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下的安全管理

徐蕾;苏秀然;刘素梅

关键词:优质护理, 安全管理, 新举措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新举措在践行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完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①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②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夯实安全管理根基;③改革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实现安全资源共享;④转变“传统”的交接班模式,实现安全的工作链接;⑤规范、强化评估、告知、警示制度,做到了护患双向保护;⑥建立安全监督机制,成立护理安全小组,完善安全管理。在进行安全管理改革的同时也分别收集实行安全管理新举措前后患者调查资料及科室记录安全痕迹管理资料。统计实行安全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统计实行安全管理前后患者投诉率;统计实行安全管理新举措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我科室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安全管理以来,取得了护士和患者双赢的成果。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患者投诉率由0.5%下降到0.3%,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4下降到0.2%,患者满意度由95.2%上升到98.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不断的评价管理效果,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出新的管理方案,从根源上解决安全问题,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完善优质护理服务。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患者60例子,按病床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设人性化护理,并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上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吉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浅析影响护理质量考评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研究影响护理质量考评的因素,找出提高护理质量的对策。方法设计并运用护理质量考评指标,对我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考评,总结影响护理质量考评的因素,提出提高护理质量的对策。结果通过护理质量考评,分析和发现影响护理质量考评的因素主要有认识不足、缺乏沟通、管理执行力度不强及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结论针对影响护理质量考评结果的因素,我院从多个方面入手,强化环节控制,减少影响护理质量考评因素的产生,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农彩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腔镜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采用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手术指正及术后愈合情况。结果患儿手术时间短,仅需8~20min;术中出血少,全部手术过程中几乎无出血;对患儿损伤小,切口长度只有3mm;患儿几乎无痛苦,麻醉清醒后即能正常进食、下地活动,术后1~3d可出院;100例患儿术后均随访观察6~18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及术后疝复发,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无瘢痕,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治疗小儿斜疝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岭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痊愈患者占80例,治疗有效患者占32例,治疗好转患者占2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占6例,给予再次手术治疗病情好转,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5%,术后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值得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胡海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静脉腹腔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51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腹腔联合化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1例卵巢癌患者给予静脉腹腔联合化疗,对同时期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静脉化疗化疗。结果两组治疗方法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程度对比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毒副作用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静脉腹腔联合化疗应用于治疗卵巢癌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减轻了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卵巢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思现;李汶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浅谈中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使用中医治疗胃溃疡方案的疗效,使其完全愈合。方法进行阐述在我院进行收留患有的160例胃溃疡患者为分析的病例,另外随机组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结果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治愈率、总体治疗的有效率、存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的,P<0.05。结论通过使用中医治疗胃溃疡的疾病在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西医治疗,并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被广泛应用的。

    作者:张婉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观察并行采集技术在上腹部MRI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并行采集技术在上腹部MRI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上腹部MRI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行磁共振T1加权、T2加权及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扫描,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扫描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并行采集序列扫描,对比两组患者扫描图像差异。结果两组所得扫描图像均达到诊断标准,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扫描时间及所得图像质量明显较好,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行采集技术对上腹部MRI检查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孟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优质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优质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在职临床护士以及该时期收治的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2012至2013年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并同2011至2012年度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该科室护理满意度较实施前得到显著提高(P<0.05),家属陪护率得到了显著降低(P<0.05),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能够使临床护士的责任感得到明显增强,从而可以实现有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周红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9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对90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90例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0例子患者中经过医院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显效的86例,有效的88例,无效患者2例,总体而言对于患者开展的护理效果比较明显。结论对于耳鼻喉科的手术患儿做好细致认真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健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远清;邝君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观察和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对分别每天给予100、200、300和400mg的黄体酮口服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结果将四组撤药性出血率、阴道出血量评分、出血持续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但200和300mg组的子宫内膜接近正常,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每天使用100~400mg剂量的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均能达到撤退性出血的疗效;但200mg和300mg两组的疗效相对较好。

