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陵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护理学中的心理问题.也就是研究患者的各种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研究护理心理学,必须具有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及护理学的有关知识,才能了解患者的各种心理需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精神护理,并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也就是一种全新的意义.
作者:卫春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三种实验方法对梅毒进行检测.方法应用TEUST、SLISA和TPPA实验检测80例患者血液.结果80例ELISA法阳性TRUST法阴性标本中TPPA阳性为72例(90%),阴性为8例(10%).结论实验结果说明ELISA法对梅毒检测的检出率较高.
作者:冯岭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特别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住院病人静脉输液给药方式的使用比例高达70%,高出国外20%~30%.同时输液加药已极为普遍.据报道,这种现象在国外达20%~76%,而在我国则更高[1].一直以来,这一常规操作多数由医生开医嘱,护士配置,但护士无药学背景,经常仅凭经验进行配伍,常常忽视药物的稳定性和多种药物配伍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同时静脉药物每天均在病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配置,药液有可能受到二次污染和出现输液微粒,进人人体后,易引起热原反应、毛细血管栓塞、肉芽肿等严重后果.此外,护士在配制一些细胞毒性药物(如抗肿瘤药物)时,对人体和周边环境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目前在许多国家,无菌配剂已是医院药剂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份(见表1)[2].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建设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对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临床药师工作的转变提供了机遇.
作者:吴斯璐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我们利用冷盐水清洁灌肠辅助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acute bacillary dysentery shi-gellosis,简称急性菌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自2000年6月至2003年10月收治人院的急性菌痢患儿9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七版的诊断标准,粪便培养均为福氏志贺氏菌,将患儿随机分为冷盐水清洁灌肠组(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6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2.86±1.14)岁;人院前病程(2.58±1.36)d;其中普通型32例,重型10例,中毒型8例,其中5例合并休克,3例合并惊厥.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2.91土1.21)岁;人院前病程(2.54±1.38)d;其中普通型31例,重型9例,中毒型6例,其中4例合并休克,2例合并惊厥.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王京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翼点人路为额颞区人路,是当前显微神经外科应用广泛的开颅方法.本文对经典翼点入路的优缺点及其改良方式的来源、种类及其适应症等方面作一论述.
作者:万登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冠心病房颤复律及窦性心律维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房颤84例,除外胺碘酮的禁忌症,用药前原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至少停服5个半衰期,给予胺碘酮负荷量600mg/d,1~2周后用维持量100~300mg/d,若转复为窦性心律随访12~36个月.结果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房颤显效50例(59.5%),有效12例(14.3%),总有效率73.8%.未见明显副作用及毒性作用.结论胺碘酮对冠心病房颤复律及窦性心律维持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
作者:汤锡友;陈友东;廖红艳;田东;张文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头孢噻肟是80年代后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菌均有良好作用,对需氧菌和某些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特别是对革兰阴性菌的杀灭作用更强.胃癌手术为污染手术,且手术能损伤机体的防御能力,为病原菌的侵袭提供了条件,为了减少手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索.为了观察头孢噻肟在胃癌手术中预防感染的疗效,我们对1999年至2001年间57例胃癌根治术的病人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其术前、术中及术后存在一些不良反应,迷走反射就是其中之一.如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危机生命[1].本组观察2002年10月~2004年10月间接受冠状动脉介人术患者480例,出现迷走反射19例,均经及时有效处理,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本文将可能导致迷走反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高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护士服务态度包括护士对病人、病人家属以及对其它医务人员的态度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医院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实现护理目的、推行整体护理的关键.养成良好的服务态度包括服务态度的形成,巩固和不断提高.岗前培训,护理部对护士的继续教育、护士自身修养、制度的制约以及管理等是培训护士良好服务态度的各环节要素.
作者:余爱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磨牙残冠的保存一直是口腔临床中的重点和难点,以过多年的临床结果表明:用桩核修复经完善的根管治疗的残冠后,可显著延长其寿命.但是,它对桩的共同就位到要求高,而且对根管细和弯曲的病例不适合用桩核全冠修复,笔者对这类患者采用了自攻自断螺钉全冠修复的方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对36例磨牙残冠修复的患者进行了2年的临床观察,结果十分理想.
