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4例

葛文忠

关键词:针灸推拿, 中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痛愈方剂加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灸推拿配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38例患者得到改善或者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有34例患者得到改善或者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80.9%,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镇静组)25例和观察组(咪达唑仑组)25例,然后将两组新生儿的镇静效果及用药前后的氧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镇静效果好于对照组患儿,且其用药后的氧供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均<0.05,两组患儿的比较项目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在保证镇静效果的同时,更有助于改善氧供效果。

    作者:段鑫晶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全方位多维药学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策略研究

    目的:构建全方位多维药学信息服务平台。方法通过对国内药学信息服务平台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当前药学信息服务平台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其未来发展的新趋势。结果探讨了全方位多维药学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完善药学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结论构建全方位多维药学信息服务平台是,旨在为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推动医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作者:古锐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山药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目的:鉴别山药真伪,进一步了解山药,防止市场上误售、误用,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方法介绍山药及其混伪品的经验鉴别、原植物比较和显微鉴别。结果山药与其混伪品在一般性状比较接近,但是在山药商品经验鉴别与显微鉴别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此方法可以正确辨别山药真伪。

    作者:陈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对输尿管结石治疗三种方法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患者,甲组患者40例,采用冲击波体外碎石;乙组患者52例,采用经尿道内镜下进行取石;丙组患者58例,采用钬激光碎石(LL)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乙组、丙组患者的成功碎石率、术后一年复发率、术后2周结石排净率、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甲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成功碎石率、术后一年复发率、术后2周结石排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为发生因治疗和操作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成功碎石率较高、1年复发率低、术后2周结石排净率较高,但手术操作时间较长、住院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术后并发症较高;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成功碎石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生活和经济负担。

    作者:马志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祛瘀解毒法联合替吉奥治疗体力评分较差或老年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祛瘀解毒法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74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中西医治疗组(祛瘀解毒法+替吉奥胶囊口服)28例和中医治疗组(祛瘀解毒法)46例。比较二组的瘤体大小、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不良反应。结果中西医治疗组的临床受益率、半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中医治疗组,统计学差异明显;生活质量方面,中医和中西医治疗组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前差异明显;治疗后二组间治疗无明显差异。结论祛瘀解毒法联合替吉奥口服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有一定近期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周京旭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50例作为PD组,并根据H-Y分期分为早期组(PD1组)、中晚期组(PD2组)。选择同期一般资料匹配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亚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PD组的PDS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D-1组的PDSS得分显著高于PD2组,P<0.05。结论相比于健康人,PD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其中,中晚期PD患者相比于早期PD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夜尿、入睡困难等。

    作者:朱晓莉;闵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一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的脑血管疾病。合理的术前、围手术期、术后护理对策,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预防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冉龙梅;荣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影响高龄疗养员疗养安全的因素与安全风险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高龄疗养员疗养安全的因素与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200名高龄疗养员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疗养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其疗养安全的影响因素,接受相应的安全风险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安全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疗养安全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高龄疗养员疗养护理的安全性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高龄疗养员疗养安全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此,针对其疗养安全的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安全风险管理,有助于患者疗养效果的改善。

    作者:孟庆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从生命伦理学角度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目的:本文旨在从生命伦理学角度,研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内涵以及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从而构建一个尊重生命的食品安全制度。方法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的方法,了解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和生命伦理学的涵义,并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生命伦理学角度下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内涵。进一步从政府、企业、消费者缺乏对生命基本尊重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后,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这三个角度,提出构建一个尊重生命的食品安全制度。结果从生命伦理角度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内涵是指在人类赖以存活和发展的食品领域内,围绕尊重人类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以及人的尊严等生命伦理学概念,对食品安全制度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发生问题时而产生的道德审视,是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维度的探讨。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就是对人类生命的粗暴掠夺,具体表现在三方面:政府行政管理的人性欠缺,企业唯利是图,不尊重生命,消费者缺乏对自我生命的尊重。结论作者认为通过政府在制定和执行食品安全制度方面彰显人性化,企业建立正确的利益观,不唯利是图,消费者在消费观上自爱自重,去建立一个尊重生命的食品安全制度。

