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倩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8月,纳入对象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38例,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脑梗死患者,住院日>2周者,下呼吸道感染,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有侵入性操作、有烟酒嗜好、意识障碍者,铜绿假单胞菌发生率较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糖尿病史、意识障碍等关系密切,需加以重视.
作者:董雪梅;易敏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问题和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层流手术室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07例,作为对比组数据;同时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层流手术室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07例,作为研究组数据.分别统计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93%,明显低于对比组7.48%.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39%,明显高于对比组68.2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层流手术室进行有效护理管理,能够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阎程程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获知公众对网络医疗健康资源的了解和使用现状,并根据个体在院内的实际就诊体验情况,探索网络医疗健康资源的使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在电子问卷平台上完成问卷的制作后以电子链接的形式扩散,对网民进行随机调查,根据其反馈中受访者有无使用互联网获取医疗健康资源的习惯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比较两组网民线下就诊的体验差异.采用t检验评估网络医疗健康资源的使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结果 回收有效电子问卷1232份.近半数的受访者有使用互联网获取医疗健康资源的经历(49.6%);常规组对院内实际就诊体验情况的整体得分为(3.11±1.18);研究组为(3.54±1.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网络医疗健康资源的使用是消除医患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医患关系的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效果关键在于患者对资源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在医患互动过程中医务人员发挥的引导作用.
作者:徐志杰;许炳章;朱德帅;赵优冬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考证在地磁环境变化时胸膜的通透性变化.方法 首先遴选第24太阳活动周期内(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五个不同年同月的时间段,统计该时间段内地磁指数Dst变化的总量,同时统计此段时间内的渗出性胸腔积液确诊人数及其所占总入院收治人数的百分比.将总地磁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与胸腔积液确诊人数及其所占总入院收治人数的百分比数进行相关统计.结果 研究分析了每年2.10-3.10,3.15-4.10,5.1-6.14,9.1-9.25以及11.1-12.5共5个时间段内地磁场环境的年变化与渗出性胸腔积液确诊人数及其所占总入院收治人数的百分比数之间的相关度,发现不同年同一时期内的地磁指数变化与渗出性胸腔积液发病率呈较好的正相关性,rs分别达可达1.000 (P<0.001),0.900 (P<0.05),0.6000,0.738和1.000 (P<0.001)(Dst-收治确诊人数相关度)和0.667,0.900 (P<0.05),0.700,1.000(P<0.001)和1.000(P<0.001)(Dst-胸腔积液收治百分比相关度).结论 通过此项研究初步验证了太阳活动引起的地磁变化对生物膜透过率的影响,为下一步通过有效的太阳物理观测提出合理的预警、预防该类疾病提出了理论依据.
作者:刘凌;张剑青;董亮;李雪松;杨龙;张寰波 刊期: 2015年第29期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这一医学实践评估模式具有耗时少、消费低等特点,对于我国医学生的临床技能的评估具有指导意义.我国的医学生技能评估主要经历了传统评估、OSCE评估和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评估三个阶段.目前,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已经得到更多医院的认可,通过这一评估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技能进行正确的评估.
作者:罗兵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在促进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并评估其效果.方法 对该院喹诺酮类药物处方的合理性使用实施药学干预模式,并评估其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医院的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效果显著提高,药学干预后该院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如铜铝假单细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学干预后,该院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量与干预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严重问题降低到0,重要问题和一般问题下降的趋势也比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学干预后,该院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用法以及用量与干预前相比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联合用药的情况与干预前相比出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干预可以有效地促进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降低药物的耐药性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冠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普洱市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情况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法,对普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收集到的1107例ADR报告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7例ADR报告中,来源于医疗机构的ADR报表多(1021例,92.2%),其余来源于经营企业(86例,7.8%);引发ADR例数多的是抗菌药物(563例,47.8%),其次为中成药(265例,22.5%);ADR引起皮肤及附件受损多(564例,33.5%),其次为全身性损害(301例,17.9%).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增强合理用药意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罗新;苏蕾;李香荷;陈镜宇;白中平 刊期: 2015年第29期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的医疗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也给医院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新形势下,医患矛盾不断增加,必须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中医院内科病房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造成其安全隐患的因素存在诸多方面,这就需要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有效保证护理安全,进而预防和避免医患纠纷事故的发生.该文在这里从以下方面针对中医院内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分析与对策进行了简单探讨.
