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艳欢;魏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烧伤患者12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肠道营养支持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正氮平衡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毒症的发生率、存活率及第7、10天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在伤后第7、10天的CD4+、CD4+/CD8+、IgA、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氮平衡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毒症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严重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保证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供应,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常秀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院合同制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方法 应用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对我院工作5年以内的合同制护士150人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评定量表条目分值排前三位的是:您感觉护理工作风险高4.29 ±0.87;管理层在排班时会考虑您的个人需要4.13-0.75;您单位的工资水平还需要提高4.12±1.39;分值排后三位的是:您认为目前所得的工资是合理的2.36±1.34;您在本单位的工资及福利(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与同地区的其他单位同行相当2.72±1.31;您的工作得不到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可2.73 ±1.05.结论 改善合同制护士工资及福利待遇,加强管理,促进合同制护士基本素质及专业能力的快速提高,制定个人成长及发展的职业规划,赢得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可.
作者:覃泽萍;彭翠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盐水和葡萄糖氯化钠对儿童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减轻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需静脉注射补钾的儿童112例,随机分为糖盐水组和葡萄糖氯化钠组,每组56例.糖盐水组静脉输注5% ~ 10%的葡萄糖100~ 500 ml加10%氯化钠5~15 ml配制糖盐水,之后加入10%的氯化钾,每天一次静脉输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组采用成品注射液,根据体重差别选用不同规格注射液(100、200、500 ml),每天一次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患儿的局部疼痛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疼痛症状缓解的情况.结果 糖盐水组的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均明显高于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组(P<0.01).结论 对于儿童静脉输液局部疼痛的缓解,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比糖盐水作为补钾溶剂更有效,其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癌D2淋巴结清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自2008年开展胃癌D2清除术以来行胃癌D2清除术的64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并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为(238.5 ±64.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4±80.2)ml,平均住院时间为(16.9±2.9)d,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2.7±0.5)d,术后均未出现特殊并发症.术后随访3 ~15个月,患者各种影像检查和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测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迹象,患者饮食基本正常.结论 胃癌D2淋巴结清除术作为胃癌的标准根治术,手术难度大,围术期规范化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周淑玲;郑逸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局麻药中毒的风险管理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行局麻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根据其使用的管理模式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麻药物中毒率、麻醉医师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局麻药物中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性的局麻药物中毒风险管理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中毒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文红;黄毅然;陈睿;刘真;刘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老年结肠巨大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05例老年结肠息肉患者在肠镜下行高频电切术治疗并给予术前心理指导,术中配合和术后病情观察.结果 305例息肉均成功切除,所有患者未发生出血及穿孔.结论 采用高频电切术治疗老年结肠巨大息肉是安全、可靠的.护理人员在术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成功提供保证.
作者:史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行充气压力泵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充气压力泵治疗,观察疗效及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发生DVT1例(发生率2%),对照组发生DVT3例(发生率6%).结论 在常规预防DVT的基础上采取间歇泵气压治疗,可明显降低DVT的发生.
作者:赵群;穆明慧;王妮娜;林颖;刘亚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妇产科手术患者3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8例)和干预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宏艳;王亚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对脑膜炎患儿家长护理知识及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4例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患儿家长给予家庭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通过问卷评分方式调查患儿家长对脑膜炎知识、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两组患儿在出院时以及出院后2年的治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在脑膜炎知识、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家庭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脑膜炎患儿家长的护理能力,为患儿的治愈奠定了基础.
