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李凤云

关键词:老年, 股骨颈骨折, 手术后,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21例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采取精心合理的护理,结果经过治疗护理后,患者卧床时间降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心理护理后满意率达到96.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因女性患者较多,手术前后心理问题突出,通过手术治疗,护理精心照顾,21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心理状态良好,满意出院。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法洛四联症体外循环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取的护理措施: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及早提供诊断治疗依据,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并发症,注意尿量、渗漏液、腹围的变化,做好腹膜透析时的监护。结果死亡3例,其余痊愈。结论术后严密连续动态的监测与护理是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海侠;郭亚丽;赵皓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中药金樱子的研究现状及综合利用

    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是我国传统的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对金樱子的研究概况,对金樱子的栽培、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检测方法以及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阐述,对金樱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

    作者:黄海婷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微创治疗7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微创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75例ABP患者作为观察组行微创治疗(EST/ENBD+LC),并选取同期收治同症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腹部疼痛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病率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ABP,应根据病情急诊一期可早期行内镜介入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为二期行LC术根治创造条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少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膀胱破裂声像图1例报道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膀胱破裂的临床价值。方法下腹部外伤患者经超声检查提示膀胱破裂,于手术及临床随诊结果为金标准。结果超声检查诊断膀胱破裂的特异性98%,准确性92%。结论超声是膀胱破裂诊断的方法之一,具有简便、实时、价廉、便于随诊的特点,目前已成为下腹部外伤诊断的常规方式。

    作者:吴薇;张振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用于宫颈疾病筛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提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结合Bethesda2001报告分类标准,采用TCT制片技术,随机对这6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并对非典型鳞状上皮以上病例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60例患者取材均为满意涂片:检出异常结果非典型鳞状上皮8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例。病理组织学结果为上皮内病变(≥LSIL)14例,病理符合率为87.5%。结论在宫颈疾病筛查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和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变,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输血外渗至皮下血肿的护理体会30例

    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输血可有效且迅速地纠正患者缺血的状况,是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护士是输血实施过程中开始和后一步的具体执行者,只有做好输血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才能提高输血的疗效,如果在临床输血时护理不当并巡视不及时,会出现输血外渗、血肿,因此护士应当辨别易引起外渗的危险因素、并掌握其处理措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我科成功地护理了30例静脉输注浓缩红细胞因穿刺部位外渗引起皮下血肿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使她(他)们在3~7 d内血肿完全消退。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喜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手术室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方法根据科室特点制定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标准,由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小组长实行月查、周查、日查三级质控。结果在手术室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标准,使护理工作更加精细化,护士在三级质控的质量反馈、持续改进和跟踪效果评价中,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主动配合意识增强,护理质量提高,各项护理质量目标达标。

    作者:唐静;陈秀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某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同源性的分析

    目的:检测并分离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开封地区首次分离到的病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为研究流感病毒的流行及变异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筛选确定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利用狗肾传代细胞分离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A/Kaifeng/01/2009(H1N1);测定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利用序列比对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从1828份流感样病例中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标本286份,阳性率15.6%。在开封地区首次获得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及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与2009年大流行株高度同源,为同一进化分支。与以往流行的猪流感病毒株对比发现,HA基因有12个碱基发生了点突变。结论 MDCK细胞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高敏感性;开封地区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分离病毒株与北美流行株高度同源;相对于以往古典型猪流感代表株出现了HA蛋白抗原性漂移;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曹晓;巩飚;胡淮洁;许娇;冉冉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药品包装规格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指出现有药品包装规格存在包装过小或过大、不结合临床用药实际、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正确引导和规范药品包装,提倡环保低碳。

    作者:李国峰;许素燕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麻醉的诱导均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的HR、SBP、DBP均较术前降低,术后均较术前升高。其中,观察组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作为阑尾切除术全身麻醉的辅助用药,可以有效地满足镇痛、镇静作用,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小心率、血压的波动,同时具有副作用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低的特点,其原因可能与右美托咪定的抗炎作用有关。

    作者:潘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镇静环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反复惊厥发作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镇静环在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反复惊厥发作患儿中的疗效。方法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反复惊厥发作的患儿20例,分为两组,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GCS评分等临床指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降颅压等治疗,惊厥反复发作时给予水合氯醛、地西泮、苯巴比妥等镇静剂随时对症。治疗组10例,在抗病毒、营养神经、降颅压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惊厥反复发作时给予镇静环治疗,即不同镇静剂按时交替给药(水合氯醛联合地西泮、苯巴比妥交替给药,开始为每4 h1次,根据病情好转程度逐渐延长给药时间,直至停用)。结果两组患儿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患儿临床治愈后继发癫痫的的4例,留有智力障碍的3例。治疗组患儿临床治愈后继发癫痫的2例,留有智力障碍的1例。治疗组预后遗留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镇静环的应用简便、有效、廉价,毒副作用不明显,故重症脑炎的救治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南在元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消化性溃疡常用西医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常用到的西医治疗方法开展对比探究,密切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复发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病患,随机地分成4个小组,其中,第1组病患30例,借助于抗酸剂治疗;第2组病患30例,借由胃酸分泌抑制剂完成治疗;第3组病患30例,经由保护要素增强的药物进行治疗,前3个小组的病患设为观察组;第4组病患30例,予以规范的护理,不采用西医疗法,本组设为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西医治疗方法的观察组病患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中,运用胃酸分泌抑制剂治疗的愈合率是90.0%,总有效率为96.7%,疗效为显著。结论通过对比以上3种西医疗法的效果可知,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必须坚持整体同局部相统一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在所探讨的西医疗法中,胃酸分泌抑制剂是效果理想的。

