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措施

郭换珍;冯铁柱;张专才;安纪红;孟江涛;倪文

关键词: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征, 治疗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急性药物肝损伤(DILI)临床特征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128例急性药物肝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讨论其病因和治疗转归,总结保肝药物应用,及急性药物性损伤的常见药物。结果128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均在7d 内有明显改善,谷丙转氨酶(ALT)降低50%,达好转标准。结论急性药物肝损伤患者停止应用相关药物后,愈合良好,其中,中药和抗结核药等较为多见,免疫抑制剂也较为常见,预防的关键为增强监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浊度计法测定注射用磷霉素钠溶液的澄清度

    目的:建立浊度计测定注射用磷霉素钠溶液澄清度的方法。方法应用浊度计测定溶液澄清度,溶液澄清度与浊度计测定值呈良好的线性,R2=0.9902;测定结果重复性较好,RSD 为1.5%(n=6)。结果采用目视比浊法及浊度计法对三个生产企业3个规格共140批样品进行对比测定,二者结果一致。结论采用浊度计测定注射用磷霉素钠溶液澄清度,方法简便、准确,可消除人为误差,方法可行。

    作者:陈国旗;刘杨;姜雯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发扬循证医学的科研成果走出临床路径的认识误区

    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的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个诊断或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和时间顺序的患者照顾计划。临床路径是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底线”,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保障医疗安全的科学方法,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作者:何美霖;高国燕;周滨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在外科护理服务中,应用优质的服务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随机选取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时间段的100例外科住院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服务;实验组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即给予患者以优质的住院环境、舒适的体位、营养搭配的食物供给以及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焦虑情绪、交谈询问患者满意程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出院率3个指标来评价优质护理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院率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大大提高外科护理工作的效果,所以在外科护理服务中,建议给予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毕延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10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经典乳腺癌标准根治术(Halsted 手术)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率的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美容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保乳手术能够获得与Halsted手术基本相同的治疗效果,且在术后美容效果和术后生存质量方面更具优势;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的切除、科学的术后放化疗能够提高保乳手术的治疗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唐玉玲;郑高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策略研究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产后的情绪障碍,严重可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因此,我们应针对产妇的妊娠及分娩心理给予产妇大的安慰及优的护理,使产妇心理感受到来自家庭及社会的温暖,以健康的心态分娩及哺育婴儿。

    作者:沈美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6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与对照组57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05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头痛2例、口腔溃疡1例;对照组头痛3例。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春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药物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便于患者接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毛荣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妇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中“T”管引流对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中停留“T”管引流对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中停留“T”管引流者为研究组(78例),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中不停留引流管者为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尤其淋巴囊肿的形成、发热天数的发生。结果 A 组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为5.12%(4/78),B 组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19.00%(8/42);A 组术后平均发热时间4.1 d,B 组术后平均发热时间5.9 d,引流组明显低于无引流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中停留“T”管引流能显著减少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成。

    作者:吴福丽;宁林莹;张叶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协同护理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协同护理的应用及效果,以期使护理资源得到更加护理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02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51例实施实施协同护理,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平均用时、患者满意率、病死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51例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及协同护理后,45例在24h 后生命体征平稳,4例出现低血压,在86h 后进行入多尿期,有2例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8h、12h 后死于呼吸衰竭。对照组,24h 生命体征平稳43例,5例出现对血压,3例死于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护理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实施协同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化水平和治疗效果,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优化护理资源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舒涯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NIMA相关激酶6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NIMA 相关激酶6在肝细胞肝癌的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术后 HCC 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 Nek6在 HCC 中的表达。结果 Nek6在 HCC 中高表达,表达阳性细胞数为5%~80%,LI 为(53±23.23)%;HCC 中 Nek6的表达强度与肝癌患者肿瘤病理分级(P=0.014)、血清 AFP 水平(P=0.03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有无转移、血清 HBsAg 及是否伴有肝硬化状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ek6的表达可作为肝细胞肝癌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

    作者:沈健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杨宗孟教授苍附导痰丸加味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苍附导痰丸加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苍附导痰丸加味,对照组30例,观察月经来潮情况及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月经规律情况、体重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体重指数治疗前后相比P <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苍附导痰丸加味减轻体重,调节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月经周期,促进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王慧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PBL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评价 PBL 教学在外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象我校2011级(3+2)临床医学中专阶段2个班122名学生。1班62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班60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 PBL 教学法。以问卷调查和考核的方式评价 PBL 的效果。结果80%以上的学生认为 PBL 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学习主动性。70%~80%的学生认为 PBL 教学利于临床相关知识积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期终考试成绩结果显示 PBL 教学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BL 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促使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王东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强迫障碍的病因研究进展

    强迫障碍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的致残性神经精神障碍。其病因不清楚,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相关基因和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综述。