作者:薛慧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体检人群中筛查出的确诊糖尿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干预组予以家庭护理干预和药物治疗,观察6个月后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组疗效和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周菜珠;符可文;林少梅;黄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门诊是医院的第一窗口,是医院的形象窗口,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医院只有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宗旨,才能更好地树立医院形象[1].据国家卫生部2011年7月相关文件要求,全国各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要逐步缓解候诊时间难的问题.而门诊需帮扶的老弱患者,在就诊时困难重重,存在排队挂号、交款、取药、交费、等待做各项检查时间过长的问题,易引发踩踏、跌倒、就诊不及时等诸多隐患,患者满意率较低.我院门诊部尝试将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于减少门诊老年需帮扶患者无效候诊时间,对其就医全过程中的候诊时间进行测量并分析,找出导致候诊时间长且患者抱怨多的流程及其关键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与整改前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敏;李哲;张秀侠;冯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量表191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得分为(79.00±19.20)分,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疾病严重程度、医疗费支付方式等.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护理过程中帮助患者重视和利用各种社会支持来源,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创伤性迟发性肠破裂发生于创伤24 h或数日后[1].其发病机理多认为[2]:①受伤后肠壁及系膜血肿形成,血肿逐渐增大压迫肠壁,导致肠壁缺血坏死、破裂;②由于受伤初期伤势较轻,未引起重视,饮食未控制、增加肠道负担,加上肠管蠕动减弱,使肠管内压力进一步升高,肠壁黏膜层疝出,导致肠破裂.外界暴力往往引起相对固定的肠段如空肠起始段或回肠末段损伤,当暴力突然施加于充满液体的小肠或爆震引起腔内压力骤升,这些部位也易引起破裂甚至断裂[3].迟发性外伤性肠穿孔因其症状,体征出现晚且易被掩盖,常常增加诊断、治疗难度,极易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对待这类病人需认真、细致、耐心、全面的护理,通过密切观察病情、体格检查等综合分析来判断,协助医生完善相关检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救治.
作者:王鹤;马鹰;费忠英;钱红芹;陈丽健;吕林娟;李双平;徐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遭受精神病人暴力侵害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175名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侵害事件的特点及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侵害的总发生率为86.5%;身高在165 cm以下、工作5年内的护士遭受侵害的发生率高;中夜班比白班更易发生暴力侵害;91.3%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年龄在20 ~ 50岁,女性患者以言语攻击为主,男性患者则以行为攻击为主.71.2%发生在病情的急性期,28.8%与护士对待患者的态度有关.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侵害后常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结论 精神科护士遭受精神病人暴力侵害的发生率较高,影响精神科病人实施暴力侵害的因素有护士身高、工作年限、工作时段、精神病患者的症状特点、护士的态度等.医院对护士遭受的暴力侵害关注较少.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建立针对专科护士的心理服务支持系统以减少暴力侵害的发生及影响.
作者:钱一平;吴以平;赵智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妇产后疼痛的作用.方法 选取顺产分娩的产妇2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28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的疼痛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妇产后疼痛程度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产妇产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芬;刘宏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三镜联合治疗后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5%,对照组为78.6% (31/4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1%,对照组为18.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对于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三镜联合治疗后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建辉;吴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纳入15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绷紧皮肤垂直注射法为A组,提捏皮肤垂直注射法为B组,传统注射法为C组.比较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3组间疼痛程度有差异;其中A组与B组患者之间重度疼痛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间比较,重度疼痛患者比例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绷紧皮肤垂直注射法或提捏皮肤垂直注射法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优于传统注射法.
作者:李淑珍;陈爱兰;岳焕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诊创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收治60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入院后首先判断病情,然后进行院内安全转运、急救等,总结其具体急救护理措施及抢救结果.结果 该组患者均能在20 min内接入手术室,并完成准备工作.抢救成功57例,成功率为95.0%.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97.7±5.2)分、96.7% 、91.7%.结论 必须提高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抢救效率,争取有效的抢救时间,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系统宣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FPG、2 hFPG、HbAlc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LVEF、SV、CO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健康宣教能显著提高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赵娜;黎秋月;马伟伟;鲍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护理操作风险量化表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将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进人我院实习的120名护士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8名,实施原有护理操作,实验组62名,应用护理操作风险量化表对护理风险实施量化管理.比较两组实习生的风险意识、护理缺陷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在实施风险量化管理后,实验组在中、后期对风险认知的得分分别为(3.89±0.53)分,(4.57±0.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后期(3.56±0.69)分,(3.68 ±0.34)分,(P均<0.05).实验组末期操作、理论考核、护理缺陷评分分别为(4.67±0.39)分、(4.58±0.55)分、(0.67±0.1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末期操作、理论考核、护理缺陷评分分别为(4.12±0.58)分、(4.22±0.91)分、(0.97±0.18)分,(P均<0.05).结论 护理操作风险量化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实习护士的风险意识,提高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保障护理安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元芝;巩林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