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用草酸二甲酯替代草酸二乙酯作为起始原料制备5-甲基-3-甲酰基异恶唑,而后续的生产工艺和原料不发生变化,终反应生成磺胺甲恶唑;用草酸二甲酯和草酸二乙酯分别生产10个批号的磺胺甲恶唑,产品总收率无明显变化,并对两者生产的产品进行检验分析,产品的质量无明显的差异.由于草酸二乙酯的价格几乎是草酸二甲酯的两倍,因此使用草酸二甲酯能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
作者:彭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剖宫产术2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术后持续宣教、出院指导.结果 220例剖宫产时间(60.34±8.67)min、手术后肛门排气开始(30.56±5.67)h;术后住院4~9d,平均 (5.67±2.12)d;实施母乳喂养190例(86.36%,190/220),及家属对护理满意215例(97.73%,215/220),无护理纠纷发生.结论 实施剖宫产健康教育,使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自身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健敏;胡彩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用量.方法 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注射胰岛素,试验组除单纯注射胰岛素外,还加服吡格列酮15mg,qd在早餐前服用.以上两组患者可根据自身血糖情况,在允许范围内适当调整胰岛素的用量,直至血糖达标.共观察6周.记录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情况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6周后,两组在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B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比对照组胰岛素的用量明显降低.结论 吡格列酮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用量.
作者:刘建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在临床当中感染性疾病是为常见的一类疾病,而在诊治过程中检验科室的辅助作用至关重要,在临床采集的标本中尽可能准确的检测出引起感染的病原菌,能过为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由此可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医师的决策、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参考.在细菌检验工作中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其结果直接影响着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实际工作中做好细菌鉴定工作应注意对检验用的试剂进行质量控制、与临床各个合作部门的积极配合、增强细菌质控意识、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严肃认证的对待检测结果等方面,从而保证细菌检验质量.
作者:朱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化疗期的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对82例处于化疗阶段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 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下有效地控制了病情,减少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负性心理反应,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恢复了自信,提高了自理能力.
作者:于继云;侯春凤;张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高龄孕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研究概况的阐述,旨在正确认识我国现有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为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黄金林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护理使高血脂患者加深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为高血脂患者营养摄入与健康教育护理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医院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确诊的70例高血脂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出院后再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继续进行健康教育,了解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行为变化.结果 营养摄入危险因素是年龄、BMI、饮酒、高热能膳食摄入、吸烟.多数患者对高血脂病的基本知识有了更详细全面的了解,自觉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结论 控制高血脂患者营养摄入的危险因素和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保持患者血糖稳定,延缓并发症进展,增进其健康.
作者:韩立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及体会,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的相关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共106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对老年肺炎患者进行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后,106例肺炎患者,其中显效64例,占60.38%;有效39例,占36.79%;无效3例,占2.83%;总有效率为97.17%.结论 对老年肺炎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及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郑莉;杨彦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随着艾滋病疫情的快速增长,妊娠妇女的HIV感染已成为全球艾滋病流行中令人关注的问题.我院作为传染病医院,近年收治了大量艾滋病孕妇,来源几乎覆盖整个四川省,大部分均系院外检查结果为待复检或确认阳性后转入我院.本文就2007年至2011年接收的艾滋病孕妇妊娠结局作出分析.
作者:何克静;周敏;苑小倩;祝昭惠;黄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测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1].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避免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我将临床工作中所见到、所听到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汇报如下.
作者:王巧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1].因此,预防和抢救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10年10月收治的一例孕36周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红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换位思考是指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1].在临床教学中,作为一名合格的带教老师,换位思考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方式.假如我是医学院校的领导,会希望毕业实习生通过实习,达到什么标准.假如我是实习生,会希望老师怎样做.如果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时常运用换位思考的思维方法,必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克民;王平;史临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也有了更多的见解,在临床中患者的疾病治疗质量与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密切的关系.而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医患关系以及经济因素,而以上因素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新医学模式的发展能够加强人们的心理素质,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殷俊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寻找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终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分析临终期患者特点,给予晚期肺癌患者7例,食道癌患者4例以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情感性支持等有效的临终关怀措施.结果 11例临终患者安详地、平静地离开人间,使11例临终者安详、舒适、有尊严、无遗憾的离开人世.结论 通过给予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及相宜护理措施,提高了临终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宝利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莫西沙星是由德国拜耳公司推出的新的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生物利用度高、组织穿透力好等特点,其抗菌活性相当于或高于本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等,在对革兰阴性需氧菌有高活性的同时,对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及军团菌等作用也很强,而且对抗生素有耐药性的菌株如大肠杆菌、肠球菌、金黄色链霉菌等尤其有效.临床上用于需氧菌、厌氧菌感染及混合感染等,随着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疗效也逐渐得到肯定.本文就其药理特性、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作一综述如下,拟为临床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潘太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NSE、MMP-9及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分别将两组患者的血清CRP、NSE、MMP-9及ET1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两周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检测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幅度要大,两组治疗后的这些血清因子水平比较,均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丹红注射液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CRP、NSE、MMP-9及ET1水平,对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瑾;唐伟;迟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构建CD146基因的过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乳腺癌细胞MDA- MB231侵袭的影响.方法 构建CD146基因的过表达载体,转染细胞MDA-MB231,RT- PCR 、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D146 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酶切、测序结果表明pEGFP-N1-CD146载体构建成功; RT-PCR、Western blot显示实验组转染后CD146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较对照组均增高(P<0.05).Transwell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EGFP-N1-CD146实验组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5).结论 CD146过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该因子可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
作者:伦明;高美华;马庆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促进颈椎病患者康复的有效教育方法.方法 给予120例颈椎病患者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出院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几方面指导患者,以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结果 通过对本组颈椎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效的控制了疾病的发展,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复发率,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颈椎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良好措施.
作者:韩爱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择妊娠12~28周要求引产的瘢痕子宫孕妇98例行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引产术,同时空腹顿服米非司酮200mg.结果 98例瘢痕子宫孕妇72h内全部经阴道分娩,获得成功.结论 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是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谭开琼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低清蛋白血症是引起住院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低清蛋白血症患者的相互关系,了解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在低清蛋白血症中的预警作用.方法 研究低清蛋白血症住院患者71例,平均年龄(61.75±15.24)岁;男42例;女29例.通过统计比率描述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低清蛋白血症住院患者的相互关系.结果 全血黏度高切低于正常水平(男73.8%,女79.3%),全血黏度中切(100/S)(男73.8%,女75.9%),血沉高于正常水平(男76.2%,女72.4%).结论 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100/s)出现往低于正常范围下限水平发展同时血沉往高于正常范围上限水平发展,对低清蛋白血症发生的早期有预警作用.
作者:涂健铭;丘熙廉;王憬威;许兴强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