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菊红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我对照组(n=75,予以纯西医治疗)和治疗组(n=75,加用中医辅助治疗,中西医相结合)。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疗程(69.6±7.9)d,明显短于对照组(85.3±8.3)d(P<0.05);治疗组骨折一期愈合70例(93.3%)、迁延愈合5例(6.7%),对照组骨折一期愈合61例(81.3%)、迁延愈合14例(18.7%),两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治疗组FIM评分总分以及生活自理、运动、转移能力等三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胫腓骨骨折的治疗疗效,减少治疗时间,促进骨折及早愈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周雄清;宋德煌;李永灵;邝剑彬;叶运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对161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失败记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一次穿刺失败约占17%,二次穿刺失败约占8%,多次穿刺失败约占2%。结论分析老年患者外周穿刺失败原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护理投诉促进护患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惠琴;林华晶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入院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炎治疗。结果观察组74例,痊愈38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效率97.3%;对照组72例,痊愈17例,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7.0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81%、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1概述甲状腺癌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女状明显多于男性。一般来说,甲状腺癌比其它器官的癌发展相对缓慢,病程相对较长,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原发灶很小,临床上常首先发现转移灶,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收集了一些病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松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甲钴胺用于治疗临床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性神经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统计临床用甲钴胺治疗的处方及病例1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78例,骨科疾病39例,面神经疾病19例,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以上疾病通过应甲钴胺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效果显著。结论甲钴胺临床应用范围广,针对性强,属于临床长线品种,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与局部护理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针对其分级结果实施局部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护理,患者的疾病有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到了93.3%,临床护理前后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针对糖尿病足患者临床分级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局部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娜;董秀玉;王玉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卡对眼耳鼻喉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眼耳鼻喉患者共计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150例。观察组患者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卡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以调查问卷为方式,针对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内容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卡针对眼耳鼻喉患者展开健康教育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对眼耳鼻喉疾病的正确认识,更为有效的配合临床护理及治疗的开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唐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新举措在践行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完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①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②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夯实安全管理根基;③改革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实现安全资源共享;④转变“传统”的交接班模式,实现安全的工作链接;⑤规范、强化评估、告知、警示制度,做到了护患双向保护;⑥建立安全监督机制,成立护理安全小组,完善安全管理。在进行安全管理改革的同时也分别收集实行安全管理新举措前后患者调查资料及科室记录安全痕迹管理资料。统计实行安全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统计实行安全管理前后患者投诉率;统计实行安全管理新举措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我科室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安全管理以来,取得了护士和患者双赢的成果。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患者投诉率由0.5%下降到0.3%,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4下降到0.2%,患者满意度由95.2%上升到98.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不断的评价管理效果,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出新的管理方案,从根源上解决安全问题,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完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徐蕾;苏秀然;刘素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对大型水电厂工人劳动环境卫生状况检测,预防空气微生物带来的潜在风险。方法高压灭菌的营养琼脂平皿和兔血琼脂平皿,采用平皿暴露空气沉降法,结果11个区域内布点采样54个,茵落总数合格率63%,链球菌合格率43%。结论对大型水电厂劳动环境监测,保证了工人在合格的环境条件下工作,预防了空气微生物带来的威胁。菌落总数的结果和链球菌结果大体一致,二者互相映证。
作者:陈建萍;陈晓明;王文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7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吸痰、吸氧、预防出血、抗感染及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NRDS的发生率分别为36.84%和13.16%,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39.47%和10.5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h后,观察组PaO2、PCO2及pH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预防NRDS的发生,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振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在我国边、少、穷地区、绝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设备、条件较差,老、中、青医师青黄不接,年青医师学习、进修机会少,对急腹症这类的一些急危重患者的诊断和处理缺乏经验,致使患者失去抢救和治疗机会。笔者二十年从事基层医疗临床实践经验和学习所得与广大基层年青医师共同交流如何诊断和处理急腹症,以对基层年青医师有点滴收获[1]。
作者:李新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疗效。方法从确诊为RA的患者中选取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于同样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中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RA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孙琳;郎需和;潘秀霞;孙敬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联合化疗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9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联合放化疗,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局部复发率为6.5%(2/31),远处转移率为9.7%(3/31),1年生存率为93.5(29/31),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为6.3%(4/63),远处转移率为11.1%(7/63),1年生存率为92.1(58/6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乳房美观优良率为93.5%(29/31),对照组均为差,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联合化疗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在不降低临床疗效同时,能保留乳房的形体美,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增强自信心。
作者:迪丽拜尔?吾守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乳房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乳房癌的主要根治方法,辅以化学药物、放射、内分泌、生物等综合治疗措施。患者主动参与疾病治疗,辅助功能锻炼,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张红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新聘护士对血液制品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43名新聘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聘护士对全血及红细胞、血小板、浓缩粒细胞、新鲜冷冻血浆及冷沉淀的储存温度知晓率为72.09%、41.86%、34.88%、32.59%;储存时间知晓率为48.84%、41.86%、20.93%、39.53%;输注时速知晓率为55.81%、25.58%、11.63%、48.84%;输注时限知晓率为53.49%、18.60%、11.63%、44.19%。结论对新聘护士应加大输血知识的培训力度,严格落实培训计划,使输血达到佳效果。
作者:刘显兰;龚光梅;张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静脉腹腔联合化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1例卵巢癌患者给予静脉腹腔联合化疗,对同时期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静脉化疗化疗。结果两组治疗方法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程度对比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毒副作用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静脉腹腔联合化疗应用于治疗卵巢癌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减轻了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卵巢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思现;李汶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硬-腰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将87例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给予硬-腰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显效时间及麻醉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腰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具有麻醉效果好、起效快等优点,在控制好血压的情况下,硬-腰联合麻醉可作为剖宫产手术的一种较佳麻醉方案。
作者:陈凤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分析阿西美辛(ACM)脂质体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扩散效果。方法使用离体鼠皮进行试验,在离体鼠皮上面使用阿西美辛脂质体凝胶剂还有阿西美辛凝胶剂,对比2种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体外透皮量、凝胶层滞留量还有皮肤层滞留量等数据,对比2种制剂的体外透皮规律,归纳其体外透皮扩散效果。结果2种制剂体外透皮扩散效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阿西美辛脂质体凝胶剂头皮扩散行为相对于阿西美辛凝胶剂更具有优越性,在24h透过药量累积达到40%,而相对于阿西美辛凝胶剂其皮肤层里面的滞留量也更具有优越性;而ACM没有经过包封则难以穿透皮肤,会有大量剂量依然存留在凝胶剂当中。结论使用阿西美辛脂质体凝胶剂能够使得药物透皮量极为显著的提高,是一种阿西美辛的外用新型制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克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国家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终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用械安全。铜陵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和实践科学监测理念,大力推药品不良反应(以下简称ADR)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以下监测MDR)监测工作。在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度铜陵市ADR/MDR监测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作者:陈志勇;项琪琪;尤昱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探索满足患儿需要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了解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建立儿科治疗药物监测;建立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申报制度;开展药学信息服务。结果减少儿科不合理用药,保证了药物疗效。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儿科药学服务,对提升儿科用药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付丽佳;王玉华;徐莲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