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崇波;夏文娟;纪军军;赵建军;刘帅
目的探讨造口护理技术应用于直、结肠癌患者治疗的护理要点,论证该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方法通过对67例直、结肠癌患者住院期间的评估和出院后回访,评估造口护理技术应用于直结肠癌患者治疗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结果本组67例,死亡2例。出现造口并发症的有:造口周围皮肤炎5例,造口狭窄2例,造口黏膜脱出1例,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94%。结论造口护理技术在直、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中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既可方便患者自我护理又可有效地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预防和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全面提高造口者的整体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乐艳芝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不稳定心绞痛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 A组为观察组,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B组为对照组,仅用辛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后其心绞痛的改善程度、ECG变化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A、B两组患者在心绞痛和ECG改善程度上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而比较两组疗后的不良反应(头晕、心慌、乏力、面红等)发生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推选为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方案。
作者:张旭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TP)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行梅毒螺旋体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将270例疑似梅毒感染血液样本列入疑似组,将300例健康体检血液样本列入阴性组,所有血清样本均分别采用ELISA-TP和TPPA两种方法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TPPA法检测灵敏度为93.33%,明显高于ELISA-TP法88.15%的检测灵敏度,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方法的检测特异性(99.00%,99.3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LISA-TP和TPPA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各具特点,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甚至可以联合检测,提高检出率。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研究帕罗西汀和阿普唑仑在焦虑症临床应用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了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5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取帕罗系统以及阿普唑仑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种药物对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满6周后两组患者的因子分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帕罗系统在临床治疗上更为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柳亚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诊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间诊治的40例急诊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平均(63.97±11.35)岁,发生血糖平均(2.11±0.49)mmol/L;出血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22例,呈脑血管意外表现8例,意识不清8例,行为异常2例;积极处理36例低血糖症状迅速消除,神志转清,4例血糖纠正后仍昏迷给予氢化可的松静脉点滴后3例清醒,1例死亡。结论低血糖症是临床急诊中常见一组征候群,严重者较多发于老年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较复杂,应用胰岛素及磺脲类多,糖尿病低血糖防治措施包括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血糖,调整用药剂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教育;注意老年糖尿病的特点,避免过度降低血糖;合并应用某些药物具警惕低血糖症。
作者:施伟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总结了2例新生儿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与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加强各脏器功能的监测,协助早期识别与早期诊断,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加强消毒隔离,预防肠道病毒在新生儿病房内的传播与交叉感染。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与精心护理,2例患儿均顺利渡过危险期,住院34~35d后出院。
作者:朱幼玲;何碧云;程晓英;朱海虹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入院的106例小儿慢性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喷鼻剂治疗,1次/d,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鼻腔、鼻窦负压置换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8%,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法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松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PEG联合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1例患者分成口服1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200mg西甲硅油组(A组,n=41)和2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组,n=40),比较两组病变检出情况、肠道准备评分结果及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不适程度。结果 A组病变检出率为75.6%(31/41),B组为72.5%(2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9,P>0.05);A组肠道准备评分≤4分21例、5分7例、≥6分13例,B组≤4分13例、5分9例、≥6分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3,P<0.05);VAS评分A组感觉舒适及轻度不适的比例73.1%(30/41),B组感觉舒适及轻度不适的比例47.5%(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3,P<0.01)。结论1L复方聚乙二醇联合西甲硅油应用于胶囊内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尹航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关节镜监视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部骨折,分析其分型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AO分型、X线特征和关节镜下,将42例胫骨髁部骨折患者进行分型,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治疗,采用螺栓、钢丝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通过对患者长达4年的跟踪治疗观察,患者均无伤口和关节内感染,无关节疼痛、粘连和不稳定问题,术后2个月患膝活动能力恢复正常,其中40例患者伤口愈合,2例患者拆线后1个月部分钢丝外露。以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其临床效果高于87分。结论采用胫骨髁部骨折分型方法对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部骨折有积极意义,而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部骨折可达到微创、高效标准。