    作者:郑爱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鼻窦内镜下探明鼻出血部位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目的对鼻窦内镜下对鼻出血的应用价值以及适应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的85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鼻窦内镜检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的位置为:7例患者为中鼻甲,12例患者是在鼻中隔后段,11例患者是在下鼻甲后端,23例患者是在中鼻道,3例患者是在鼻底部,5例患者是在鼻中隔前上端,24例患者的出血部位不明确。在鼻窦内镜下有45例患者出现鼻腔填塞,有23例患者出现烧灼、激光以及微波,有17例患者进行手术。全部患者在治疗之后都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结论采用鼻窦内镜对患者的鼻出血进行检查,诊断正确,治疗便捷,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帅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功能性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2例功能性室性早搏老年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组患者,各为51例,对比美托洛尔组、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美托洛尔组(61.2%∶45.6%;94.6%∶78.3%,均P<0.05);联合治疗组无效率显着低于美托洛尔组(5.4%∶21.7%,P<0.001)。结论联合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且患者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作者:周少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肺类风湿结节误诊为曲霉菌肺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肺内类风湿结节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类风湿关节炎伴肺内类风湿结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以咯血入院,经正规抗抗真菌治疗无效,肺叶切除病理示类风湿结节。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肺内结节要全面分析,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孙永华;尉世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鼻塞式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新生儿呼吸衰竭62例等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呼吸道清理、抗感染、补充体液、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给氧方式,观察组经鼻CPAP呼吸机给氧。结果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有效率87.1%高于对照组有效率48.4%,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气分析对比:治疗前两组血气PaO2、SaO2、PaCO2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和SaO2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升高不明显(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酸中毒症状改善明显,PaCO2下降明显(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经鼻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显著,且方便易行,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魏婉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利于评估病情、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及CT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6例胰腺炎患者中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为74.4%,与CT诊断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且对腹腔积液诊断的灵敏度高于CT。结论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上有实用的临床价值,无痛无创、快捷简便,且能评估病情的程度,便于临床治疗。

    作者:唐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临床研究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即: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PSTT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的病理特征以及诊断分析。方法笔者将选取28例恶性滋养叶疾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并伴有腹痛症状且B-HCG 较高;ETT患者的瘤细胞位于坏死组织及玻璃样物并形成岛屿状、地图样形状,PSTT患者的主要特点为单个平滑肌纤维或几组肌纤维分离,呈条索状、片块状排列;免疫表型表达上皮性、滋养细胞性标志物,但在M el-CAM、PLAP、HPL的强度表达方面存在差异性。结论在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IT)中PSTT、ETT是较为少见的,而二者又具有不同的免疫表型及形态学特征,但是在临床症状及惰性生物学行为上则极为相似,因此我们可通过病理学分析来进行辅助诊断或鉴别诊断。

    作者:凌惠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妊娠期的合理用药

    目的在妊娠期选择恰当的药物,即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能将药物对母体和胎儿的不良影响减到小。方法将药物对胎儿的危害进行分类,通过对妊娠期常用药物分类分析,解析不同药物对妊娠期母体和胎儿的影响。结果多种维生素类药物、大多数青霉素类、胰岛素对母体和胎儿影响较小,而抗肿瘤药、性激素类、地塞米松、苯乙双胍、第二代磺酰脲类、甲基多巴、可乐定等对母体和胎儿影响较大。结论清楚了药物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在治疗妊娠期疾病时权衡利弊,选择对母体和胎儿的不良影响小的药物。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环孢素联合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环孢素、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2005年至2010年我院5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接受环孢素、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回顾性分析该方法治疗疗效。结果57例患者基本治愈2例,缓解13例,明显进步20例,无效22例(死亡9例,其中4例死于脑出血,5例死于严重感染)。结论环孢素、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之一,经济、安全有效。

    作者:钟亚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调查研究厄贝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两组正常的高血压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厄贝沙坦。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8.2%,与对照组的67.7%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厄贝沙坦可有效降低老年人的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张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临床所取得的疗效。方法选择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并由门诊医生收住入院的52例54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52例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52例患者术后共有50例52眼眼压明显下降,术前平均眼压为(23.34±2.68)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3.56±2.29)mmHg,并且48例50眼术后前房平均深度(3.89±0.34)mm,术前前房平均深度为(2.46±0.19)mm。结论通过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联合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从而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