    作者:姜林伶;卢瑾;程宇琪;许秀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初始联合和单一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德福韦酯(ADV)和恩替卡韦(ETV)初始联合和单一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患者70例,给予 ADV 10mg/d 和恩替卡韦0.5mg/d 口服,为联合组34例。单一阿德福韦酯10mg/d 18例,恩替卡韦0.5mg/d 18例,口服,共36例为对照组,治疗96周。治疗后将患者肝功能(ALT、AST、ALB、TBil、)、HBV DNA 载量,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结果34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如 ALT、AST、TB、ALB 复常率),HBV DNA 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症状和体征改善的速度快,治疗组无一例发生耐药,而对照组有两例发生耐药。结论初始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迅速显著地抑制 HBV DNA 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有效减轻肝脏的炎性反应,减少肝细胞坏死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加速肝功能恢复并减少耐药性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的增加。

    作者:屈小荣;李美英;张瑞琼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与正常临产孕妇的对照试验

    目的:探讨双球囊导管引产成功率以及其与自然临产孕妇相比分娩结局有无差异。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实行计划分娩的89例宫颈 Bishop 评分<6分的足月妊娠初产妇,实行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配合静滴缩宫素或人工破膜引产的临床经过和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一时期随机抽取自然临产的89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放置双球囊导管能完成促宫颈成熟率89.89%,阴道分娩率79.78%,无围生期死亡,并发症少,与自然临产组比较阴道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阴道分娩者的各产程时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双球囊导管在计划分娩中的作用是比较安全可靠,值得继续推广使用。

    作者:苏贞文;刘晓瑛;姜艳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二级传染病医院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从而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完善手卫生制度;改变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态度;加强手卫生培训和宣传;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和反馈。结果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手卫生依从性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采取以上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逐步得到提高,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黄瑞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微创甲状腺手术79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微创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分析其与传统手术治疗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共有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79例。将治疗组采用的微创甲状腺手术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传统手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的患者有47例(59.49%),总有效率为89.87%;对照组显效的患者有32例(40.52%),总有效率为69.62%。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且经过统计学处理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甲状腺手术比较安全有效,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时间都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也比较快,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白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某卫生高职校护生膳食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某卫生高职校女生的膳食状况,为本学校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及改进学生膳食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随机群体抽样的方法,从该卫生高职校的在校女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43名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对本校食堂膳食供应情况采用记账结合称重的方法,对于调查对象三餐之外的饮食摄入情况采用24h 膳食回顾的方法进行调查。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及相关参考摄入量标准进行。结果平均每人每日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分别为1929.7 kcal、74.4g、42.5g、312.4g,提示能量摄入不足,三大产热营养素均达到参考摄入量标准。在维生素和矿物质中,除了维生素 B1、维生素 E、钙摄入不足,以及维生素PP 和钠摄入过多外,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均达到参考摄入量标准。三大产热营养素中脂肪的供能比例偏低。一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及零食分配的比例分别为23.6%、26.6%、29.6%、20.2%,三餐分配比例均低于推荐标准,而零食分配比例偏高。膳食中蛋白质主要来自于谷类(40.2%)和动物类(38.7%)食品,而铁主要来自于植物性食物(87.7%)。从各类食物摄入数量来看:仅谷物、大豆及豆制品、蛋类及饮水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参考标准。结论该校女生各类食物摄入不均衡,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不合理,零食摄入过多,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的摄入量不足,有的摄入偏高。学校应重视学生的膳食干预措施,包括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及改善学校食堂膳食的供应状况。

    作者:贾兆国;曾金艳;徐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临床分析耳鼻喉患者在术中突发昏厥的常见原因

    目的:对耳鼻喉手术患者出现昏厥的原因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耳鼻喉手术昏厥患者14例子进行研究分析,对其寻找导致昏厥的因素。结果此次研究中,昏厥患者的诱因比较复杂,情况比较多,经过努力的治疗后,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未产生威胁。结论耳鼻喉手术前要与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手术进行时对其进行密切留意,出现昏厥情况要进行总结分析,为以后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蒋杏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阿托品救治有机磷中毒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救治有机磷中毒患者时,阿托品不同给药方式的疗效差异,为探索其佳给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7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进行人工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法(A 组),25例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法(B 组,25例先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用微量泵泵入阿托品(C 组),分析比较三组阿托品化时间、用量、住院时间、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C 组阿托品化时间、用量、住院时间、阿托品过量、不足中毒、用量、尿潴留和多器官功能损害等明显降低而治愈率显著提高(P <0.05)。结论采用阿托品人工静脉推注,待患者阿托品化再予以微量泵给药,不仅起效速度快,而且恒速恒量,不良反应少,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新桥;谭琪敏;钟房友;钟丽娴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