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薛双桃;夏太宝;戎祖华;艾田;郑张安;陈小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镜, 经椎间孔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例,行TESSYS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天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4.33±0.52)、(1.83±0.75)分,均显著低于术前的(7.67±0.82)分(P值<0.05)。术后3个月的ODI指数由术前的(70.67±9.61)%降为(20.67±6.15)%,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4例,良2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小腿外侧麻木,经保守治疗2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临床疗效满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化疗方案分析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是由神经嵴衍生的发生于软组织和骨的小细胞恶性肿瘤[1]。恶性程度比较高,侵袭性较强,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因此在患者就诊时往往已有亚临床转移。目前的治疗手段多采用术前化疗,术后继续化疗措施,以期防止复发和转移。

    作者:王魁芸;刘玉静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困难的早期康复护理

    探讨一套实用、科学、行之有效的脑血管患者摄食-吞咽困难护理方法,以减少误咽及吸入性肺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①基础训练:训练摄食-吞咽困难的各个部位,增加协调能力。②摄食训练:注意选择适合患者进食时的佳体位,食物的形态、性质及进食的一口量,有效防止误咽。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及时补充了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邢仲达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浅淡基层药品配置管理,全面推进合理用药进程

    充分了解基层医疗单位药品配置现状,加强药品配置管理,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并逐步与国际药品管理模式接轨的管理模式。药品配置制度和标准的实行将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推进合理用药进程,此举将有效杜绝或减少医疗事故或纠纷的发生,促进医疗改革步伐加快,使得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在药品使用中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作者:谢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人工流产与早产关系的妇产科学前瞻性研究

    目的:研究妇女人工流产次数对再孕后发生早产儿概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娩的产妇其早产儿的发生率与其既往人工流产史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3次或3次以上人工流产的产妇组与无人工流产史的产妇组其再孕后早产儿发生率χ2=7.3279,P=0.01-0.005呈显著性差异,而有1次或2次人工流产史组的产妇与无人工流产史的产妇再孕后发生早产儿的概率χ2=1.41844,P=0.25-0.01;χ2=0.9148,P=0.5-0.25无明显差异。结论有1次或2次人工流产史对再孕后发生早产儿的概率虽无显明影响但人工流产次数过多可引起早产儿发生概率明显增加。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12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血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90例患者,对其血液标本放置不同的时间,分别对其12项生化检验数值进行比较。结果以采血后2h运用机器测定的结果为准,通过研究结果指出,放置4h的血液进行测定时差异较为显著的项目为:血糖(GLU),放置8h的血液进行测定时差异较为显著的项目为:总蛋白(TP)、GLU、血清钾(K)、谷草转每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放置24h的血液进行测定时差异较为显著的项目为:GLU、LDH、白蛋白(ALB)、AST、胆固醇(CHO)、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K、碱性磷酸酶(ALP)、TP、r-谷氨酰转移酶(GGT)。结论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长短对生化检验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血液标本经过长时间的放置后,GLU、LDH、白蛋白(ALB)、AST、胆固醇(CHO)、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K、碱性磷酸酶(ALP)、TP、r-谷氨酰转移酶(GGT)均有明显的变化。

    作者:洪淑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晚期鼻咽癌患者168例,回顾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168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8例出现痤疮样皮疹、放射性皮炎、胃肠道的毒副反应,主要的急性反应为口咽黏膜炎、白细胞下降。结论在放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期间,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皮肤黏膜护理、化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郝冬梅;张丽杰;周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腺苷蛋氨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在使用传统熊去氧胆酸胶囊基础上联合腺苷蛋氨酸及前列地尔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0.25g每天3次口服,共3个月。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每天静滴腺苷蛋氨酸针1g联合前列地尔针20IU治疗,共10d,每月一次,共3次。结果随访3个月,按肝功能改善情况评分,治疗组优良率为82.68%,对照组优良率为65.12%,经统计分析,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前列地尔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可比传统单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取得更为良好的疗效。