作者:张洪涛;朱鹤飞;胡守力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8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情况和HBVDNA阴转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拉米夫定,值得借鉴。
作者:麦强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总结30例经电子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胆结石狄激光碎石的手术配合。主要包括充分术前准备,熟悉手术过程、配合要领、掌握仪器的功能,原理及操作规程,熟悉设备保养,认为良好的手术配合能缩短手术时间,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静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期间共接诊18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传统的健康教育,实验组90例依据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明显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降低经济负担,使患者得到了佳护理,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本次工艺研究以替米沙坦原料成盐工艺方法改进,达到替米沙坦原料成盐后直接混合制粒使制剂生产更加符合大生产的工艺要求,并且使产品在溶出度、稳定性、均一性和合法性方面更加符合法规要求。替米沙坦是一种新型的降血压药物,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I)拮抗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由于替米沙坦是疏水性物质,不溶于水,溶出速度慢,生物利用度低。为了提高水溶性,我们将替米沙坦原料制成钠盐,提高生物利用度。结论本实验通过替米沙坦原料成盐工艺的改进然后采取成盐后直接湿法制粒的方法,提高了溶出度,简化了操作工艺,并且成品质量完全符合质量标准。
作者:蔡国强;谢春苗;吴岗;金鑫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抑郁症是世界上导致“精神残疾”的首要原因,特别是围生期的妇女,抑郁的发生常常是导致不能足月分娩、先兆子痫、难产以及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传统医学治疗抑郁症常常是从发现导致神经递质功能受损的生理因素以及改进递质功能的治疗手段入手。然而,对产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用药物却仍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选择高效、低风险的治疗方法是必须的。一些微量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叶酸、DHA+等都在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吸收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相关实验研究提示:通过这些特殊的微量营养物质补给可以减轻抑郁症状,并能改善围生期抑郁孕妇的分娩结局。孕期抑郁的交替治疗法,包括各种营养剂的补充作为改善抑郁症状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不仅副作用小,而且费用低廉。本文旨在探讨围生期抑郁的生物学基础,同时对非药物治疗围生期抑郁的潜在时效性进行综述。
作者:王丽君;张亚妹;尹照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观察,探讨研究对于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100例接受骨科大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骨科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手术后采用更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在全部100例患者中,观察组50例患者经全面护理干预后,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普通护理结果。同时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少,满意度高。结论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于骨科大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手术结局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积极采用并推广。
作者:闫俊贤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实施手术室时间管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实施前(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与实施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时工作效率及满意率等相关情况。结果2011年手术量8271台,2012年手术量8786例,2012年手术量较2010年增加6.23%;2011年首台手术切皮准时率49%;2012年首台手术切皮准时率93%,2012年手术室首台手术切皮准时率明显高于2011年(P<0.05);2012年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2011年(P<0.05)。结论手术室时间管理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规范医护人员工作行为,值得借鉴采用。
作者:谢双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分析利胆汤治疗胆道运动障碍综合征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断方法和意义、指导治疗。方法对189例经B超、ERCP检查并确诊为胆道运动障碍的患者,给予利胆汤,水煎服2个疗程;临床随访观察2年。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利胆汤疏肝利胆、缓解疼痛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临床可以单独应用于胆道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作者:韩新平;王安宁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的原因分析,探讨实施健康宣教,护理措施对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分析(P>0.05)。对照组术前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拔除尿管后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疗法防治尿潴留。结果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恰当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邢孟琴;陈艳红;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为常见,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并随着交通事故等的高能量的创伤,很易造成粉碎性骨折和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率高,甚至截肢,治疗相当棘手,现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黄文祺;林松庆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了解某高校新生HBV感染情况及对情况的分析。方法对2007~2010年某高校新生入学体检,测定谷丙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核心抗原、核心抗体、e抗原、e抗体,分析4年的测定结果。结果该高校2007-2010年新生HBsAg阳性率高为3.77%,“大三阳”阳性率高为1.37%,“小三阳”阳性率高为1.03%,抗-HBS阳性率高为51.5%。结论该高校4年间新生的HBsAg阳性率较低;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这与近年来重视学生健康教育与预防干预,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有关。
作者:杨春梅;吴玉洪 刊期: 2013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