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平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72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6 例单纯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 < 0.05).结论 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疗效好,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保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乳管内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的方法在乳头溢液患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43 例乳头溢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25 例,传统手术组(乳管内高浓度美蓝染色)18 例,分析两组术中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以及微小病变的识别情况.结果 43 例乳头溢液的病变导管均染色成功,改良组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4 例(16%),传统组8 例(44.4%);改良法比传统方法更容易识别乳管微小病变.结论 改良法对乳头溢液患者有应用价值.
作者:马小鹏;邓福生;刘岩岩;郑伟红;韦后清;王锡宏;孔源;任云;高健;吴德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中医辩证治疗眼底黄斑出血的效果与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近2 年来收治的眼底黄斑出血患者32 例,对32 例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中医药保守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两眼视力.结果 32 例患者经过中医保守疗法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康复率达到82.1%.结论 中医辩证治疗眼底黄斑出血与西医相比效果同样好,且因为更为安全,更易被患者接受而值得推广.
作者:胡建武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本文对11 例急性乐果、氧化乐果中毒发生反跳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毒物清除不彻底、阿托品用量不足或减量过早、过早进食及过早活动都是造成反跳反生的原因.及时清除毒物,促进毒物排泄是防止反跳发生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准确判断阿托品化指征,及时发现反跳先兆症状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大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窒息早产儿血清肌钙蛋白(cTnI)的动态变化,了解心肌损伤程度.方法 对58 例窒息早产儿及30 例无合并症早产儿脐血、生后24h、48h、72h 及7d 的血清cTnI 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血清cTnI 水平随5 个时间点逐渐增高,48h、72h 和脐血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7d 和脐血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窒息组血清cTnI 生后24h 高,与其他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1 或P < 0.05).② cTnI 水平在脐血、生后24h、48h 及72h 几个时间点上,轻度组和对照组、重度组和对照组、重度组和轻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③ 7d cTnI 水平,轻度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 0.05),重度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组(P < 0.01).结论 无合并症早产儿cTnI 水平随日龄增加而增高;窒息早产儿cTnI 水平明显增高并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心肌恢复与窒息程度有关.
作者:郭惠梅;谢业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术后的患者要进行健康教育,它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健康的心里状态可促进患者食欲,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而患者正确有效的饮食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效果.方法 选择18 例患者使用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并与使用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者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发生发热、便秘的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CR+PR 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林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为评估昌吉州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及终期目标的达标情况,总结和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以确保我州结核病防治<规划>顺利实施,为下一步工作策略制定科学理论依据[1].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以昌吉州各县市2001年-2009年项目季报表、登记本、工作总结、会议记录、财务报表及年初工作计划等资料.
作者:宣兆元;孙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回顾性的分析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2010 年12 月至2012 年3 月的136 例胎膜早破孕产妇进行B 超检查残余羊水指数(AFI),将孕产妇分为两组,AFI > 5.0cm(A 组)76 例,AFI ≤ 5.0cm(B 组)60 例,观察两组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的差别.结果 AFI > 5.0cm(A 组)的宫内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自然分娩与AFI ≤ 5.0cm(B 组)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分娩方式中的阴道助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胎膜早破后的残余羊水量对孕产妇、胎儿、新生儿情况密切相关,可根据B 超所得的羊水指数指导临床合理干预,正确得选择分娩方式,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易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临床用药安全性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法 对医院临床用药安全方面引发医疗事故的原因、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药物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自身健康,保持世代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应合理用药,让其发挥应用的生物医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治愈疾病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出发,规范处方管理,找出差错事故原因,积极采取防范措施,改善、改革药学实践中的不足和问题,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结论 加强临床用药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周邵艳;杨常成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据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普外科新数据显示,甲状腺肿瘤患者住院人数近年来显着增加,翻了4倍多.尽管我国现在还没有甲状腺肿瘤发病率的较新统计数据,但从临床角度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有明显的增多趋势,而且甲状腺癌的比例也在增加.2009年前医院头颈外科每年的甲状腺肿瘤手术例数平均在100例以内,2011年11个月甲状腺手术例数已经超过300例.当然一家医院的甲状腺手术例数有明显增多肯定有患者对医生的认可程度等几方面的原因,但作者认为甲状腺肿瘤发病率的绝对增高是其主要的原因.
作者:王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2011 年收治的112 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传染性大、病程长、并发症多且心理状况差.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复发率、误诊率、病死率较高,必须根据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和措施,以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王玉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有效性.方法 将80 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或者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结果 治疗组消化道症状、腹痛及皮疹完全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治疗组有效率95.2%,对照组有效率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有效、安全.
