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强化健康教育对脂肪肝患者预后的影响

张淑英

关键词:脂肪肝,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强化健康教育对脂肪肝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经彩超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每周1次,持续2个月的系统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好转率55.5%,对照组好转率23.3%.结论 脂肪肝患者经过系统化强化健康教育更能有效地阻止脂肪肝的进展,并可使其逆转.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新液治疗挫裂伤创面临床疗效观察

    四肢挫裂伤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是骨科急诊常见的疾病之一,笔者应用康复新液在挫裂伤创面上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文为2004至2008年我院骨科住院部随机选择无明显其他疾患的四肢挫裂伤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致伤原因:均为车祸87例.伤及前臂及大腿65例,小腿部2例,创面面积12cm×14cm~20cm×28cm.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例,年龄23~30岁;对照组为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2~30岁.

    作者:温准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ERCP术的有效护理.方法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操作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76例患者均能顺利进行ERCP术.结论 护理工作对提高ERCP术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志伟;张海亚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合理应用成分输血

    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成分输血已广泛用于临床,成分输血比例高低已作为衡量临床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国家卫生部将成分输血比例列为评审等级医院的指标之一,三甲医院要求达到70%以上.1 成分输血的优点成分输血是通过科学方法把血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针对患者病情需要而有选择性地输注,与输全血相比成分输血具备以下优点.

    作者:张晓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经导管灌注康复新液治疗窦道或瘘管23例

    窦道是一个病理性盲管,由深部组织通向体表,只有一个外口,窦道壁多为伴有感染的肉芽组织,其外部被硬的纤维组织所包裹.瘘管是感染创腔的外口经管状通道与腹腔内脏器相通,流出消化液或脓汁.急性期过后即形成管状瘘.

    作者:黄雅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改进维C银翘片稳定性的生产工艺研究

    采用分步制粒法及采用脂溶性材料进行包隔离层等进行对维C银翘片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良.

    作者:邓锡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1例脑清片中毒患者抢救失败的教训

    脑清片能够兴奋大脑皮层,消除睡意,减少疲乏,振奋精神,提高脑力和体力活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症,民间应用此药较为广泛.1.1 病例介绍患者,女,26岁,因长期患有神经衰弱病与家人口角后吞服脑清片30余片而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6.2℃,脉搏10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50mmHg,意识尚清,能回答自己的姓名及年龄.

    作者:史风敏;李霞;程慧云;周玉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和观察

    目的 通过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临床资料的积累,分析病因,采用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患者的并发症减少,病死率降低.结论 及时根据患者的早期症状及临床表现作出早期判断,并做好相应的抢救,护理准备,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

    作者:尹红霞;孙艳秋;赵淑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我国国际医疗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本文着重阐述了自入世来,我国切实有效地履行了人世承诺.就医疗服务市场来说,外资所占份额很低,虽说没有预想的冲击大,但也不可忽视,因医疗服务关系着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所以应时刻关注医疗服务贸易市场的动向以便及时调整,保证经济的顺利发展、人民生命健康的安全.

    作者:杨慧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206例甲状腺疾病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疾病病理诊断的价值,以提高甲状腺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取术中或术后活检的甲状腺病变206例,进行石蜡切片,其中38例行术中冷冻切片和常规石蜡切片,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206倒中,男性76例,女性130例,男女之此为1:1.71.年龄16~72岁,高发年龄28~50岁.良性病变179例,占86.9%,以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甲状腺腺瘤占良性病变的61.17%,囊变率达54.7%.恶性病变27例,占13.1%,以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见.结论 常规石蜡切片结合免疫纽化标记在甲状腺疾病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确诊价值,冷冻切片结合术中细胞印片可减少误诊,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爱侠;闫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9例肺隔离症的诊治分析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脏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容易误诊误治.1998年5月至2008年3月,我院共收治肺隔离症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保磊;郑希富;杨昆宁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247例异位妊娠分析

