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媚
目的 缓解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肢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对15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在围手术期间,通过做好心理护理,调整心理状态以适应手术,术后体位、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患肢护理、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疼痛、高热等不适,帮助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 15例患者术后4~7d均开始下床活动,所有患肢都获得屈膝90°以上的关节活动.结论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及术后完善的护理措施、周到的康复指导,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陈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和雷帕霉素对肝癌肝移植患者Foxp3+ Treg产生的影响.方法 挑选符合Milan标准肝癌肝移植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Rapa组和Tac组,每组20例,第2~12月间每月抽取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Foxp3+T细胞及研究中间进行一次肝穿刺活检证实排斥反应.结果 FCM检测外周血Foxp3+T细胞阳性率比较雷帕霉素组明显高于他克莫司组,移植肝穿刺活检亦证实雷帕霉素组排斥反应较他克莫司组并未增加.结论 雷帕霉素在肝癌肝移植中排斥反应较他克莫司并未增加,甚至有更好的免疫耐受结果.
作者:陈国勇;孙建军;谢寒冰;陈建斌;汤高枫;谢占涛;赵会博;季节;蒋进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与癫痫患者心理压力的相关关系,为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干预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0 例癫痫患者及60 例健康成年体检者的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评定,并对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癫痫患者心理压力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社会支持评分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社会支持与心理压力各维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 < 0.01).结论 癫痫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低,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可以减轻癫痫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作者:侯全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80 例辨证为瘀血痹阻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内服,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及24h 动态心电图关键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4h 动态心电图显示两组在心率方面改变无显著差异性(P > 0.05),但在心肌缺血频率、心肌缺血时间及缺血总负荷方面比较则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 明显高于对照组(77.5%),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辨证运用血府逐瘀汤内服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瘀血痹阻型胸痹心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向亚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激素疗法对缓解更年期症状,改善生殖道萎缩,预防骨质疏松显示出肯定的疗效,激素是起调节作用的信使物质,人体中已知的激素有二百多种.通常人们认为导致肥胖的激素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通过调节糖代谢而引起肥胖,而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则不同.女性激素主要来自卵巢.卵泡分泌雌激素,排卵后分泌孕激素,雄激素由卵巢分泌.雌激素使女性性器官发育成熟,成为有功能的女性;孕激素在雌激素基础上制约雌激素,保护子宫内膜,使女性更安全.雌孕激素可以治疗妇女一生中各种雌孕激素缺乏的疾病,是女性一生中重要的激素.
作者:王玉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性.方法 通过培育优质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拓展专科护理内涵、强化健康指导、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后,对比眼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和开展后住院患者、医师、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医师、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也大大提高,无纠纷投诉发生.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升住院患者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理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关白附总碱盐抗房颤作用.方法 雄性SD 大鼠,随机分组,CaCl2 10mg/mL+ACh 66μg/mL 混合液iv 诱发大鼠房颤,连续7d,于大鼠造模第4 天起,关白附治疗组po 5、15、45mg/kg,绝奈达隆1mg/kg ip,每天1 次,正常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7d.心电图监测大鼠房颤持续时间及QTc.7d 后,测定大鼠心房肌有效不应期,western-blot 法测定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Cx40 的表达.结果 Ach-CaCl2 连续静脉注射引起大鼠房颤持续时间逐渐延长,与正常组比,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P < 0.01),心房肌Cx40 含量下降(P < 0.05).关白附能有效抑制房颤持续时间,延长心房ERP,保护心房Cx40 表达.结论 关白附能有效对抗房颤,改善房颤引起的电重构.
作者:汤依群;尹月淼;黄潞;汪旻晖;于寻莉;徐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加用综合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沟通技巧、预见性护理和运动康复.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前6min步行试验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佳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择中期妊娠各种原因要求终止妊娠妇女2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经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观察组同时给予米非司同150mg顿服,24h阴道内置200μg米索前列醇.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100%,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97.42%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到胎儿排出观察组均为(2010.52±181.55)min,对照组平均为(2751.43±180.65)min.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平均(220.58±41.26)mL,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平均(284.16±45.95)mL.结论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伍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引产中成功率高,有很好的协同作用,疗效肯定.
作者:杨秀丽;佟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流行性腮腺炎(mumps epidemic parotitis)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多见于冬春两季,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由口鼻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部位.本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易并发脑膜脑炎及胰腺炎、睾丸炎.我科自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56例.其中有25例并发脑膜炎.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绍平;李岩;李招娣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及其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09 年12 月至2011 年3 月,在我院妇产科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260 例,对其进行系统的个性化护理.结果 本组260 例产妇,24h 内出现初乳168 例,24 ~ 48h 出现初乳92 例;24h 内排气者150 例,24h 后排气者110 例.出院时检查宫底高度:脐部3cm 以下者216 例,脐部以上者44 例.所有产妇均未出现产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做好剖宫产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产妇的正常泌乳及机体的早日恢复.
