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额部皮下皮瓣扩张后全鼻再造术的护理

高国燕

关键词:鼻再造, 额部皮瓣,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额部皮下皮瓣扩张后全鼻再造临床护理与措施。方法对5例全鼻缺损行额部皮下皮瓣扩张后全鼻再造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经过临床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5例全鼻缺损患者,治愈率达到100%,外观效果满意。结论额部皮瓣扩张后全鼻再造术,这项手术难度大,要求高。要取得手术成功除手术本身的因素外,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科素亚、海捷亚的降压疗效对比及对尿酸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评价海捷亚(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和科素亚(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尿酸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门诊患者,被随机分入海捷亚组(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或科素亚组(氯沙坦钾100mg),每日服药一次。4周后观察血压、尿酸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血压均较药前显著下降。海捷亚有效率90%,较单纯科素亚组的80%高。科素亚组尿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海捷亚治疗前后尿酸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沙坦钾片除了降压作用外,还有降尿酸作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此药物。氯沙坦钾片和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单用氯沙坦钾片好,可以作为社区门诊单一降压药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首选。

    作者:吴继光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普外科手术切除口感染的护理对策研究

    手术后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的增多、侵入性医疗操作、耐药细菌的传播、患者自身免疫机能低下等原因导致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率高达9.7%~17.7%。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感染率高的三类手术分别是:胸外、骨外、神经外科手术。感染原因:患者自身基础疾病、手术器械消毒情况、手术室内外卫生环境因素、手术医师的技术能力和熟练程度等均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本文将通过对普外科手术切除口感染的护理对策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作者:贾丽岩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如何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随着CT的问世、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医疗水平的发展,我们基层医疗单位的颅脑损伤临床救治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许多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而保全了生命,致残率也有了明显的下降。然而静下心来,我们在总结许多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救治失败的教训中,除了伤情过重以外,仍然有许多因素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而得到避免的。现就如何避免临床医生在这些救治环节中出现失误以及如何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的几个具体问题谈一点看法。

    作者:周建军;汪昭雄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对IL-13的作用

    目的观察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IL-13的影响。方法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脂多糖组)、柳氮磺胺吡啶阳性对照组、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低、中、高剂量组,给药24h后,ELISA检测上清中IL-13的含量。结果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在10、40、160μg/mL时均能促进IL-13的表达。结论4-氨基水杨酸衍生物促进抑炎因子IL-13的表达。

    作者:李卫萍;李元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低剂量PEG联合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低剂量PEG联合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1例患者分成口服1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200mg西甲硅油组(A组,n=41)和2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组,n=40),比较两组病变检出情况、肠道准备评分结果及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不适程度。结果 A组病变检出率为75.6%(31/41),B组为72.5%(2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9,P>0.05);A组肠道准备评分≤4分21例、5分7例、≥6分13例,B组≤4分13例、5分9例、≥6分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3,P<0.05);VAS评分A组感觉舒适及轻度不适的比例73.1%(30/41),B组感觉舒适及轻度不适的比例47.5%(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3,P<0.01)。结论1L复方聚乙二醇联合西甲硅油应用于胶囊内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尹航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交流技巧在宫外孕手术治疗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交流技巧对宫外孕手术治疗后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92名宫外孕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48人与干预组44人,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交流技巧与患者交流,交流之后在术后第3天对2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情绪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烦躁、低沉情绪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应用交流技巧与宫外孕术后患者交流有助于改善宫外孕术后患者的烦躁、低沉情绪,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周丽端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乳腺癌核素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应用不同浓度和剂量的锝99标记的硫胶体注射液注射于乳腺癌患者乳晕区真皮内,观察其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作用,为核素法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注射不同浓度和剂量的锝99标记的硫胶体注射液注射于乳腺癌患者乳晕区真皮内。用探测仪探测热点,术中结合探测仪完全切除前哨淋巴结。然后再继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把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后进行比较。结果三组试验中热点出现的时间,短的为2.0mci,0.2mL组。三组SLN检出在1~3枚之间,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确率为98.1%,假阴性率为5.3%。结论核素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浓度和剂量对SLN的检出枚数及检出率和假阴率没有影响但对热点出现的时间有影响,但主要是剂量方面的影响,浓度因素不起作用。

