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结肠镜下息肉切除的临床研究

王开俊;余细球;任俏;邓世辉;胡先平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 丙泊酚, 结肠镜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ASAI~III级拟行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的患者,年龄26~75岁,体质量45~76kg,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50例。记录患者给药前(T0),给药后5min(T1),过脾曲时(T2),过肝曲时(T3),切除息肉时(T4)及苏醒时(T5)的HR、MAP、RR、SpO2的变化,镇静评分,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操作,D组T1-T5时HR慢于T0及P组(P<0.05)。两组T1时MAP及SpO2均低于T0时(P<0.05),T1-T5时两组的HR、MAP无统计学意义,T1时D组SpO2高于P组(P<0.05)表3。T1时D组SpO2高于P组(P<0.05)。两组手术及苏醒时间无差异,D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P组(P<0.05)。D组镇静评分优于P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P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结肠镜下结肠息肉的治疗,可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并能节省丙泊酚的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2例宫外怀孕B超误诊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宫外怀孕B超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我站自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在外院误诊2名宫外孕患者进行总结,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在我站进行B超检查后证实以上2例患者首次B超结果均为误诊。结论对于急腹症女性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应该遵守检查的规范,排除妇科疾病,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果患者出现贫血、停经、腹痛以及阴道出血等情况时,应该详细的检查是否有异位妊娠情况的发生,综合各种检测方式,全面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作者:刘燕;邱红;刘晓明;张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探讨金标法和免疫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金标法和免疫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1087例,全部给予金标法和免疫发光法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对两组方法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金标法检测甲胎蛋白阳性10例,阴性1077例;免疫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阳性4例,阴性1083例。金标法检测甲胎蛋白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9.45%,准确性为99.45%。结论金标法在检测甲胎蛋白上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并较免疫发光法更加方便、简便、快速,对健康体检筛查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本院在对健康人进行甲胎蛋白检测中,首先使用金标法进行定性检查,对于阳性结果病例再进行免疫发光法进行定量检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临床检测成本,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并且可以提高准确率有效降低假阳性病例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晓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必净注射液在肠胃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在肠胃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10月收治的肠胃肿瘤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6例),首先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同时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每隔12h一次,连续注射7d。在治疗前几用药后检测观察患者的肠胃功能、肠胃功能疗效、各项生命体征,均采用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和Marshall对其进行评分,1个月后的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组的肠胃功能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和Marshal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肠胃功能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在肠胃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中有显著临床疗效,副作用少,临床症状改善,对器官功能起保护作用、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马玉滨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静脉滴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接受静脉滴注尿激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56例接受静脉滴注尿激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8例。采用常规心肌梗死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症状控制时间、心脏功能复常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接受静脉滴注尿激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管玉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五常法”在体检报告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体检报告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2011年1月起将“五常法”管理模式引入体检报告流程管理中,从组织培训、报告质量、检审归档、装订领取、人员素质、服务质量等各个层面渗透,通过自查及质量控制小组的不定期检查,来提高体检中心的后续服务质量。结果采用“五常法”管理后,加强了体检报告的动态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保障了体检报告的质量,减少了人为误差,报告领取率及疾病的复检就诊率也显著提高。结论“五常法”是体检报告流程管理中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彭虹;叶有强;袁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腔镜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采用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手术指正及术后愈合情况。结果患儿手术时间短,仅需8~20min;术中出血少,全部手术过程中几乎无出血;对患儿损伤小,切口长度只有3mm;患儿几乎无痛苦,麻醉清醒后即能正常进食、下地活动,术后1~3d可出院;100例患儿术后均随访观察6~18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及术后疝复发,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无瘢痕,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治疗小儿斜疝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岭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6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疗效。方法从确诊为RA的患者中选取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于同样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中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RA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孙琳;郎需和;潘秀霞;孙敬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260名产妇划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3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使用汉密尔顿方法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各项评分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护理质量及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提升产妇满意度。