    作者:谭海瑛;LI Dong-sheng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精神病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目的:对安全护理在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8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分成两组,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55%,对照组则为20.45%,其差异显著,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则为79.55%,其差异显著,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实施安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颈椎练功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颈椎练功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针灸牵引协同颈椎练功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牵引加针灸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3个月后采用VAS、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治疗4周、3月的颈椎病治疗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4周、3月的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明显,结合颈椎练功疗法能显著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

    作者:赵晓;陈勇;李馥坚;余小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救治中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救治中的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严密病情观察,重视治疗及时准确性,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支持等措施。结果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救治效果为非手术治疗成功60例,手术治疗成功18例。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可增加重症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带来的疼痛,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钦;袁美莲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环锯切骨融合距舟关节治疗距舟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经过此次临床研究,对环锯切骨融合距舟关节治疗距舟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40例距舟关节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臂X线机进行透视定位,采用经皮小切口环锯切骨融合距舟关节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视觉模糊疼痛量表VAS测试,并对其进行6个月~5年的随访,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表现,总结和分析患者治疗情况。结果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视觉模糊疼痛量表VSA测试结果显示术后患者分数明显低于术前,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得到缓解。结论经过此次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环锯切骨融合距舟关节对治疗距舟关节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林建新;林建民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提高病案信息利用率

    目的:探讨提高病案信息利用率的措施,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在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前后病案信息的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并对采取的一些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后病案信息的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与之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案质量是基础的医疗质量,通过加强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其信息利用率。

    作者:尹巧莲;尹巧琴;谢婉芬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200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太原地区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特征及相关病因,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例PHC患者的完整资料,对其年龄、性别、首发症状、相关病因、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20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3.5∶1;年龄分布为24~88(58.10±11.42)岁,高发年龄阶段为50~60岁,发患者数占38%;②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以腹部不适、憋胀或腹痛为主;③PHC患者中75%有HBV感染史,63%合并肝硬化;④PHC患者中,HBeAg阴性的患者多于HBeAg阳性的患者,并且HBV感染主要以“HBsAg(+)、抗-HBe(+)、抗-HBc(+)”为主,占36.5%(73/200);⑤HBV感染者中HBVDNA阳性率62%(93/150),HBV-DNA载量多在105copies/mL以下。结论HCC患者多为男性,50~60岁为高发年龄段,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大多有乙肝后肝硬化病史,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和抗-HBc三项阳性为主,且HBV-DNA载量多在105copies/mL以下。

    作者:李青;史为涛;王勤英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74例肺结核抗结核组合药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肺结核抗结核组合药治疗肺结核疾病的安全性与效果,确定肺结核抗结核组合药的治疗意义。方法以我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74例肺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抗结核组合药进行治疗。结果抗结核组合药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59%),不良反应患者2例。传统药物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68%),不良反应患者6例。结论使用肺结核抗结核组合药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成员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手术室降低关节置换感染的策略

    随着人工关节工艺、材料质量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置换术后关节使用受命越来越长,人工关节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关节疾患的标准性手术。但是假体置换术后感染、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尤其术后感染为严重,引起感染的原因较多。我院手术室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控制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率是手术室护士长及手术室相关人员的管理重点,经过严格检查、监督、组织培训学习等手段来保证其实施到位)可使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明显下降。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行人工关节置换例253例,仅有1例出院1个月后进行二次同侧非计划手术,其他无一例任何感染现象发生。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中医理论基础,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7例。治疗组从脾胃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三七冠心宁胶囊进行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59.74%),总有效率89.61%;对照组显效31例(40.26%),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刘井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01月收治的11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抽液注入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胸液消失的时间、抽液的次数以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干泳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疗体会--附58例报道

    笔者对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58例中非手术治疗38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5.2%,3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应激性溃疡1例。手术治疗20例,2例死于MODS,病死率10%,1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切口感染2例,胰瘘1例,腹腔脓肿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须坚持个体化的原则,对于非梗阻性SAP应该严格掌握手术指针,一旦手术指针明确,就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术干预。对于有明显梗阻的SAP和(或)伴有重症性胆管炎、化脓或坏疽性胆囊炎者、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1~3d仍无好转,则应早期手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生存率。

    作者:乔能斌;熊春;韩卫;乔红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