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滤膜分离的技术原理及其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程鹏;武超;华剑;师佩兰;刘雁;许善初

关键词:超滤膜分离, 技术原理
摘要:超滤膜分离是以压力为驱动力,利用机械筛分的原理选择性地从溶液中分离出大粒子溶质的分离过程.自问世以来,其膜分离理论渐趋成熟.各种聚合物超滤膜材和不同结构类型的超滤装置日益完善并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环保、生化、食品和工业水处理等诸多领域.以下将就超滤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背景、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进行回顾、总结.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胃肠外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胃肠外(静脉)营养液输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应用静脉营养液的早产儿随机分成观查组和对照组.观查组采用腋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输入静脉营养液,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及四肢浅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输入静脉营养液.结果 观察组患儿平均每日穿刺时问及平均每次穿刺日平均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保留时问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渗漏、堵管、脱管、静脉炎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用腋静脉留置针能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节省护理时间,与头皮静脉、四肢小静脉留置针及外周静脉置管相比,具有安全、容易操作、经济,实用性强,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潘曙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膝关节镜的手术配合和护理要点

    大家都知道膝关节是重要的关节之一,也是疾病与损伤的好发部位.随着关节镜外科手术的开展,使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以往的膝关节手术.创伤较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而且关节部位有较大的手术瘢痕,影响美观.

    作者:徐曼曼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失眠症状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评价护理方法在改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将94例住院失眠惠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实施改善睡眠环境,睡眠卫生指导,刺激控制训练法,减轻生理病理不适,给予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般的入院健康指导及常规护理.结果 通过对47例实施干预措施组与47例未实施干预措施对照组的比较,实施干预措施组睡眠有效率、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觉醒次数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惠者的失眠症状经过相应的护理措施是能够得到明显改善的.

    作者:黄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患者出现的应激障碍,进行家属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干预.结果 通过随访发现惠者的应激障碍得到很大改善,甚至已经消除,效果明显.结论 应用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消除患者紧张心理,疗效满意.

    作者:肖烨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包括病毒与宿主受累细胞损伤、炎症,体液和局部免疫反应及高反应性之间的相互应用.呼吸道分泌物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测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三氮唑核苷、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能到达早期病因治疗,通过气雾吸入等局部给药途径,是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张玉芝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2008年某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2008年感染患者中分离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07年的判断标准对1122株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结果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栓出率分别为48.6%和83.5%.绝大多数葡萄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丁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0.9%,37.6%和31.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5.0%,而鲍曼不劝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细菌耐药性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性的传播非常重要.

    作者:屈春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风险管理因素的分析,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达到控制或降低手术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 列出手术室常见风险种类:如错误的手术惠者、错误的手术部位、异物遗留在体内、用错药物、输错血、电灼伤或烧伤、坠床、术中低体温、锐器损伤、院内感染等风险及危害,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风险教育与预防,有效地减少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 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管理及防范,是提高手术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德阳市旌阳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收治的100例宫颈糜烂妇女应用微波治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能达到100%,轻度糜烂的痊愈率也可以达到100%.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好,不良反应小,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苟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承担着全院手术患者的治疗工作,其环境比较特殊且具有责任重大、工作繁忙、紧张、生活无规律等.这些都是影响护士健康的危险因素.

