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赵东明

关键词:血液细菌, 鉴定,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试验
摘要:目的:探讨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检查为阳性的血液标本442份,并对其进行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主要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检方法,进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细菌检验的符合率以及药敏结果的符合率。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出革兰阴性杆菌(G-)346株,革兰阳性杆菌96(G+)株,同时两种检测方法对G+球菌、G-杆茵药敏检测结果(敏感以及中度敏感、耐药)的符合率无明显差异(z=-1.0507, P>0.05)。结论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采用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具有较好的效果,在细菌感染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同时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肺癌是中国北方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手术是该病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为促进术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围术期有计划、有目标地施行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生活指导,达到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的目的。现将肺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陈淑芹;马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护士语言规范在临床中的应用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护患沟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规范、文明的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载体与工具,有利于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是当今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临床工作体会,探讨护士在接待、护理患者中使用的语言及其对患者的影响,以强化护理工作者的语言规范意识,在临床工作中自觉运用文明、规范的语音,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提高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者:古富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研究进展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主要表现,探究克服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参考大量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着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分组讨论、对比分析、系统概括等方法,展开相关问题的研究。结果食管动力障碍、胃运动障碍、小肠运动障碍是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源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则是其主要产生机制。结论胃肠动力障碍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症状,要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克服胃肠动力障碍的不利影响。

    作者:梁予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成功抢救十二指肠球部穿孔合并休克1例报道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3岁,因反复恶心,呕吐,5d加重伴剧烈腹痛1d,意识不清4h于2012年12月13日11:10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9年,高血压达210/100mmHg,口服降压药。脑梗死病史9年,遗留左侧肢体活动欠灵活。入院前5d,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咖啡样物,无胆汁,无发热。于当地医院诊断“胆囊炎”,静点药物(具体不祥)治疗,症状无好转。入院前1d,进食后突然出现剧烈腹痛,难以忍受,高声喊叫。腹痛持续约8h,不能进食,周身大汗。入院前4h,家人呼之无反应。急送当地医院。当地医院要求患者家属转诊我院治疗。家属将患者送往神经内科门诊,考虑“休克,泛发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静点升压药后收入普外科。发病来,精神萎靡,进食少,大便正常。近1d尿少。入院查体:脉搏测不到,血压测不到。四肢湿冷。意识模糊。慢性消耗性病容。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34次/分,心音弱,A2>P2。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肌呈板样强直。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未引出病理征。腹部穿刺:抽搐淡黄色液体。急查血常规:WBC 13.85×109/L,中性细胞比率80%,RBC 2.69×1012/L,Hgb94 g/L。床头超声:腹腔积液。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休克,泛发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脑血管病后遗症期。入院后,立即予吸氧,扩容,抗休克,抗炎,监测生命体征等抢救治疗。血压逐渐升至130/80mmHg后,行急诊腹腔镜下探查术抢救治疗。术中探查见:腹腔内肝旁,右侧结肠沟,脾窝及盆腔内可见大量淡黄色炎性渗液,并见食物残渣。见右肝叶,膈面有脓苔覆盖较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探查胃体前壁,胃窦部未见异常,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约有1.0cm穿孔,周边充血,水肿。吸除炎性渗液,肝脏,胆囊,结肠,阑尾,小肠等脏器未见异常。术中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穿孔,腹腔大量积液。决定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术。洗净腹腔内脓苔,胃内容物,炎性积液。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反复彻底冲洗腹腔。放置防腹腔粘连液。于盆腔、穿孔修补旁及脾窝各放置引流管一枚。术中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2日查血生化:ALT 588U/L,GGT 9U/L,AST 328U/L,TP 44/L, ALB 23g/L,GLB 21g/L。BUN 20.6mmol/L,CR 279μmol/L。HDL-L 0.68mmol/L,LDL-L 0.34mmol/L,CHO 1.6mmol/L,TG 0.62mmol/L。术后第2日,腹腔引流出淡黄色液体共约200mL。生命体征平稳,排气。腹腔引流液逐渐减少,至术后第5日,无明显引流液流出。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第2日开始输注人血白蛋白。排气后进食流食。抗炎,扩容,对症治疗。患者术后第3日下床活动。术后第9日。无不适主诉,生命体征平稳。出院。腹腔镜下影像见图1。

    作者:刘志利;聂殿金;孙倩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洋金花的现代研究

    通过整理近些年洋金花的研究资料,尤其是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本文就洋金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整理,为洋金花的研究发展提供基础。

    作者:孙超;于海食;贾强华;宋雨婷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3026例活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UNHS)。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3d,用TEOAE进行。对于初筛没有通过的新生儿,联合应用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进行复筛,于出生后42d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1年以上。结果初筛3026例,通过2656例,通过率为87.78%;复筛370例,通过348例;复筛仍未通过22例,其中确诊听力损失为11例。在3026例新生儿中,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0.36%,初筛假阳性率为11.86%。结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初筛假阳性可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分析而合理处置。

