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

胡海洲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开腹手术, 疗效, 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痊愈患者占80例,治疗有效患者占32例,治疗好转患者占2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占6例,给予再次手术治疗病情好转,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5%,术后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值得广泛使用和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特点,深入探讨护理人员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对2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243份有效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人员的SAS的总平均分为(46.24±9.92),明显高于我国普通人群常模(38.97±8.45)[1]。结论调查表明临床护士中焦虑性负性情绪较为突出。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提高,医院对临床护理人群应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心理咨询和保健服务,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玉芬;李彬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147例咯血患者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咯血患者原因分析的价值。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05月,在因咯血在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共147例,均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纤支镜直接或吸出积血、分泌物后确定出血或病变部位,以病理活检或刷检、细菌学、或术后痰涂片、痰培养结果为依据,分析和判断咯血的原因。结果147例咯血原因:支气管炎症77例(52.4%)、肺癌25例(17.0%)、结核11例(7.5%)、支气管扩张9例(6.1%)、正常25例(17.0%)。感染占首位,其次为恶性肿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咯血原因确诊率达83.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正确诊断咯血原因有很大的价值,临床医师应充分利用这项检查手段。

    作者:王爱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浅析甲钴胺在临床各科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甲钴胺用于治疗临床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性神经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统计临床用甲钴胺治疗的处方及病例1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78例,骨科疾病39例,面神经疾病19例,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以上疾病通过应甲钴胺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效果显著。结论甲钴胺临床应用范围广,针对性强,属于临床长线品种,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鼻窦内镜下探明鼻出血部位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目的对鼻窦内镜下对鼻出血的应用价值以及适应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的85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鼻窦内镜检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的位置为:7例患者为中鼻甲,12例患者是在鼻中隔后段,11例患者是在下鼻甲后端,23例患者是在中鼻道,3例患者是在鼻底部,5例患者是在鼻中隔前上端,24例患者的出血部位不明确。在鼻窦内镜下有45例患者出现鼻腔填塞,有23例患者出现烧灼、激光以及微波,有17例患者进行手术。全部患者在治疗之后都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结论采用鼻窦内镜对患者的鼻出血进行检查,诊断正确,治疗便捷,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帅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临床研究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即: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PSTT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的病理特征以及诊断分析。方法笔者将选取28例恶性滋养叶疾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并伴有腹痛症状且B-HCG 较高;ETT患者的瘤细胞位于坏死组织及玻璃样物并形成岛屿状、地图样形状,PSTT患者的主要特点为单个平滑肌纤维或几组肌纤维分离,呈条索状、片块状排列;免疫表型表达上皮性、滋养细胞性标志物,但在M el-CAM、PLAP、HPL的强度表达方面存在差异性。结论在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IT)中PSTT、ETT是较为少见的,而二者又具有不同的免疫表型及形态学特征,但是在临床症状及惰性生物学行为上则极为相似,因此我们可通过病理学分析来进行辅助诊断或鉴别诊断。

    作者:凌惠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3例分析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3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意识障碍、神经眼征、瘫痪、感觉障碍等为常见表现,CT可发现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梗死灶,治愈率低,病死率、致残率高。结论 TOB是-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干血管病。头CT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宣立娟;张立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因素及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方法对服药过的肺结核患者采取问卷方法,了解患者规律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评价患者对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并总结分析。结果患者规则服药率为49.2%,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多为人为主观因素,并与受教育程度及结核病知晓情况相关。结论加强对结核病患者及综合医院医生的防痨宣教,重视肺结核患者的指导管理,是提高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唯一措施。

    作者:陈敏;钟小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胶囊铬超标的相关问题探析与思考

    “毒胶囊”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本文通过对空胶囊铬超标的原因,空胶囊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囊材料-明胶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进行探析,为处理问题事件和类似事件问题提供建议。

    作者:李嵩;赵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潘生丁治疗儿童风疹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探讨潘生丁治疗儿童风疹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儿童风疹的患儿4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使用潘生丁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吗啉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显著对比对照组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潘生丁治疗儿童风疹的临床疗效明显,用于常规治疗,能够加快消除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并使用。

    作者:许灿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浅谈门诊药房药师如何做好药学服务

    目的发挥门诊药房药师的作用,促进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方法对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与结论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有助于发挥药师的作用,促进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袁旭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新形势下门诊管理模式的探索

    医院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在医院的整体功能中,门诊是患者就医时早接触的场所,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社会和患者感受并检验医院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的门户。门诊管理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1]。我院是二级甲等医院,承担着全市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等职责,收治全市城区及各乡镇的患者。我院自2009年1月份新门诊大楼启用后,业务量飞速发展,日均门诊例次突破1500例次。2011年,我院成为江苏省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单位,为了提高门诊管理效率,我们对门诊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对门诊的一些就诊服务流程进行再造,取得较好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陈淑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2012年度某市药品不良反应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分析

    国家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终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用械安全。铜陵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和实践科学监测理念,大力推药品不良反应(以下简称ADR)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以下监测MDR)监测工作。在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度铜陵市ADR/MDR监测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作者:陈志勇;项琪琪;尤昱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RPN值、护理满意度、人工关节脱位发生率、住院时间和防脱位知识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刘萍;徐梅;闫庆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6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疗效。方法从确诊为RA的患者中选取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于同样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中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RA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孙琳;郎需和;潘秀霞;孙敬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和体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而出现的以全身代谢亢进为特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为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临床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高功能腺瘤3种类型,中重度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笔者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体会如下。

    作者:徐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痊愈患者占80例,治疗有效患者占32例,治疗好转患者占2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占6例,给予再次手术治疗病情好转,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5%,术后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值得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胡海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对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3例显效,26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8%,而对照组13例显效,29例有效,总有效率仅8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达98%,满意度达100%,而对照组舒适度仅为20%,满意度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彭菲;李洋;冯林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曲安奈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曲安奈德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均为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患处涂抹VE。4%碳酸氢钠液及在复方氯已啶中加入曲安奈德交替含漱。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2个月的VA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曲安奈德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治疗具有较好的短期疗效,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局部糖皮质激素在耳鼻咽喉科疾病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在耳鼻咽喉科疾病手术后,将局部糖皮质激素和全身糖皮质激素的疗效相比,观察局部用药的疗效是否好。方法选取乳突病变切除术加鼓室成形术后的患者3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布地奈德加抗生素滴剂换药,对照组用地塞米松加一样剂量的抗生素滴剂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干耳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平均干耳时间为(17.2±0.3)d,对照组术后平均干耳时间为(21.4±0.2)d,两组干耳时间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种疾病,在手术后应用局部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的遏制炎症发生,能够在临床上普及使用。

    作者:孙张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临床所取得的疗效。方法选择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并由门诊医生收住入院的52例54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52例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52例患者术后共有50例52眼眼压明显下降,术前平均眼压为(23.34±2.68)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3.56±2.29)mmHg,并且48例50眼术后前房平均深度(3.89±0.34)mm,术前前房平均深度为(2.46±0.19)mm。结论通过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联合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从而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