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荣
慢性咳嗽指3周以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严重或频繁咳嗽,常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我院于2003年1月-2004年4月诊治62例慢性咳嗽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银开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孕症妇女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前常规筛查衣原体、支原体,及时治疗隐性感染病例,杜绝医源性传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不孕症门诊63例患者为筛查组,一般门诊不孕症患者47例为对照组.筛查组造影前常规行沙眼衣原体检测,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感染病例按敏感药物治疗.治疗后复查衣原体、支原体正常者的筛查组、对照组病例均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并用加味四物汤内服,通经软坚中药煎剂保留灌肠,解毒化瘀中药热敷少腹,治疗时间6个月,观察2年内受孕情况.结果筛查组63例,足月分娩50例,总治愈率79.3%.对照组47例,足月分娩25例,总治愈率53.1%.筛查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感染率明显高于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而其对生殖系统的危害也远大于后者,筛查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把衣原体、支原体筛查纳入常规检查项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世凤;牛小兰;周琴慧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火试法鉴别中药简便易行且较准确,具有不受实验条件限制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笔者从事基层中药材监督检验工作20多年,经常运用火试法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查获许多伪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特别是用于中药材及饮片监督检验的初筛,效果十分明显.现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常见中药材及饮片的火试经验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人体何时开始发生老年性变化不易界定.有的学者认为,成长期未即为老年化的开始,这样就势必将20多岁的青年人划入老年的行列,虽然有些青年冠状动脉内膜上已有脂质沉着,但此z动脉z样z化范畴,并不等于心脏老化.心脏老化病变是几十年漫长时间逐渐演变的过程,真正有实际意义的心脏老化多在70岁以后,当然年份上的岁数不等于实际的生理年龄,二者差别可大可小.
作者:李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37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中引起阿托品中毒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过程中引起阿托品中毒原因有阿托品用量过大:阿托品化指征不明确;与胆碱酯酶复活剂合用时剂量没有调整;阿托品化后未能及时调整用量.由此可见,阿托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过程中应强调个体化用药,避免盲目地早期、足量、反复给药.
作者:蒋锦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下颌智齿因阻生需拔除是口腔外科门诊常见的手术之一.阻生牙拔除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高,其中包括阻生牙突破舌侧骨板,进入舌侧粘膜及口底或移位进入咽颊前间隙和咽旁间隙,但同时存在颌骨囊肿往往被忽略.近期我科遇见一例阻生牙与颌骨囊肿同时并存的病人,就其处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智秋;邱著文;林界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麝黄消炎止痛膏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证实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黄芩、苦参等提纯后制成软膏,用于治疗各种痔瘘术后的止痛.结果该药物对混合痔、肛瘘和内外痔总有效率分别是97.2%、96.8%,、94.7%.结论该药物对各种痔瘘术后的止痛作用明显、效果显著.
作者:赵军太;魏荣堂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染疾病,在四大性病中居第三位.病因是由多种病原体导致的综合征,主要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和滴虫、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葡菌、单纯泡疹病毒等.NGU主要由与带病原菌者性接触而传染,男性患者表现为尿道刺痒,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赤,尿道口溢出少量分泌物或晨起痂膜封口;女性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可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宫颈水肿、充血等.主要并发症;男性为前列腺炎、附睾炎、男性不育症,直肠炎.女性为宫颈炎、盆腔炎、异位妊娠、不孕症、输卵管炎等.目前治疗本病无特效药物,3年来我院用中药治疗本病,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杨龙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儿童牙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它不但会影响儿童的饮食、消化及身体发育,同时还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医生进行牙病治疗时需给予儿童特殊的护理配合,以免给儿童牙病的治疗工作增加难度.[1]现将本人的一点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谢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冠心病心绞痛常见的病理改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至管腔狭窄,或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局部斑块有裂纹或破溃,诱发血小板聚集、血管痉挛或不稳定性血栓,使管腔狭窄一过性加重,正常冠状动脉也可以因血管痉挛,使冠状血流一过性受阻,而出现心绞痛.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5月到2004年5月我们以自拟通阳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并与西药治疗4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杨树楠先生(1921~),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1956年考入南京中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毕业后分配到原淮阴医学专科学校,从事中医古典医籍的教学.经济困难时期,下放到基层乡镇卫生院,长期从事临床工作,临诊之余,还受卫生主管部门委派,带徒数名,其学生现都为当地医疗骨干,后一度又被扬州医学院借聘教学.杨老先生行医六十余载,对肝胆病、痿庳、肾脏病、癔症以及妇科等疑难杂病,临床经验甚丰,投方施药,效如桴鼓,名响一方,深受患者崇敬.被卫生主管部门评为地方名中医.
