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芳;杨思进;徐厚平;罗家红;王庆稳;马艳萍
医院内各种消毒灭菌措施,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若消毒灭菌措施采取不当,则达不到应有的消毒灭菌效果,必将成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
作者:王涵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通脑方在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从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中医康复科接受治疗的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7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选用吡拉西坦片进行口服治疗;而观察组则选择益气活血通脑方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31%;而对照组仅为73.68%;两组治疗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选用益气活血通脑方进行治疗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作者:陈志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临床分析“全面兼治”法对气虚体质社区居民干预的效果。方法以入户、电话、门诊等沟通形式为社区居民填写《中医体质辨识量表》240份,由中医师按照四诊合参所收集的全面资料,对个人进行综合分析,再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表》进行体质辨识。得出气虚质45份、阳虚质47份、阴虚质24份、痰湿质24份、湿热质27份、血瘀质25份、气郁质35份、特禀质6份、平和质7份。后对这45例气虚质居民进行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全面兼治”法进行6个月的健康干预,并应用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后体质量化积分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通过健康干预6个月后,对气虚质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其体质辨识分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兼治”法可以显著改善气虚体质量化积分,对气虚体质居民有较好的调养效果。
作者:刘宇迎;王怀平;耿乃志;苑程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动脉斑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随机化进行分组,对照组140例患者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140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动脉斑块均显著消退,观察组的斑块消退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脂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控制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血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秀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分析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与失败的因素。从患儿因素上分析,可因胖瘦,肤色不同,解剖变异,水肿,脱水及微循环障碍,脆性静脉和滑动静脉等,影响静脉穿刺;从护理因素上分析,有操作技巧,针头因素,血管的选择和护理及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根据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处理方法。
作者:蔡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21例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采取精心合理的护理,结果经过治疗护理后,患者卧床时间降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心理护理后满意率达到96.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因女性患者较多,手术前后心理问题突出,通过手术治疗,护理精心照顾,21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心理状态良好,满意出院。
作者:李凤云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综合护理对缓解自然流产患者情绪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自然流产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针对患者采用2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方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于自然流产患者进行护理后情绪干预明显,且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确切,对于产科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施玉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患者2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率、收缩压、心绞痛发生率、住院时间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陈婉琼;欧阳翠华;陈容梅;黄少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低血糖昏迷的院前急救治疗方法及救治效果。方法取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伴有低血糖的昏迷病例总计337例。其中现场救治苏醒的221例作为Ⅰ组,现场救治未苏醒的116例作为Ⅱ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在既往有无糖尿病史、糖尿病类型、发病先兆症状、呼救时间、完成纠正、现场转归、救治后血糖值等方面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救治平均时间、现场测得血糖值等方面差异不大。结论在院前急救中针对低血糖昏迷患者应力争在现场诊断,完成纠正治疗,积极促转归,减少患者因长时间缺糖昏迷造成不良预后,建议将血糖监测作为院前昏迷患者常规检查项。
作者:董钧;徐绍春 刊期: 2014年第28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法。食管癌患者一经确诊,若全身情况良好、有较好的心肺功能储备、无明显远处转移征象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通过对科室54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通过护士做好对食管癌患者的护理,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病死率,以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钱婷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讨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提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结合Bethesda2001报告分类标准,采用TCT制片技术,随机对这6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并对非典型鳞状上皮以上病例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60例患者取材均为满意涂片:检出异常结果非典型鳞状上皮8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例。病理组织学结果为上皮内病变(≥LSIL)14例,病理符合率为87.5%。结论在宫颈疾病筛查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和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变,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归脾汤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化疗中骨髓抑制而加重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93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与对照组(47例),试验组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期间同时服用归脾汤,对照组不服用;比较化疗完成后两组患者血象及心力衰竭症状。结果试验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归脾汤可有效缓解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中的骨髓抑制等血液系统毒性进而有效预防心力衰竭加重。
作者:韩天生;杨亚波;武文斌;刘磊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药师通过用药交待,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在门诊药房的实践工作,并查阅有关资料,对门诊患者用药交待的重点内容分析归类。结果对患者做到专业细致的用药交待,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用药交待是门诊患者接受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对患者的用药交待,可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张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常用到的西医治疗方法开展对比探究,密切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复发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病患,随机地分成4个小组,其中,第1组病患30例,借助于抗酸剂治疗;第2组病患30例,借由胃酸分泌抑制剂完成治疗;第3组病患30例,经由保护要素增强的药物进行治疗,前3个小组的病患设为观察组;第4组病患30例,予以规范的护理,不采用西医疗法,本组设为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西医治疗方法的观察组病患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中,运用胃酸分泌抑制剂治疗的愈合率是90.0%,总有效率为96.7%,疗效为显著。结论通过对比以上3种西医疗法的效果可知,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必须坚持整体同局部相统一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在所探讨的西医疗法中,胃酸分泌抑制剂是效果理想的。
作者:张海凤 刊期: 2014年第28期
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指出现有药品包装规格存在包装过小或过大、不结合临床用药实际、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正确引导和规范药品包装,提倡环保低碳。
作者:李国峰;许素燕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取的护理措施: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及早提供诊断治疗依据,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并发症,注意尿量、渗漏液、腹围的变化,做好腹膜透析时的监护。结果死亡3例,其余痊愈。结论术后严密连续动态的监测与护理是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海侠;郭亚丽;赵皓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治疗瘀血阻络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瘀血阻络型血管性痴患者纳入实验研究。所有患者给予口服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MMSE、ADL积分、中医症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清β-Ap、Apo B含量。结果经治疗后患者MMSE积分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ADL积分、中医症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清β-Ap、Apo B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本研究发现,复方丹参片能够降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清β-Ap的含量,从而降低β-Ap对神经细胞的毒性,同时降低血清Apo B含量,改善脂蛋白代谢,从而治疗瘀血阻络型血管性痴呆。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医院妇科门诊疾病发病率情况,为女性疾病预防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200例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诊治的患者资料,对其妇科疾病发病情况进行详细统计,总结常见妇科疾病发生因素及治疗方法。结果根据调查报告,妇科炎症、人工流产、性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妇科整形、妇科肿瘤等是门诊妇科主要的病种,每一类疾病发生因素复杂多样,对疾病治疗方案标准提出了严格要求。通过持续性的治疗与预防,可降低女性妇科病的发生率,避免病况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结论妇科门诊发现女性病况率高、种类较多,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康丽 刊期: 2014年第2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本文从饮食护理、氧疗护理、心理护理、呼吸功能训练、健康教育、延续护理6个方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闫瑞芹 刊期: 2014年第28期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肿瘤,主要表现为全身衰竭和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AIDS被称为“当代瘟疫”和“超级癌症”。当今,艾滋病还是一种不可治愈的传染病,病死率极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笔者2009年在传染科工作其间,针对本科20例艾滋病患者的个体差异,着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可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李慧丽 刊期: 2014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