    作者:林楚忠;杨海弟;王挥戈;曾贤辉;肖林海;李广文;洪世宏;黄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婴幼儿感冒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的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感冒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于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选取637例婴幼儿,对其开展感冒预防护理工作的调查,分析其效果。结果637例婴幼儿当中有249例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很少出现感冒症状,在婴幼儿发生感冒后,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增加其治疗效果。结论在平时生活中,加强预防,可以减少婴幼儿感冒病发率,在感冒发生后,进行及时的护理,可以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增加治愈概率。

    作者:谭素勤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CT及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进展探究

    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是冠动脉血管成像的两个重要过程。目前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主要经历三个阶段,除了CT和磁共振阶段之外,还有数字减影阶段。目前CT成像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以说非常广泛,但是目前该技术还存在辐射较大等缺点,因此研究一种低辐射的CT成像方式非常必要。当前磁共振成像技术使用的不是很广泛,但是却潜力无穷,至于数字减影阶段则已经成为一种金标准。本文主要对CT以及磁共振两种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进展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这两种技术,从而更好运用于实际。

    作者:管莱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妇产科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至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结果80例患者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占同一时期分娩总人数的1.3%。其中,宫缩乏力39例,占48.75%;胎盘因素21例,占26.25%;子宫破裂10例,占12.5%;子宫肌瘤4例,占5%;羊水栓塞6例,占7.5%。结论宫缩乏力是妇产科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胎盘因素、子宫破裂。行急症子宫切除术可以及时抢救产妇,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孙超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关节镜下双隧道交叉钢丝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隧道交叉钢丝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给予患者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恢复效果5例良,29例均为优。未发生任何感染现象。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使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翠红;王崇辉;江志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心肌酶谱水平改变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水平改变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共8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儿共31例,中度患儿39例,重度患儿共10例,分别作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均为正常新生儿,共5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新生儿均清晨取静脉血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酶(α-HBDH)。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严重程度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合并心肌损伤,而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心肌损伤可加重,检测心肌酶谱,有助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瑞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化疗方案分析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是由神经嵴衍生的发生于软组织和骨的小细胞恶性肿瘤[1]。恶性程度比较高,侵袭性较强,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因此在患者就诊时往往已有亚临床转移。目前的治疗手段多采用术前化疗,术后继续化疗措施,以期防止复发和转移。

    作者:王魁芸;刘玉静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患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0例产妇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寻求护理对策。结果与妊娠分娩有关知识来源、新生儿喂养效果、家庭关系、产后陪护、家庭经济情况对产后抑郁症有影响(P<0.05),其中新生儿喂养效果及家庭关系对产后抑郁症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妊娠期加强妊娠分娩有关知识的讲解,指导新生儿喂养知识、提高喂养效果,关心陪伴产妇,减少医疗开支控制医疗费用有助于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邓佳;魏天祺;刘海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活血祛湿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指标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活血祛湿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活血祛湿方,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中药活血祛湿方联合常规治疗有效得缓解患者症状,为临床同类治疗开拓思路。

    作者:许玮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舒适护理在内科应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舒适护理在内科病房护理应用的体会,为今后临床上的护理提供参考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的200例内科各种疾病患者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而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并观察患者的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高与对照组,在焦虑程度上试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病房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率,降低焦虑,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吕慧萍;倪荣;何曼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工作体会

    抗菌药物是目前医疗机构临床科室使用为广泛,也是重要的药物之一,其对控制、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和围手术期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抗菌药物发挥巨大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的不良后果。近年来,抗菌药物因无指征治疗用药或预防用药不合理,品种、剂量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和疗程不合理等情况较为突出。既导致药物资源的极大浪费,又助长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1]。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抗菌药物滥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时间大为缩短,目前几乎所有抗菌药物均存在耐药现象,而新型抗菌药物的投入使用则跟不上这一速度。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医[2]。细菌耐药问题已到必须解决的地步,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根本办法。

    作者:安喜峰;赵成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进展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排便艰涩不畅等,采用中医治疗该病应用广泛,避免了西医药存在的毒副作用。通过对有关功能性便秘文献的分析总结,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方验方治疗和针灸治疗等方面对功能性便秘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景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妊娠期的营养管理

    营养是为了维持正常生理、生化、免疫功能,以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修补组织等生命现象而摄取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母体营养是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适宜的孕期营养,直接关系到胎儿和婴幼儿体格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孕妇的营养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善,单纯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的孕妇营养不良明显减少,而营养过剩却越来越多。近年来,成人疾病胎儿起源学说的成立,提示孕期营养不均衡与胎儿成年以后慢性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1-4]。因此,妊娠期营养与保健正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作者:马莉;修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中药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以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1例,治疗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组患者接受中药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8%.两组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有效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力,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付亚杰;张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分析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的87例神经外科脑室外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效果。结果神经外引流术是医学界中神经外科普遍采用的一种急救手段,能将患者体内多余的积液及血液排出体外。结论加强对于患者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对于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美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