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胡燕
目的:讨论如何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其护理。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56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护理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护理组显效48例(61.54%),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显效32例(42.66%),总有效率64.10%。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有显著疗效,应该临床推广。
作者:张爱军;许丹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分析其发生原因,总结护理经验,优化护理方案及康复指导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脑血栓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精心的脑血栓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生活护理等。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7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下肢深静脉血栓消除,与此同时,患者的脑血栓病情均未恶化,且均有所好转,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护理工作者认真细致的护理有助于降低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对患者的密切观察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相关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总结护理经验有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作者:陶永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根据患者自身症状情况实施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闭式引流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人数为95例,总有效率为91.3%,无效人数9例,所占比例为8.7%;对照组患者相应的数据分别为77(74.0%)、27(26.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闭式引流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时能够快速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创口小因此愈合速度更快,安全性较高因此非常值得在临床上全面推广。
作者:徐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探究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6月治愈的60例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合理运用抗生素、退烧药、止咳药及中药等对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对症治疗有效率100%。结论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采取对症治疗的手段,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叶震文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产妇120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600例和观察组600例。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产后24hHb下降值和RBC下降值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施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近年来,作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组),与30例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对照观察,前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后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丽春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龙岩市某综合医院2008年~2012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制定传染病控制规划,加强传染病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8年~2012年传染病网络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2012年某综合医院共报告22种法定传染病10844例,其中报告乙类5629例、丙类5215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手足口病、梅毒、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传播途径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及肠道传染病为主,分别占42.34%、41.87%。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占15.78%。结论手足口病、梅毒为某综合医院主要上报传染病,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儿童常见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黄明燕;钟庭彬;黄雄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为了保证临床和医疗用血的需要及提高其安全性,保障献血者及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卫生部已经制定了很多的血站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加强血站的质量管理,促使其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科学化的运行非常重要。近年来,笔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积极分析国内血站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改进中逐步提高和完善。现就国内血站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张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应用护理帮助患者术后1周自主站立在学步车的协助能下地行走的方法与优点。方法进行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疑虑、恐惧,介绍成功病例,并与家属有效沟通,使患者和家属都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配合术后的治疗与护理,由于高龄患者一般状态较差,心肺功能欠佳,皮肤营养条件欠佳,患者又因疼痛不敢翻身,极易出现压疮。术后72h严密观察有关无压疮及股动脉栓塞现象,防止压疮,股动脉栓塞。结果切口一期愈合,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1周后自主站立。结论高龄患者,需要耐心仔细的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抵抗力,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宋桂菊;叶微;吴琪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利用双缩脲试剂与校准品联合测定血清总蛋白,分析检测结果产生偏倚的原因,并对此做出评估及方法学评价。方法本文选用3种双缩脲试剂盒(标号为A盒、B盒、C盒)及2种校准品(分别是Roche校准血清校准仪器及总蛋白标准液校准仪器),由此可出现6种检测结果,比较不同检测系统检测出的血清总蛋白结果,从而分析利用几种双缩脲试剂与校准品联合测定血清总蛋白检测结果产生偏倚的原因,并对此做出评估及方法学评价。结果以Roche校准血清校准仪器制定校准品比较时,以试剂盒A为标准,比较B盒、C盒与A盒的关系,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以总蛋白标准液校准仪器制定校准品比较时,B盒与A盒无显著性差异;C盒与A盒差异显著,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蛋白标准液校准仪器制定的校准品联合双缩脲试剂可较准确的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进而做出偏倚评估,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易辉建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通过对兔VX2腹膜腔移植瘤的MR影像学表现来评估MR平扫加增强扫描对腹腔内移植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开腹直接注入瘤粒悬液法制作兔VX2腹膜腔移植瘤模型,接种后第10天对瘤兔腹部进行MR扫描获得影像学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对<10mm的腹腔种植瘤进行扫描,MR平扫敏感度为60.19%、准确度55.86%,MR平扫加增强扫描敏感度为78.64%、准确度73.64%,对于病灶检出能力MR增强扫描要优于MR平扫;在对10~20mm之间的腹腔种植瘤进行扫描,MR平扫的敏感度为82.35%、准确度77.78%,MR平扫加增强扫描敏感度91.18%、准确度88.57%,对于病灶检出能力MR增强扫描要明显优于MR平扫;在对>20mm的腹腔种植瘤进行扫描时MR平扫与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一致,检测能力相同。结论对于<20mm的病灶MR增强扫描检出能力在敏感度、准确度方面优于MR平扫,而对于>20mm的病灶MR平扫与平扫加增强检出结果相同均与病理结果一致。
作者:佟元涛;任克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针对性的提出有效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对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顺利接受治疗及康复护理,出院后基本能够达到生活自理,3个月内随访生存率100%。结论良好的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改善预后,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作者:刘爱群;徐蕾;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既往常规DA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153例老年AML患者,近年的78例采用CAG方案,既往75例采用标准DA方案化疗。结果78例患者中CR66例,PR4例,余8例未缓解,总有效率为89.7%,CR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DA方案治疗。CAG方案治疗组骨髓抑制与感染率较常规方案治疗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疗效确切,是有效、安全的诱导治疗方案。
作者:张艳芳;冯雅青;张利东;刘喜;乔俊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对初产妇进行围生期健康教育后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的变化。方法选取本医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建档的初产孕妇148例,年龄及妊娠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孕妇148例按围生期干预方式的不同随机分2组,对照组在围生期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给予常规护理辅助综合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健康教育组遵医行为、满意度、纯母乳喂养和顺产的孕妇比例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早产、妊高征、产后出血、产后泌尿道感染、胎儿窘迫、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孕妇比例方面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初产孕妇的剖宫产率,提高顺产率,并能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张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9例。对照组单纯进行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0%(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陈山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有效提高工作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根据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心国家法规,制定管理标准、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和加强人员素质教育等方法。结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可复用器械灭菌合格率达到100%。结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通过不断持续改进方法,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控制规范化,保障了无菌物品的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张梅芳;黄金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针对静脉输液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依从性与耐受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开展静脉输液的29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48例。对照组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依从性与耐受性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静脉输液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与依从性,避免不良事件,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慧博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是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纽带,更是实验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都必备的独立学科,医学生从入校到进入临床工作,将终生运用该学科的知识。为使医学生更好的学习诊断学,适应临床工作,我校结合目前医学院校临床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为兄弟院校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的经验,促进了临床诊断学实验课改革的力度。
作者:门小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建立硼酸软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硼酸的含量,化学法鉴别硼酸盐,装量差异应符合涂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T)。结果三批样品化学鉴别均呈正反应,阴性对照不干扰测定。硼酸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40.16~200.80mg;回归方程为y=6.7221x+2.6546,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2%(n=9)。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硼酸软膏的质量。
作者:张迅;牛琳;刘欣欣;许玉莲;宋翔 刊期: 2014年第35期
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对于肿瘤的研究正引起了临床医学学者们共同关注。第一部分是番荔枝科植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为实验研究,研究了番荔枝总提取物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的防治作用、番荔枝内酯(AAs)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游洁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