    作者:雷慧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菲律宾光坦纪念医院护理学院护理教学方法评价

    介绍了菲律宾著名护理学院MHCN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试考核方式,通过与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就我国的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刘丽琼;苏银利;潘翠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口服中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判断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的一些疑难症在应用中药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治疗结果令人瞩目.因此,中草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应用中药治疗疾病,患者一般认为是安全、无副作用的,但殊不知,在应用中药的过程中,也有因应用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一面,还有的即使使用得当,但对特除体质的人,也会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口服的不良反应,轻则很快出现临床症状,重则中毒迅速死亡[1].因此,对口服中药后不良反应的预测和观察至关重要.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了一下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英;王玉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脑梗死急性期发热防治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并总结脑梗死急性期发热患者的护理方法与经验.方法 对142例本病惠者的发热原因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防治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重点护理.结果 发现脑梗死面积大小与发热关系:梗死面积越大其体温异常发生率越高.结论 脑梗死伴发热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在脑梗死急性期针对发热的防治进行重点护理,在临床治疗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张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路径、吻合位置、吻合方法等手术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5月食管癌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患者42例,设为病例组;按1:2比例随机抽取同时期食管癌术后未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患者84例,设为对照组.应用卡方检验,分析手术路径、吻合口位置、吻合方法、术后有无其他并发症等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弓上吻合术后肺部并发症概率高于弓下吻合(P<0.01),经食管床路径术后肺部并发症概率低于经主动脉弓前路径(P<0.01),术后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概率增高(P<0.01).结论 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与多种因素有关.弓上吻合、经弓前路径等手术方式合并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后肺部并发症概率增高.采用经食管床路径,减少术后乳糜胸、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减轻肺挫伤,可以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德胜;龙煊;姜振杰;岳世昌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罗格列酮联合克罗米酚治疗PCOS-IR不孕64例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罗格列嗣联合克罗米酚治疗PCOS-IR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64例PCOS-IR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予口服罗格列酮联合克罗米酚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促排卵药克罗米酚(CC)治疗.连续治疗7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7个疗程后观察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排卵率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比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克罗米酚治疗PCOS-IR不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显著提高了排卵率、妊娠率,降低了流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霞;蒋凌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科并发症HELLP综合征的母儿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18例HELLP综合征的患者妊娠结局和围生儿预后.结果 18例中14例发生在产前,4例发生在产后,平均孕龄为(34+3±4+1)周,孕妇的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DIC、肺水肿、严重腹水和胎盘早剥等.其中12例需要输血或血液制品,17例采用宫产结束分娩.围生儿死亡7例,主要与胎盘早剥有关,另外胎儿宫内窘迫及早产也是重要原因.结论 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其高的母婴并发症和病死率要求我们对有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进行密切随访和治疗,一旦确诊为HELLP综合征应转八中心级以上医院进行治疗,尽快终止妊娠.

    作者:王慧玲;任艳芳;杨君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并发症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可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重度颅脑损伤以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肺部并发症是颅脑损伤的主要并发症,密山市农垦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99例,其中发生肺部并发症102例,发生率为34%,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延英;陈伯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MS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娄底市中医院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24例经手术证实的GISTs的MSCT表现.结果 在24例GISTs中,发生于胃部10例(41.67%)、空肠4例(16.67%)、回肠6例(25%)、直肠1例(4.17%)、肠系膜3例(12.5%).其中良性间质瘤5例(20.83%)、交界性间质瘤4例(16.67%)、恶性15例(62.5%).良性GISTs多为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多强化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匀.结论 MSCT是GISTs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和大小,鉴别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阴囊坏疽3例报道

    阴囊坏疽又称Foumier坏疽,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阴囊皮下组织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临床罕见,临洮县中医院诊治3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辉;高晓燕;刘润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超滤膜分离的技术原理及其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超滤膜分离是以压力为驱动力,利用机械筛分的原理选择性地从溶液中分离出大粒子溶质的分离过程.自问世以来,其膜分离理论渐趋成熟.各种聚合物超滤膜材和不同结构类型的超滤装置日益完善并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环保、生化、食品和工业水处理等诸多领域.以下将就超滤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背景、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进行回顾、总结.

    作者:程鹏;武超;华剑;师佩兰;刘雁;许善初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决明消障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决明消障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枸杞子、黑芝麻、磁石和菊花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皮酚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4.6nm×250nm,5 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74nm;流速:1.0mL/min.结果 在TLC中能够检出枸杞子、黑芝麻、磁石和菊花,阴性对照无干扰;丹皮酚进样量在0.04052~0.405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5%,RSD=0.62%.结论 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决明消障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建平;颜耀东;谢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