作者:郑先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瑞复啉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80例给予奥美拉唑2omg,每日1次,瑞复啉每次50mg,每日3次口服(简称奥组).对照组76例给予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瑞复啉每次50mg,每日3次口服(简称法组).各组治疗后2、4、6周观察烧心、反酸及反胃等症状的疗效.并于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反流性食管炎的治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三大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2、4、6周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奥组分别为80%、87.5%、95%,法组分别为55.26%、65.77%、68.42%.6周后A级、B级及C-D级食管炎治愈率奥组分别为A级78.95%、B级60.0%、C-D级66.6%,法组分别为A级42.11%、B级28.57%、C-D级0%.奥组无论是症状缓解率还是食管炎治愈率均优于法组.结论奥美拉唑和瑞复啉联用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黄朝忠;杨长青;徐祖纬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其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国外统计约占胃肠门诊的20%~50%[1],IBS的发病率在我国约为10%,女性多于男性,据国内不完全统计,此病约占胃肠道疾病的20%~50%,而在普通人群中,大约有20%的女性和12%的男性都会经历起码一次IBS的症状[2].
作者:贾保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芪的抗疲劳作用.方法以小鼠为实验模型,用黄芪500mg/kg、1000mg/kg、2000mg/kg分别给昆明种小鼠连续灌胃30天,进行小鼠负重游泳、血清尿素、肝糖原的含量变化及不同时间血乳酸曲线下面积等指标,观察黄芪的抗疲劳功效.结果3个剂量组与阴性对照比较,均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减少疲劳小鼠尿素的产生,降低血液中尿素水平,减小小鼠运动后血乳酸曲线面积,提高小鼠肝糖原的含量(P<0.01).结论提示黄芪有增强机体运动负荷适应能力,抵抗疲劳产生和加速消除疲劳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作者:李凤文;刘荣珍;赵鹏;李彬;何为涛;杨俊峰;傅伟忠;王彦武;姚思宇;何励;谭宗艳;覃辉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冬春季流行,笔者1998~2003年应用双黄连静脉注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盛泽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评估腹腔镜对异位妊娠诊断与治疗及急诊手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①根治术,对无生育要求可行输卵管病灶切除术②输卵管切开术,适应有生育要求,对侧输卵管健康条件差或对侧输卵管切除病人.③对输卵管妊娠胚胎小HCG不高需要生育,给予保守治疗.④卵巢妊娠,将卵巢内胚胎清除,电凝止血,必要时缝合.结果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结论输卵管妊娠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以快捷、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特别是保留生育功能、提高宫内妊娠率、减少再次宫外孕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因此可以肯定输卵管妊娠的腹腔镜手术是当今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文霞;徐爱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按心理护理程序实施步骤综述了采供血机构开展无偿献血心理护理的现状,提出应尽快拓宽采供血机构医护人员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护理技能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采供血机构心理护理模式.
作者:马小芳;黄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现代医学影像学,它包括普通的X线检查与先进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T)、超声、放射性核素、磁共振体层成像(MRI)及DSA和CR等数字式成像.
作者:国小满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不孕症的证治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医古典文献及中西医临证经验整理,探讨中西医治疗不孕症规律.文中分别从不孕症发病率与受孕百分比之间关系、不孕症发生的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不孕症理论实践方面论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可采用辨证论治、审因论治等方法,具有独到之处.结论遵循一定的证治规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方法可靠,效果突出.
作者:孟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笔者自1998年至2003年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选用自拟壮骨化瘀蠲痛散内服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冯洲;李慧成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