    作者:潘薇;张国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以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表现就诊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rauss syndrome,CS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由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造成的血管外结节性验证和中小血管坏死性血管炎引起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呼吸道,常伴有成年发作的哮喘史。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为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的一种,为中高度恶性。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皮疹、无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此外肝脾肿大也较常见。我院收治1例以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表现就诊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群;王全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加强放疗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探讨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连接点,亦是多角度规范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的重要步骤[1]。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在美国每年约有60%癌症患者接受过放射治疗。随着肿瘤放疗技术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在放疗领域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近几年来,我院放疗科陆续接收其他医学院校放疗专业的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虽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学习基础,但由于生源参次不齐,基础知识尤其是放射治疗知识所知不多,即使在校成绩十分优秀的实习生,也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放疗学是肿瘤临床专业主要课程之一,为探讨如何做好放疗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特将我科的教学工作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覃玉桃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急诊内科昏迷的病因和临床急救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的常见病因,提出针对昏迷病因进行的临床急救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241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昏迷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出不同病因昏迷患者所占的构成比及抢救成功率与病死率,了解年龄、性别、昏迷程度及病因等因素与患者昏迷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昏迷的病因所占构成比较大的是心脏停搏(17.01%)、脑出血(16.18%)、大面积脑梗死(13.69%)。241例患者终抢救成功者190例,成功率为78.84%。抢救失败死亡的51例,病死率为21.16%,占前三位死亡的是心脏停搏为30例,脑出血6例,脑梗死5例。性别、年龄及病因与昏迷死亡的无统计学意义,而昏迷程度与患者死亡呈正相关,中、重度昏迷的患者病死率为32.47%,显著高于轻度昏迷患者的病死率1.14%(P<0.05)。结论中重度昏迷病死率高,除了针对不同病因所致的昏迷进行病因治疗外,还应该保护脑细胞的功能,提高脑复苏的成功率,降低中重度昏迷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朱明辉;胡广奋;黎靖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入院的106例小儿慢性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喷鼻剂治疗,1次/d,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鼻腔、鼻窦负压置换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8%,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喷鼻剂联合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法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松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3名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分为五组,其中2型糖尿病治疗组(T2DM-T组)103名,糖耐量受损治疗组(IGR-T组)95名,2型糖尿病对照组(T2DM-C组)91名,糖耐量受损对照组(IGR-C组)88名,糖耐量正常组(NGT组)106名,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治疗,阳性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分别用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用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修正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以及葡萄糖处置指数(DI)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各组治疗前与NGT组比较, T2DM组的IAI和HOMA-IR存在统计学差异;T2DM组和IGR组的ΔI30/ΔG30、MBCI、HOMA-β、DI四个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发现,T2DM组与IGR组的IAI显著升高,T2DM组的HOMA-IR显著降低,但是IGR组的HOMA-IR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ΔI30/ΔG30、HOMA-β、DI三个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MB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具有降糖疗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效地缓解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调节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赵美燕;王海燕;郑瑞莲;顿晓熠;陈尧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自发眼球内出血的磁共振影像及超声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自发眼球内出血的磁共振影像(MRI)及超声影像表现。方法选取6例经手术证实的自发眼球内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手术前的磁共振影像(MRII)及超声影像表现,记录主要的的病变形态、信号、强化特点、声像特点。结果6例患者全部进行MRI及经灰阶超声检查,5例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及MRI增强检查。其中MRI图像上,病灶3例驼峰状,l例新月形,2例扁豆状,5例MRI增强检查病灶内部无强。在诊断表现上,6例灰阶超声诊断为肿块;4例彩色多普勒超诊断为出血,l例诊断为肿物;6例MRI诊断2例结果正确,4例误诊。结论自发眼球内出血的磁共振影像(MRI)信号多样,主要特点为病灶内部无强化特征,通过超声影像的配合使用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浅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头孢菌素又被称之为先锋霉素,是一种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因其疗效确切、稳定、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皮肤组织系统、泌尿系统等部位感染及术后围手术期感染,均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给药方式,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头孢菌素抗生素主要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等方面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探讨,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鸿珊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住院病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强心苷类药物强心、给予利尿剂利尿、同时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美托洛尔。上述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患者心功能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和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借鉴。

    作者:陈允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N-乙酰半胱氨酸预防心脏外科术后心房颤动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在拟行心脏外科手术(cardiac surgery)的患者中,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术前应用对术后心房颤动(postoperative atrial ifbrillation, POAF)发生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在心脏外科手术前应用NAC预防术后房颤发生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文献资料并做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研究,包括578例患者。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与对照组(安慰剂或常规对照)相比,常规治疗的基础上NAC术前应用显著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OR=0.58,95%CI为(0.39,0.86)],P=0.007;但并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WMD=-0.09,95%CI为(-0.44,0.26)],P=0.62,单位:天。结论 NAC明显降低心脏外科术后房颤发生率。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数少,且存在一定偏倚风险,因此该结果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进一步验证。

    作者:蔡云;常春亮;陈林;肖志峰;李芳芳;许天宝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实验在梅毒血清学实验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实验(FTA-ABS)在梅毒血清学实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血清标本28份,分别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FTA-ABS、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复检。计算和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率。结果 TPPA阳性率为89.29%,FTA-ABS阳性率为82.14%,其中IgG型抗体阳性率为82.14%,IgM型抗体阳性率为39.29%,RPR阳性检出率为42.86%。TPPA法与FTA-ABS法有较高的一致性,而FTA-ABS法中IgM型抗体检出与RPR阳性检出相关性一般。结论 TP-ELISA适用于梅毒抗体的初步筛查,确诊需结合TPPA、FTA-ABS、RPR等实验方法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作者:史兴泉;茆亚东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关于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的因素及临床控制策略,以提高血液样本检验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采集的340份血液样本,并分析血液样本检验的质量。结果34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标本有40例,占总数的11.76%。结论通过进行分析造成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标本采集方法不当、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合理等,所以规范采集方法,实施标准化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质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丁静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奥氮平合并吡拉西坦治疗15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病理性行为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具有精神病理性行为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别给予奥氮平(江苏豪森)合并吡拉西坦和利培酮(西安杨森)合并吡拉西坦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病理性行为安全性和疗效进行比较,寻找安全、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病理性行为的治疗方法。方法300例伴有精神病理性行为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分别给予奥氮平合并吡拉西坦和利培酮合并吡拉西坦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1周、2周和4周采用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观察服药依从性。结果奥氮平与利培酮疗效相仿(P>0.05),但奥氮平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高,依从性更好(P<0.05)。结论奥氮平更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病理性行为的治疗。

    作者:崔丽;冯体良;罗静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伴有少尿、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肾小球疾病。其预后差,如治疗不当,经数周或数月即进入尿毒症期,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肾小球新月体形成。

    作者:何向东 刊期: 2013年第2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