作者:刘志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服用依那普利与吲哒帕胺的降压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入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活性药物对照进行临床研究,在研究中患者坐位舒张压≥95mmHg(1mmHg=0.133kPa)且<110mmHg分别采用单药依那普利10mg或吲达帕胺1.5mg治疗4周,在单药导入结束后,坐位舒张压仍然≥90mmHg且<110mmHg的患者随机进入联合用药或继续原有的单药治疗.共8周.其间,在治疗4周和实验结束时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平均坐位收缩压/平均坐位舒张压下降幅度较依那普利单药治疗组多5.4mmHg/4mmHg(P<0.001);较吲达帕胺组多6.5mmHg/4.5mmHg(P<0.001).两项研究中联合用药组血压控制率(血压<140 /90mmHg)分别为72.2%及73.2%,显著优于依那普利或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单药治疗组相当.结论 联用治疗组的血压控制率显著优于其两种成分(依那普利10mg或吲达帕胺1.5mg)单药的治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对急诊行剖宫产手术的HELLP综合征患者术中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在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治疗的36例HELL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3例患者护士均配合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进行手术,术中密切观察病情.结果 本研究13例患者确诊为HELLP综合征后,立即进行急诊剖宫产术.术中出血量为150~400mL,手术时间为38~85min.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全麻方式.新生儿体质量1100~3200g.其中1例正常新生儿,7例轻度窒息,5例重度窒息,均送入ICU.本研究孕产妇和新生儿均无死亡.结论 HELLP综合征危害大,发病急,应重视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和病情观察,术中护理配合尤其重要.
作者:杨海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调查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为降低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以儿保门诊进行系统管理的3岁以下婴幼儿为调查对象.血红蛋<110g/L做为儿童贫血诊断标准,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并计算贫血率.结果 营养性贫血发病率15.20%.各年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不同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发病情况与年龄及喂养方式等因素有关.指导科学喂养,开展健康教育对降低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泽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人性化护理充分运用在产科围分娩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自然分娩,而且保障了母婴安全.
作者:张美平;张晋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心理干预护理佐治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同时给予卡托普利25-50mg,3次/日,尼群地平10mg,3次/日,倍他乐克6.25~25mg,2次/日,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干预组心理干预护理,2组均治疗40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rf-rating anxiety stale,SAS)测试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并干预患者血压、心率、体质量、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 干预组治疗前SAS评分为(50±5)分,对照组相应为(51±6分),2组比较差异之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AS评分均有下降,对照组SAS评分为(48±5)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之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AS评分为(38±6)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降压总有效率94.0%,对照组为75.0%.另外,干预组治疗后心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LDL-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可以有效地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官华芳;陆莲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92 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 给予乳腺癌患者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国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PICC 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0 年9 月至2011 年9 月在我科92 例重症患者中应用PICC 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92 例患者(含高血压脑出血42 例,重型颅脑损伤50 例)中,穿刺部位渗血8 例,穿刺点感染5例,机械性静脉炎2 例,导管堵塞10 例,导管部分脱出2 例,意外拔管1 例.导管维持时间长180d,短10d(患者自动出院).结论 PICC 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血管,保证了输液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静;雷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9岁,农民,系进行性消瘦半年,伴发热、乏力10d入院.患者原有2型糖尿病史17年,平日不规则使用口服降糖药(具体用药不详),未能正规监测血糖.近半年来在无明显诱因下,体质量由85kg下降至70kg左右,否认有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黑便、呕血.饮食一般,无明显多饮、多尿、口渴;10d前开始出现不规则间断发热,高体温达38.9℃,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后,体温较前下降,但仍间歇低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不能站立行走,否认有全身关节酸痛、畏寒、头痛,继续给予支持、补液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未见好转.入院前日出现恶心、呕吐2~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黑便,夜间睡眠差,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
作者:王绪言;何学玲;钟文文;周如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时间护理在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中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时间护理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糖尿病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运动疗法、健康教育、饮食治疗等多方管理.结果 时间护理组的糖尿病患者的原有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足、视网膜病、高血压冠心病、肾病、酮症酸中毒、周围病变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85.71%、66.67%、75%、100%、75%、85.71%;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包括低血糖1 例,视网膜病1 例,高血压冠心1 例,肾病1 例,周围病变2 例.结论 时间护理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原有并发症,避免出现新的并发症的作用,在临床护理工作应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李绍媚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