    作者:张海凤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肝胆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病变,需选择有效、合理的疗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防病情恶化。外科疗法是肝胆管结石临床首选治疗手段,临床公认的有效疗法主要有肝部分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胆管狭窄修复重建术、肝移植术等,而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综合疗效理想的外科疗法。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改进,肝胆管外科手术疗法取得了极大的进展,除需要选择合适的疗法外,还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结石残留、复发等问题防治进展进行研究。

    作者:张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意外胆囊癌患者的病理临床特点

    目的:对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术时意外发现的胆囊癌患者45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诊治以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45例意外胆囊癌患者中,诊断为急性胆囊炎7例,慢性胆囊炎16例,胆囊息肉6例,胆囊结石15例,梗阻性黄疸1例。经病理确诊后,均为腺癌,其中高分化12例,中分化27例,低分化6例。患者确诊后,有24例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其余未行根治术,但均进行化疗。结论病理诊断仍然是进行肿瘤确诊以及分型分期的金标准,所以在胆囊切除术中发现的意外胆囊癌,要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并观察肿瘤的分化程度,从而对后续治疗做出指导。在对意外胆囊癌做出确诊后,要根据患者的肿瘤分期以及患者全身的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或者是化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龙芳荣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运用“全面兼治”法对气虚质社区居民进行干预45例临床分析

    目的:临床分析“全面兼治”法对气虚体质社区居民干预的效果。方法以入户、电话、门诊等沟通形式为社区居民填写《中医体质辨识量表》240份,由中医师按照四诊合参所收集的全面资料,对个人进行综合分析,再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表》进行体质辨识。得出气虚质45份、阳虚质47份、阴虚质24份、痰湿质24份、湿热质27份、血瘀质25份、气郁质35份、特禀质6份、平和质7份。后对这45例气虚质居民进行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全面兼治”法进行6个月的健康干预,并应用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后体质量化积分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通过健康干预6个月后,对气虚质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其体质辨识分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兼治”法可以显著改善气虚体质量化积分,对气虚体质居民有较好的调养效果。

    作者:刘宇迎;王怀平;耿乃志;苑程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2012年1~12月我院体检中心体检者800例,其中包括体检健康者410例,亚健康者390例。年龄21~49岁,平均(37±1.9)岁。改善体检中心环境;培训医护人员;对所有的调查对象2013年体检时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在对体检者进行护理干预后,2013年体检比2012年体检中心中各项检查指标所花费的时间短;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2012高,投诉率降低。医护人员培训后法律法规考核合格率、护理人员技能合格率比2012年高。结论改善体检环境和体检者的专业素质,对体检者心理、生理方面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提高体检工作效率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静;江磊;王宁宁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重症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3例报道

    目的:分析重症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发生重症透析器反应需立即结束治疗,常规应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支气管扩张剂或激素治疗,或更换其他膜材料透析器继续透析或改为腹膜透析。结果2例患者均发生了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结论可能对不同的透析膜材料、透析器残留的消毒剂发生的变态反应有关,一旦发生反应需立即对症处理。

    作者:魏丽艳;刘莉;邹春毅;刘宏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多索茶碱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多索茶碱是新一代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主要用于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本品属于茶碱、氨茶碱替代品,比传统的药物茶碱和氨茶碱疗效高且毒性低。通过大量多索茶碱相关文献,从基本情况、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有关物质及含量对多索茶碱进行了总结,对多索茶碱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对多索茶碱注射液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学验证奠定基础。

    作者:李萌;刘斐;孙松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法。食管癌患者一经确诊,若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通过对科室54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通过护士做好对食管癌患者的护理,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病死率,以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钱婷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浅谈优质护理中护士长管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中护士长管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及考评方式。方法通过对护士长工作考评表来对优质护理中护士长能力的考评分析。结果通过对护理质量考评,发现护士长需要具备专业技术、政治思想、科学管理、良好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能力。结论优质护理对护士长各方面能力是一种考验,需要护士长具备各方面综合实力。

    作者:周彩琴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