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路脊柱三维重建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陈建国;唐献江;崔小龙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 后路内固定, 椎弓根螺钉系统, 三维重建
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后路进行脊柱三维重建来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符合手术指征的5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俯卧位后正中入路,采用Tenor椎弓根钉系统建立三柱稳定性,术前术后进行对比观察,并作随访.结果 手术时间2~4.5h,2例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神经牵垃症状,有下肢麻木感,2周后恢复.全部病例随访1~4年,优37例,良8例,可5例,优良率90%.结论 后路脊柱三维重建脊柱切实可行,可在后路同时重建前、中柱和后柱,适合应用于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与病理分析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测(LCT)宫颈病变患者的组织病理,为临床上宫颈病变的筛查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623例LCT检测阳性患者在阴道镜下取活检并对照研究.结果 LCT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为70.37%,其中LSIL与病理组织学符合率为62.42%,HSIL符合率为86.11%,SCC为100%.623例阳性患者CIN以上者为45.26%,其中ASC-US中CIN以上者为15.23%,ASC-H为71.88%.结论 LCT与病理组织学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可靠手段;对ASC患者应酌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

    作者:周旭丽;谢月英;赵小娅;梁超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儿科整体诊断治疗中对患儿及家长忧虑解除的体会

    目的 探讨儿童患者诊疗中忧虑产生的原因及解除方法 .方法 对2004至2006年120例有明显忧虑病例分析指导进行总结.结果 接受医师指导,忧虑解除,诊疗效果明显较好.结论 儿科整体诊断治疗过程中,重视对患儿及家长忧虑产生原因的分析,科学指导其解除,会提高疗效.

    作者:孙育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早产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的防护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早产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引起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炎性改变的原因,认为药物渗漏引起炎性改变和坏死,与药物浓度,用药时间长,肢体循环不良,血管粗细,静注速度及护士责任心等直接相关.方法 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及早采取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局部涂万花油,外敷和药物封闭等预防措施.结果 其中1例因护士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发现及采取恰当处理而造成患儿肢体局部红肿、皮肤变成紫黑色.结论 早产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及早采取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可大大减少周围静脉穿刺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尽量避免头皮输液.同时,要加强巡视,发生炎性改变时,要及时采取恰当处理措施.这样,不仅减少患儿痛苦,而且是确保抢救及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伍柳丝;陈金爱;黎小燕;邵美仙;刘向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低蛋白饮食加开同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蛋白饮食加开同改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肌酐、氮质血症、贫血、酸中毒、蛋白代谢、钙磷代谢的作用.方法 选取32例CRF患者,给予低蛋白饮食[0.6g/(kg·d)]加开同0.1 g/(kg·d)观察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浆白蛋白、红细胞比容、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血磷及碳酸氢根均明显改善.结论 低蛋白饮食加开同能改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蛋白代谢障碍.

    作者:王立婧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终结局,表现为肾脏纤维化,主要包括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如不能及时治疗,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发展为终末期肾,则需要进行透析和肾移植维持生命;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防治肾脏纤维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连朝;张福港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左旋氨氯地平与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联合应用左旋氨氯地平及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与单用两药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联合应用左旋氨氯地平及倍他乐克治疗组,对照A组单用倍他乐克,对照B组单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4周后观察3组降压效果及对心率的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降压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15%,对照A组分别为80.0%、25%;对照B组分别为90.0%、35%.治疗4周后治疗组心率无明显改变,对照A组心率明显减慢,对照B组心率明显增快.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倍他乐克有协同降压反应,减少了不良反应,并克服了两药对心率的影响.

    作者:郭新同;曲矿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疑似MP肺炎的患儿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并立即按不同方案开始治疗.选择病后7~10d采血检测血清中MP-IgM,留取两组中MP-IgM(+)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治疗组:首先静滴红霉索3~5d,继之序贯阿奇霉索间歇口服,总疗程3~4周;对照组:首先阿奇霉索针10m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续2d,之后间歇口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总疗程3~4周.结果 治疗组发热、咳嗽、肺部干湿哕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过程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增高(P>0.05).结论 短期红霉素静滴、继之序贯阿奇霉素间歇口服治疗儿童MP肺炎,疗效优于单纯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不良反应相对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卫霞;孟丽萍;徐振祯;牛国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甘露醇致急性肾衰竭20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卒中患者和脑外伤患者在治疗中经常应用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由于其效果明显,所以被常规首选应用.但其有肾毒性,可以引起急性肾衰竭(ARF).现总结本院自2002年7月至2007年10月神经内外科由于应用甘露醇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报道如下.