作者:曾燕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实践并总结该院体检中心实施质量控制的经验,探索在体检中心工作中开展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模式,探讨质量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效果与意义.方法 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根据该院体检中心实际工作,建立体检科特有质控体系,实施体检流程全程质量控制.结果 通过实施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指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检中心开展实施质量控制是可行而有效的,是体检中心在管理发展上的必然趋势.
作者:丁素英;李军;赵睿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2013年8月-2015年7月之间在该院进行产科手术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7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97%,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3.5%,低于观察组的9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科手术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促进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洁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总结性分析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再次接种的免疫效果.方法 选取该门诊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200例HepB预防接种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1例免疫后无应答再次接种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均按0、1、6个月方案接种,前者追加剂量,后者按照原剂量注射,比较两组再次接种免疫效果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再次接种HepB1个月后测定抗-HBs,观察组抗-HBs阳转率(100.0%)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接种副反应发生率(38.1%)高于对照组(30.0%),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次全程免疫无应答者再次接种HepB,可提高抗-HBs阳转率,注射剂量控制在60 μg能够保证接种免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邱桂忠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该院检验科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有22例医院感染事件,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控制.结果 据统计,该院检验科共发生22例医院感染事件,其中锐器伤导致感染8例(36.3%)、被血液或体液喷溅导致感染7例(31.8%),吸人性溶胶感染3例(13.6%),其他原因所致医院感染4例(18.2%),分析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 应强化检验科医院感染的管理,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
作者:李云娜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全面病历质量管理在住院病历质量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病历共2000份,共20个科室.其中1 000份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而其余1000份病历未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1 000份病历作为观察组,未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1 000份病历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没有实施全面实施质量管理,给予常规病历管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措施.观察两组病历缺陷指数情况,观察两组病历整改率,记录两组病历评分值.结果 观察组病历缺陷指数低于对照组病历缺陷指数、观察组病历整改率高于对照组病历整改率、观察组病例评分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病例评分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病历质量管理在住院病历质量控制中产生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病历质量管理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常玮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提升个案护理查房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内科锁定重点个案进行护理查房的6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使用信封抽取法将这60例护理人员平均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内科个案护理查房中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在内科个案护理查房中采用追踪方法学.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9.25±10.15)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3.02±10.1 2)分(P<0.05);实验组的专科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安全护理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追踪方法学在提升内科个案护理查房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医学本科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教学2班的本科生120名,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了多元教学法,并设立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学生对该次多元化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的评价较好,成绩考核结果显示实施多元化教学法授课的学生组相比于对照组学生其成绩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多元化教学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改善了课堂授课的效果,此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临床本科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呼吸内科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李大鹏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寻找一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该科的6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综合知识掌握程度平均得分(59.3±2.2)分;康复护理态度平均得分(71.3±4.7)分,康复护理活动现状平均分值(58.4±3.5)分;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影响因素包括婚姻状态,影响康复护理态度的因素则为年龄,影响活动现状因素则为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等.结论 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态度比较积极,但是存在知识掌握不全面,康复护理活动较少,因此,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构建完善的神经内科护理人才体系.
作者:沈晓菁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推进空军航空兵部队心理卫生工作更好发展,维护官兵心理健康.方法 结合空军航空兵部队心理卫生工作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针对当前空军航空兵部队心理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心理卫生工作的3点对策: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心理卫生工作的配套设施.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作者:胥洪宇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2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1.43%;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1.4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4.2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粤东 刊期: 2015年第29期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在实验室对高锰酸钾的杀菌消毒效果进行考察.0.1%高锰酸钾对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黑曲霉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显著地杀菌作用.通过模拟现场试验,高锰酸钾起到了明显地杀菌效果.
作者:孙佳玲;郭美玲;李晓琴;陈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对护生学习倦态的干预效应.方法 抽取护理本科1-2班学生125名作为被试对象,首先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护生学习该课程的现状进行进行入组测评,然后研究组采用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对《护理教育学》课程进行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究结束(即期末),再次采用上述量表重复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试,比较实施该教学方法前后,两组护生学习倦怠的改变情况.后的统计指标为调查量表的3个维度分和总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 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实施前后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提示该教学方法实施后,学生的学习倦怠明显改善,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结论 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良好的干预效应.
作者:赵美玉 刊期: 2015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