    作者:赖爱云;吕昭萍;徐健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特殊类型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的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特殊类型胆囊结石的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方法技巧。方法对209例腹腔镜下特殊类型胆囊结石(包括充满型胆囊结石、萎缩型胆囊结石、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等)的胆囊切除术进行实例分析。结果在腔镜下手术绝大多数顺利成功切除胆囊,仅发生3个中转开腹案例。结论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LC的基本原则和科学的手术方法,特殊类型胆囊结石行LC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侯宝强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护士语言规范在临床中的应用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护患沟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规范、文明的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载体与工具,有利于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是当今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临床工作体会,探讨护士在接待、护理患者中使用的语言及其对患者的影响,以强化护理工作者的语言规范意识,在临床工作中自觉运用文明、规范的语音,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提高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者:古富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活血化瘀理论在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讨论中医的活血化瘀理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40例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作指导,自拟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胸闷气短、胸痛等改善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作指导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中医症状的改善更明显,改善时间更短,总有效率更高,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胸部侧卧水平前后位片在肺底积液X线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胸部侧卧水平前后片在判断肺底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拟似94例经临床、超声检查证实的肺底积液的病例,分析其胸部侧卧水平前后位片,立位片、侧片图像上形态学表现。结果94例立位胸片显示双膈顶影上移和左、右膈顶上移分别为10和38例:形似“横膈”阴影的高点在外侧1/3处有39例;立位侧位胸片示形似“横膈”的后部呈轻度向上凹而止于后胸壁,肋膈角度变钝38例;侧卧位水平前后位于左或和右侧肺野外带腋侧显示液平影86例,无液平影8例(膈顶粘连)。结论胸部侧卧水平前后位片对显示肺底积液影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操作简便,经济实惠,可为临床(特别是农村基层医院)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重要的社会效益价值。

    作者:杨伟昌;黎燕飞;孙培芳;王金铃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临床拟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影像特征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类跟踪随访。结果15例正常,7例卵圆孔未闭,81例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检出率为78.6%;其中6例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结论超声心动图无损伤、操作方便,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分型的有效方法,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老年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伴发心律失常治疗。方法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结果心力衰竭时伴发的心律失常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是导致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在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时需综合分析、全面考虑,行综合治疗。

    作者:刘洋;陈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心肌酶谱水平改变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水平改变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共8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儿共31例,中度患儿39例,重度患儿共10例,分别作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均为正常新生儿,共5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新生儿均清晨取静脉血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酶(α-HBDH)。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严重程度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合并心肌损伤,而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心肌损伤可加重,检测心肌酶谱,有助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瑞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中药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以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1例,治疗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组患者接受中药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8%.两组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有效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力,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付亚杰;张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鱼腥草稳定性实验中挥发油变化情况的研究

    目的:研究鱼腥草药材中挥发油量和甲基正壬酮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确定鱼腥草适宜的贮藏条件及期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加速和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鱼腥草的稳定性,测定不同贮藏时期鱼腥草中挥发油含量,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结果经加速试验,鱼腥草挥发油含量降幅低于3.85%,甲基正壬酮含量下降4.06%~4.76%。经长期稳定性试验,甲基正壬酮含量下降3.25%~4.76%,挥发油下降1.20%~1.28%。结论经稳定性实验,鱼腥草中挥发油量和甲基正壬酮含量在考察期内均略有降低,但未发生显著变化。

    作者:何俊婷;王晓博;曹爱兰;翟帆;惠选柱;王景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分析60例锁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优质护理组30例和普通护理组30例。结果优质护理组锁骨骨折患者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锁骨骨折患者应用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功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10例肺隔离症的诊疗体会

    目的:探究分析肺隔离症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3年收治的肺隔离症患者共10例,以回顾性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患者中肺隔离症有叶内型9例与叶外型1例。叶内型患者临床表现多是咳嗽、咯血以及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叶外型患者在临床上无特殊表现症状,但是部分有其他畸形症状。手术之前确诊患者为2例(20.0%)。当前对肺隔离症的诊断方法主要是CT、MRI以及选择性动脉造影。所有患者均进行肺叶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全部患者痊愈,无出现并发症。结论非隔离增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以及漏诊,其中明确该病诊断的关键在于发现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

    作者:尹兴儒;王丹阳;胡世新;李明武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妊娠期的营养管理

    营养是为了维持正常生理、生化、免疫功能,以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修补组织等生命现象而摄取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母体营养是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适宜的孕期营养,直接关系到胎儿和婴幼儿体格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孕妇的营养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善,单纯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的孕妇营养不良明显减少,而营养过剩却越来越多。近年来,成人疾病胎儿起源学说的成立,提示孕期营养不均衡与胎儿成年以后慢性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1-4]。因此,妊娠期营养与保健正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作者:马莉;修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患者,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68例患者中满意率高达98.53%,不满意人数仅有1例。结论给予老年患者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使患者精神愉悦。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