    作者:潘秀芳;朱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人性化置管在高位前路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观察

    目的 提高颈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增加患者术中舒适感.方法 将344例高位前路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6例和对照组148例,观察穿刺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患者的反应情况.结果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与患者术中体位是否舒适有关.结论 采用人性化置管方法 可增加患者术中舒适感,提高置管成功率.

    作者:梁仕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注射用前列腺素E1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注射用前列腺素E1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前列腺素E1及复方丹参注射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注射用前列腺素E1能使纤维蛋白原下降(P<0.001),血粘度下降(P<0.05),表明该药能明显改善高粘状态以及脑的微循环.而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无改变,说明该药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结论 注射用前列腺素E1对局灶性脑缺血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减轻脑缺血损伤,同时能加强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亦能抗自由基,以及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的神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注射用前列腺素E1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陈研茹;张慧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后路脊柱三维重建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 探讨通过后路进行脊柱三维重建来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符合手术指征的5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俯卧位后正中入路,采用Tenor椎弓根钉系统建立三柱稳定性,术前术后进行对比观察,并作随访.结果 手术时间2~4.5h,2例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神经牵垃症状,有下肢麻木感,2周后恢复.全部病例随访1~4年,优37例,良8例,可5例,优良率90%.结论 后路脊柱三维重建脊柱切实可行,可在后路同时重建前、中柱和后柱,适合应用于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陈建国;唐献江;崔小龙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冷链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大同血站自献血法颁布以来,100%的血液来自无偿献血,为了确保为临床提供安全、高效的血液及血液制品,逐步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了对冷链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作者:高云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护理

    根据GCS评分标准8分以下为重型的颅脑损伤,作者从2006年1月~2007年10月共收集了30例此类患者人,入院后均经过脱水、降颅压、消炎、消肿、保脑、手术及预防并发症等治疗后,脑水肿消除,危险期已过,病情稳定后,通过对其知觉、言语、记忆、运动等方面的康复功能训练,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恢复到了佳功能状态,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使患者及家属看到了治愈的希望,从而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杨建设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给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任何影响产后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因素均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因此,恢复和加强子宫收缩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措施.临床上多采用缩宫素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仍有部分产妇对此治疗无效或有禁忌.

    作者:王向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康复新液治疗感染根管封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应用于感染根管封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根尖周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康复新液组)和对照组(甲醛甲酚组)各30例,观察封药后1周的临床疗效.结果 1周后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康复新液组根管封药显效率(84.6%)优于甲醛甲酚组(56.7%).结论 康复新液应用于根管封药可有效减少治疗期间的肿痛.

    作者:马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大庆市林源地区职工脂肪肝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脂肪肝的发病情况.方法 2006年7至10月林源地区在职职工健康体检.结果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高为40~50岁男性.

    作者:薛东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肝肺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在肝功能不全时出现的肺血管扩张、动脉氧合作用异常而排除原发性心肺疾病引起的疾病.以慢性肝脏疾病、换气功能障碍、肺内血管扩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张忠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探讨静脉输液外渗及护理

    目的 研究静脉输液外渗.方法 回顾我院近年来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的情况.结果 患者发生输液外渗,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结论 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曙明;范广萍;王云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白细胞介素18(IL-18)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初名为干扰素诱生因子(Interferon gamma inducing factor,IGIF)或白细胞介素1γ,现已了解它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和保护功能.它可诱生IFN-γ及Fasl表达,增强IL-2和GM-CSF的活性,可与许多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在许多疾病的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有重要前景.现就IL-18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亚普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时间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时间及诱发因素,寻找有关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 对35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发病就诊时间,症状及经济状况等因素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冬季、初春和季节交替之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多,且尤有以农村孕妇居多.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和健康宣教,提高孕妇的保健意识,制定高发病季节及人群预防保健措施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尹凤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