作者:唐军;孟立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胸腔积液可为多种疾病的合饼症、并发症特别在落后的农村山区,尤其多见.1997年5月~2002年5月,我们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胸腔积液8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俊;胡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大中专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学校控制乙肝传播提供依据.方法于2004年对宜春市某高校入学大、中专新生清晨空腹静脉采血,用ELA法检测HBsAg,HBsAg阳性者进一步用ELA法检测其它乙肝血清标记物和肝功能.结果检测2472名学生,HBsAg阳性率为16.46%,男女差异无显著性.HBsAg阳性者中肝功能异常者26人占6.39%,大小三阳372例占91.40%.结论大中专学校新生人校体检有必要增加HBsAg和肝功能检测,对易感学生需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对已感染HBsAg并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学生需生活隔离,并加强健康教育,防止乙肝在学校中传播.
作者:杨云山;刘军;刘雪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活胎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时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06例单活胎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的分娩方式及其对新生儿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中阴道分娩64例(60.4%),剖宫产42例(39.6%);孕<34周者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孕≥34周者(P<0.05);两种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活胎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时,无明确剖官产指征,应选择阴道分娩,产程中加强胎儿监护,有异常及时处理;在早产儿育儿及医疗、护理水平较高的条件下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夏平;林红;艾婷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倒,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心衰标准治疗(强心剂、利尿剂和ACEI);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半年后,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舒张末经减少[(58.69±8.87)mm比(64.76±10.12)mm,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33.78±11.16)%比(43.89±10.79)%,P<0.01].卡维地洛未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及血象、血脂、电解质和糖代谢变化.结论卡维地洛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并能干预左室重塑.
作者:冯自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小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诊之一.我院于1994年7月至2004年6月对3岁以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特殊异物除外),在无麻下进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610例,异物全部成功取出,无严重并发症,现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李庆华;赵枫林;许培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药物临床应用是使用药物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疗过程.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医疗机构必须加强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并严格执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医师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药物临床应用时,必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2.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发现处方或医嘱所列药品违反治疗原则,应当拒绝调配.3.医疗机构应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并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指导合理用药.
作者:曹祥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护士是医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年都有大量的实习生来医院观摩学习.我院作为妇幼专科医院,对于护士带教方式一直有固定的模式,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趋向完美,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护士从实习者平稳过渡到护理工作者,我院对护生的带教模式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使学生通过实习真正达到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练就良好的素质和作风.
作者:孙蕊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中药颗粒剂一般都存在程度不同易吸湿变质的特征,但从防潮角度对中药颗粒剂的研究报道很少.在这里笔者试以枳实颗粒为例介绍从制剂工艺及其辅料性能出发来改善中药颗粒剂防潮性能的方法.
作者:张大勇;左朝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攻击行为是任何形式的有目的伤害另一生物体而为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1],病人基于愤怒、敌意、憎恨和不满等情绪,伤害他人、自身及其它物品,包括言语攻击、对财产的攻击、自身攻击、体力攻击.攻击行为是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期间经常发生的危险行为之一,攻击行为发生时引起病区内其他病人情绪激动、心情紧张,受到无谓的伤害,工作人员的身心也受到一定的伤害,有的甚至严重影响病区内正常的治疗护理秩序.给病区管理带来很大的威胁和困难.本研究旨在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探讨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对攻击行为进行有效Ё地预测,大限度的预防和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减低危害,提高护理水平.现将有关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屠丽君;张燕红;麻丽萍;端木欣荣;魏燕;赵月秋;徐国斌;谢世平;朱玲;周慧英;陈淑霞;刑芝青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肠肿瘤梗阻手术方式选择与病人预约后关系.方法对63例大肠肿瘤肠梗阻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全组63例行Ⅰ期切除吻合37例,无吻合口漏,结肠造口26例,22例Ⅱ期闭瘘,1例死亡.结论右半结肠癌肠梗阻绝大部分可行Ⅰ期切除吻合,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是否行Ⅰ期吻合视病人情况而定.
作者:苏雪彤;李卫东;庞黎明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