑞医疗公司的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膀胱热灌注化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手工膀胱灌注化疗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广州保瑞医疗公司的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膀胱热灌注化疗可以有效地防止膀胱癌术后复发,提高膀胱内灌注化疗患者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坤俊;冯振华;邱光进;杨红;黄强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在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治疗组治疗后12、24、36、48周血清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通过48周治疗,治疗组生化学应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48周后出现1例拉米夫定耐药。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安全有效,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减少耐药率发生,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葛得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接受治疗后影响其恢复的主要因素,指导后期的预防。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用顺尔宁进行治疗,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顺尔宁联合抗生素治疗支气管炎,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平喘,解痉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48%,对照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为63.55%。结论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的体征和易感染的体质有较好的作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后的预后不仅与患者的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状态有关系(P<0.05),还取决于医师总体的综合治疗措施与及时合理的程度。
作者:侯金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