    目的 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诊断异位妊娠,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临床怀疑异位妊娠的247例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47例异位妊娠,手术病理证实与超声诊断一致者241例,误诊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7.6%.其中输卵管妊娠237例,占98.3%;卵巢妊娠2例,占0.8%;阔韧带2例,占0.8%.241例中未破裂型30例,CDFI示21例周边血流较丰富,9例周边有星点状血流信号,大部分血流频谱呈高速低阻血流频谱,RI<0.5.流产破裂型并盆腔积液211例.CDFI示包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不丰富或无血流信号.结论 术前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作者:王凤英;赵蕊;李艳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1675例女性不孕不育病因医学鉴定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淄博市不孕不育患者经医学鉴定后的病因分布和患病率,分析其致病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提供第一手可靠的资料,为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提供依据.方法 据WHO不孕的定义,以1998至2003年连续6年政策允许的参加不孕不育医学鉴定的1675例女性样本为对象,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结果 原发不孕不育969例,占发病人数的(鉴定人数)57.85%;继发不孕不育706倒,占发病人数的42.1 5%.结论 不孕不育患病25~34岁占多数,这一阶段又是受孕机会高峰,但去正规医院就诊率偏低,应加强宣传,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生育能力和生命质量.

    作者:郑树民;翟桂霞;韩玉;张璐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12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前,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的发病率上升,加之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病毒性疾病及大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器官移植、中性粒细胞减少、肺部侵袭性感染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上常出现漏诊,误诊,回顾我院1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王永慧;林琳;曹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HPLC/MS/MS法同时测定食品中5种天然甜味剂

    建立了同时检测食品中甜菊苷(STV),甘草酸(GA),未糖醇(xylitol)、山梨糖畔(sorbitol)、麦芽糖醇(maltiol)5种天然甜味剂的HPLC/MS/MS分析方法.色谱分离采用ZOBAX SB-C18(50 mm×2.1mm I.d,1.8 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质谱检测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5种甜味剂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5%~105.7%,相对标准偏差在3.8%以内.本方法可用于食品中5种天然甜味剂的同时测定.

    作者:李传慧;李淑娟;安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MMP-3和Collagen Ⅲ在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壁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盆底支持结构中胶原代谢状态,分析胶原代谢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POP组),并选择同期20例妇科良性病变而行子宫切除术者作为对照(对照组),于手术中取患者阴道前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MP-3和Collagen III的表述情况.结果 POP组阴道前壁组织中MMP-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llagen III 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OP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胶原代谢活跃,胶原分解增加可能是POP的发病机制之二.

    作者:龙素苹;张振武;李义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站内212例肺部感染病原菌及细菌药敏调查

    为了解我站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排序和细菌耐药性情况,我们对2001年8月至2008年8月212例院阿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痰病原菌培养和药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便为站内肺部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莲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HPLC同时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两个主药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磺胺甲嗯唑片中磺胺甲噁唑(sohzmethoxazole,SMZ)和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掖相色谱法,色谱柱:waters C18(4 μm,3.9mm×1 50mm)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缓冲液(pH 6.8±0.1),(12:88),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 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SMZ和TMP完全分离,片剂辅料不干扰测定,SMZ在20~1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TMP在4~2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ASD<1.5%.结论 该法结果准确、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敏感度高,适用于复方磺胺甲嚼唑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钟新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分析

    目的 分析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80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分娩正常体质量儿5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总结其发生率、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巨大胎儿的发生率为5.21%,其发生与产次,岳娠逾期、合并糖尿病等相关.巨大胎儿对母儿易造成产伤,肩难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结论 加强产前检查及干预,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寻求预测巨大胎儿的准确方法,选择适宜的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将对母婴的危害降低至低水平.

    作者:周琪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政府惠民医院与红十字救助医院联办模式的探讨

    社会医疗救助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救灾,救助、救护是红十字会的三大基本任务,如何把红十字会的救助与政府惠民医疗相结合,缓解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困难问题,是一项非常现实的工作,也是十七大提出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针.

    作者:彭巨亚;肖建军;岳林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比较分析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

    目的 比较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约10°再进针1~2mm后,退针芯3~4mm再持外套管连同针芯一同送入血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氟度继续沿血管前行约10mm后将针芯退至外套管根部并固定,再单送外套管入血管.结果 实验组一次穿刺送管成功率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实验组方法明显提高一次性穿刺送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