作者:杨莹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对服毒自杀拒绝抢救治疗的患者,在洗胃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方法 对43 例服毒自杀拒绝洗胃的患者在强行洗胃的过程中实施保护性约束,运用娴熟的洗胃技术、灵敏的思维,严密的观察病情及预见性观察.结果 43 例患者均在有效时间内完成洗胃抢救操作,除4 例出现鼻黏膜损伤出血,其余均未有洗胃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通过实施适当的约束,并在洗胃前有效评估、洗胃中严密观察,运用娴熟的技术,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降低了医疗风险.
作者:王香;张蓉;杨兴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索5- 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我科就诊的38 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归分析5- 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的治疗结果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分析治疗前后DAI 评分、结肠镜评分、各炎症蛋白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本组38 例患者,治疗6 个月后疗效评定情况,以(显效+ 有效)计算有效率,有效率为94.8%.治疗后DAI 评分(1.1±0.6)及结肠镜评分(1.2±0.7)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 < 0.05).治疗后IL-4(26.2±0.8)ng/L、IL-8(126.2±20.8)ng/L、IL-10(44.1±5.3)ng/L、CRP(11.8±2.6)mg/L 及钙卫蛋白(46.2±9.8)μg/g 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 0.05).结论 本研究样本资料虽少,但研究数据也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5- 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理想,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苏文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球面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通过234 眼(142 人)符合条件的散光患者,根据散光度数分成-2.50DC~-4.00DC,> -4.00DC 两组,并对上述两组分别随即分成四个亚组A1,B1;A2,B 2.其中A 组戴硬性角膜接触镜B 组戴框架眼镜,并对验光视力与初戴镜视力对照分析.结果 戴镜前验光视力及戴镜后视力差值A1(0.20±0.14)、A2(0.47±0.08)、B1(-0.07±0.06)、B2(-0.13±0.10).结论 硬性角膜接触镜是矫正角膜散光很好的方法,此方法优于戴框架眼镜,大大提高视网膜成像的质量,防止弱视的产生.
作者:张利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应用超声间接征象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检查176 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儿,并将超声观察所得进行分为4 组:Ⅰ组,正常阑尾可见显示;Ⅱ组,未见正常阑尾及任何间接征象;Ⅲ组,未见阑尾显示,但至少可见1 个间接征象;Ⅳ组,可见典型阑尾炎改变.超声结果与终临床结果相比较.结果 80 例评为Ⅰ组,31 例为Ⅱ组,25 例为Ⅲ组,40 例为Ⅳ组.后手术病理证实急性阑尾炎者共61 例(34.7%).Ⅰ和Ⅱ组阴性预测值分别98.8% 和100%,而Ⅲ和Ⅳ组阳性预测值分别92% 和92.5%.结论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间接征象在小儿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小儿右下腹阑尾区超声间接征象的出现强烈提示急性阑尾炎的存在.
作者:林友光;翁钦杰;姚毓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发病3d 内及时做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致聋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对60 例(发病3d内入院30 例和发病3 ~ 14d 入院30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对比分析.结果 突聋在发病3d 内做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组病人总有效率100%,而突聋在发病3d 以上者做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组病人总有效率是60%.结论 突聋的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发病后治疗的时间越晚,其听力恢复的可能性越小.此病来势凶猛,发病急,进展快,听力损失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就会造成永久性耳聋.必须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大力普及、广泛宣传突聋防治知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早综合治疗.
作者:胡莉;汤习良;吴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分析,为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在校274名学生中,发病58 例,罹患率20.3%,其中男生29 例,女生29 例,大年龄12 岁,小年龄6 岁,病例主要集中在7 岁组27 例,占47.37%.结论 基层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及季节性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赵庆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发现并解决目前医院门诊药房二级仓库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 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管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来优化门诊药房仓库管理的操作流程,并发现问题根本所在,作出相应对策.结果 二级仓库作为药房的后方,其管理和维护尚存在问题,其具体操作还需规范化,部分方法可以进行优化,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结论 作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药房二级库的管理维护应值得我们重视,目前药房二级库需建立以责任药剂师为主体,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具备完善的台账管理,拥有合理的药品储存模式,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入出库计划制定的管理模式,为门诊药房发药终端提供稳定的药品供应,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取药方式,为医院的顺畅运作保驾护航.
作者:蔡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