    作者:古魏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3例分析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3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意识障碍、神经眼征、瘫痪、感觉障碍等为常见表现,CT可发现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梗死灶,治愈率低,病死率、致残率高。结论 TOB是-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干血管病。头CT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宣立娟;张立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艾滋病患者中结核病的患病情况及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对艾滋病患者中结核病患病情况及发病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与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艾滋病临床患者病例176例,对其展开胸片拍摄、痰涂片实验以及痰培养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检出结核病者70例,检出率为39.77%;男性多于女性(P<0.05);且24~34岁组的检出率高(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中合并结核病在中青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展开积极的预防,降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发生率。

    作者:刘英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浅析影响护理质量考评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研究影响护理质量考评的因素,找出提高护理质量的对策。方法设计并运用护理质量考评指标,对我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考评,总结影响护理质量考评的因素,提出提高护理质量的对策。结果通过护理质量考评,分析和发现影响护理质量考评的因素主要有认识不足、缺乏沟通、管理执行力度不强及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结论针对影响护理质量考评结果的因素,我院从多个方面入手,强化环节控制,减少影响护理质量考评因素的产生,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农彩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路径组产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产妇护理、情绪调节及新生儿护理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升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产妇满意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郑菊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实施护理,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7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乳腺癌患者心理负担重,手术创面大,有计划地进行心理、生理护理及康复指导,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翠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阿西美辛脂质体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扩散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阿西美辛(ACM)脂质体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扩散效果。方法使用离体鼠皮进行试验,在离体鼠皮上面使用阿西美辛脂质体凝胶剂还有阿西美辛凝胶剂,对比2种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体外透皮量、凝胶层滞留量还有皮肤层滞留量等数据,对比2种制剂的体外透皮规律,归纳其体外透皮扩散效果。结果2种制剂体外透皮扩散效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阿西美辛脂质体凝胶剂头皮扩散行为相对于阿西美辛凝胶剂更具有优越性,在24h透过药量累积达到40%,而相对于阿西美辛凝胶剂其皮肤层里面的滞留量也更具有优越性;而ACM没有经过包封则难以穿透皮肤,会有大量剂量依然存留在凝胶剂当中。结论使用阿西美辛脂质体凝胶剂能够使得药物透皮量极为显著的提高,是一种阿西美辛的外用新型制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克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2012年度某市药品不良反应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分析

    国家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终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用械安全。铜陵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和实践科学监测理念,大力推药品不良反应(以下简称ADR)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以下监测MDR)监测工作。在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度铜陵市ADR/MDR监测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作者:陈志勇;项琪琪;尤昱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入院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炎治疗。结果观察组74例,痊愈38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效率97.3%;对照组72例,痊愈17例,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7.0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81%、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

    目的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顺利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方法施行CT增强扫描药物注射前的心理护理、加强扫描中的配合及用药后的观察。结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扫描质量及诊断准确度。我院自2011年3月份至2012年3月共做64排螺旋增强扫描1015人次,出现不良反应的13人次,其中轻度不良反应的10人次,中度不良反应的3人次,无重度不良反应。结论 CT增强扫描是指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后再进行扫描,增强病变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对比度,有利于发现病变和鉴别诊断。

    作者:张蕾;迟慧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和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而出现的以全身代谢亢进为特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为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临床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高功能腺瘤3种类型,中重度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笔者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体会如下。

    作者:徐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试论产科医护关系改善的有效途径--基于沟通与冲突的视角

    通过对产科医护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冲突管理的讨论,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旨在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为妇幼保健事业服务。

    作者:陆凤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自拟黄芪防己逐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中药“自拟黄芪防己逐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治疗组服用“自拟黄芪防己逐痹汤”每日一剂,随症加减;对照组服用“地塞米松片”一次0.75mg,每日2次,两组分别用药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结论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疗效稳定。

    作者:苏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