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钧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在诊断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及糖尿病中的意义。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孕妇275例,根据OGTT试验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102例,糖耐量受损组72例,正常对照组101例。空腹取静脉血5mL,离心后取上层血清分别做HbAlc和CRP测定。结果三组孕妇的空腹血糖比较,GDM组>IGT组>正常对照组,三组间空腹血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809.1,P<0.01)。三组孕妇的HbAlc比较,GDM组>IGT组>正常对照组,且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96.1, P<0.01)。三组孕妇的CRP比较,GDM组>IGT组>正常对照组,且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315.0,P<0.01)。CRP与空腹血糖、HbAlc间呈正相关(CRP与空腹血糖r=0.15,P<0.05,CRP与HbAlcr=0.59,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何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对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恩度胸腔灌注治疗,对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42%,治疗期间均未发心功能及肝脏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治疗后患者VEGF与IL-8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恩度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痛经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痛经分两种,即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后者是由盆腔器质性病变所致。而罹患原发性痛经(PD)者占多数,近年国内外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原发痛经的发病机制牵涉神经,精神,内分泌,饮食,营养等多方面改变,特别是原发痛经子宫肌层血流的特征性改变,同时PG、OT、E2等多种物质亦参与了痛经的发作。本文拟就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小琴;李成志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临床上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各项指标,分析其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患者动脉血pH值、PaO2升高,HR降低,实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血气分析和心率改善情况皆不如实验组乐观。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呼吸衰竭有更好的效果,所以BiPAP呼吸机治疗方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海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损害肾脏,以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的一种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或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是一层连续覆盖整个血管腔的扁平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功能,在保持全身血管张力、降低内皮通透性、维持机体促凝血平衡、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及减少黏附分子表达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血管内皮细胞一旦出现损伤,其合成和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乱,引起功能障碍,可累及人体多个脏器,研究发现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改变、蛋白尿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是DN始动因素和病理生理基础[2]。
作者:徐贵华;袁利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为新医改“芜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客观阐述“芜湖模式”五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成效。结果新医改“芜湖模式”对公立医院改变“以药养医”机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结论但改革工作仍需要各方支持和努力,才能向前推进。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分析68例脑中风患者便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脑中风便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排便时间为(20.12±3.8)h;对照组排便时间为(38.65±4.6)h;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排便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3,P<0.05)。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对脑中风患者便秘的护理,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重要的是可通过减少因腹压骤增、屏气及排便用力过度等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含量和磷脂酶A2(PLA2)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4组(n=10),对照组、牛磺酸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再通的方法,观察牛磺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和肝组织匀浆SOD、NO和PLA2的影响。结果牛磺酸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和肝组织匀浆SOD含量明显提高,NO含量和血清PLA2浓度明显降低。结论牛磺酸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降低NO及自由基损伤,降低PLA2而减轻炎症反应和急性损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嵇月娥;施文艳;杨俭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50例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均恢复到病前状况。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且症状不典型,分析其产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
作者:王秀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分析血站实验室质控管理对医院安全输血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我站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严格的要求,完善质量监控,确保输血的安全性。结果经过严格把关,我站血液供血合格率从2012年85.5%提高到2013的100.0%,与之前相比差别明显。结论对血站实验室进行严格意义上的质量检测和规范,确保试验的准确度和科学性是确保血液供应安全的基础,在提高输血安全方面作用显著,值得重视。
作者:梁立飞 刊期: 2013年第34期
文章评估分析了上海某三级医院2012年新职工上岗前培训的效果,提出了课程设计多样化、培训的互动性、课程内容适应性和内容设计适时性的建议,值得借鉴。
作者:奚从华;葛雅婷;闵芸;叶红;金其林 刊期: 2013年第34期
阿莫西林是一种青霉素药物,在临床中使用比较广泛,本文主要是对阿莫西林这种药的特性和药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在临床中的使用知识以及注意事项。
作者:付丽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在临床手术当中,术中低体温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对于那些老年人、小儿、复杂疑难手术以及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来说更容易发生。术中低体温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如增加循环阻力、增高术中和术后的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血液黏滞度以及使外周血管收缩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基于此,本文从引发术中低体温的因素和其所造成的危害出发,研究与探讨了手术当中切实有效的保温方法,以期为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在术中制定合理的保温措施提供有效依据,将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低。
作者:景宇淼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从2004年3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本市三阴乳腺癌患者,统计其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生存分析,计算3年和5年生存率,同时取同时期的60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计算3年和5年生存率,两组进行对比。结果三阴乳腺癌患者3年生存例数有32例,所占比例53.33%,5年生存患者19例,所占比例31.67%,出现转移有18例,比例为30%;非三阴乳腺癌患者3年生存47例,所占比例78.33%,,5年生存患者31例,所占比例51.67%,出现转移患者为5例,所占比例为8.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相比之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较高。
作者:陈雁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胃复宁颗粒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除对照组患者的乏力、嗳气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的乏力、嗳气纳差积分均有明显下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金学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2例,分成A、B组。A组50例,B组42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糖尿病基础上加瑞舒伐他汀医治和辛伐他汀治疗。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应用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较好,但瑞舒伐他汀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沈洪贵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9例)口服康妇炎胶囊、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抗生素;对照组(89例)使用基础抗生素治疗,比较二者痊愈率及复发率。结果康妇炎胶囊、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治疗组痊愈率为(80.9%)明显优于对照组痊愈率(38.2%)(P<0.05),治疗组复发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12.3%)(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开敏;张开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通过总结急诊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评价效果,为急诊纠纷事件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搜集以往急诊科出现的护理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将急诊科2011年全年收治的118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将2012年收治的12000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针对案例的分析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纠纷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对比发现,研究组护理纠纷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都较低,且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针对急诊科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是有效的防范措施。
作者:张红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哮喘控制测试(AsthmaControlTest,ACT)评分作为评估哮喘控制水平调查问卷中的一种,可评估哮喘患者评分时前4周的控制情况,以其简便、快捷、实用等优点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对ACT评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其不仅在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预测哮喘未来风险等功能。本文就ACT评分在哮喘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卢春容(综述);邱晨(审校)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探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急性胃穿孔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实施单纯修补术疗法;对照组实施胃大部切除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各项参数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各项手术参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胃穿孔患者应用单纯修补术疗法,高度微创,康复迅速,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军 刊期: 2013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