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悦;牟莲芝;田丰英;牟英梅
目的 探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92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146例.常规组的产妇给予常规产房护理,干预组的产妇给予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难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产房护理施行安全管理制度化能够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分娩时间、降低难产率、减轻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荷;谌祖红;姜蕾;王竹珍;张馨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治疗及护理的方法与意义.方法 手术前精确的准备,手术中减少对脑组织损伤;术后双腔管引流,严格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等.从手术中及手术后的细节上规范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及护理.结果 规范化围术期治疗及护理能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存活率.结论 注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术期治疗及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桑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妄想性抑郁症自杀行为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妄想性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于预后10 d出现的不良事件,包括自杀行为、自杀准备行为和自杀念头的情况,对患者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无自杀行为、自杀准备行为、自杀念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妄想性抑郁症自杀行为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可以更好地避免患者出现的自杀行为和自杀心态,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农惠娟;王美;谢志妹;刘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门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实施风险管理前的患者624例设为对照组,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631例设为风险管理组.对风险管理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风险管理组沟通能力、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责任心、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性、服务态度及应急能力评分均高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至医院的护理管理之中,既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水平,又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郗尊青;陈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温-湿交换过滤器(HME)使气管切开形成的开放式气道改为封闭式气道,保证氧疗并使痰液湿润易于清除,达到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感染、提高氧疗效果的目的.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HME进行气道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米秀;杨明飞;张强;郝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更好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及培养更好的护理人才.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302名.将2011年的护理实习生142人随机分为LBL组和PBL组,每组71人;将2012年的护理实习生160人随机分为PBL组和PBL结合情景模拟反思组,每组80人.LBL对照组实习生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PBL组带教老师围绕教学内容对实习生进行引导,将问题贯穿于整个实习教程当中;PBL结合情景模拟反思组在PBL组的基础上,通过情境模拟对实习生的学习加深印象,激励学生多进行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提高学生的反思性的学习能力及提高实习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成绩测评、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结果 PBL教学与LBL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BL结合护理情景模拟反思教学方法教学与PBL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BL结合护理情景模拟反思教学方式一种有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学习成绩及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该方法也易于被同学们接收,因此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作者:唐青;陈禧;陶剑芳;王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手术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以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有利于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钟向萍;岑彩虹;李蝶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亲情式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前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术前一般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亲情式护理.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前心率、血压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前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亲情式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前的不良情绪,有助于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兰英;李云霞;魏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同步放化疗是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治疗主要方式,明显地改善了宫颈癌的生存率,但引起的不良反应,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严重影响宫颈癌的预后.本文综述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因素、预防及护理措施,旨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治疗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我院在我院抽取100位医护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在实施细节管理工作2年后再次抽取100位医护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2011年我院开始注重消毒供应室的细节管理.结果 细节管理实施后2年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同时,在安全意识和护理知识上医护人员也较之以前有了提高,并且他们的护理质量和水平也大幅度的提高(P<0.05).结论 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护理知识,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孙启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包括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排班模式,扩大工作权限,开展健康宣教,达到患者满意.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裴艳玲;郭彩霞;伏鑫;赵琪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期训练在股骨粗隆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8月~2011年5月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按照康复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按常规在患肢疼痛消失后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术前、术后进行分期训练,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4.5±2.3)个月,观察组的术后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期训练可有效促进股骨粗隆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提高髋关节功能.
作者:王光敏;逯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与护理的相关性及其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2008年6月至2012年3月140例ICU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与相应护理,即呼吸机通气时间以及插管次数与持续时间的相关性,及其病原菌的分布特点.结果 140例ICU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患者中,发生VAP48例,发生率为34.28%,其中呼吸机通气时间越长,越易发生VAP,插管次数越多,越易发生VAP;VAP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 减少呼吸机的通气时间、控制插管次数,科学有效地循证护理以及了解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可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VAP的发病率.
作者:柳小霞;周春霞;蒋玉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胃镜受检者的HR及BP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首次行胃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应用奥林巴斯XQ260型电子胃镜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模式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10 min、检查中、检查后10 min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检查前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检查中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出现升高的趋势,但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较观察组升高较为明显(P<0.05);检查后对照组这种升高趋势明显高于观察组的(P<0.05).结论 首次胃镜检查者的心率及血压受众多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应采用有效、科学、合理、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控制心率及血压,减轻受检者的痛苦.
作者:谢文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10例择期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遵医嘱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建立食管癌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并按路径表对患者实施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肺不张、肺部感染及乳糜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济宁地区三甲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现状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8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的工作倦怠检出率较高(89.1%);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与护士工作压力源存在正相关(P <0.001,P<0.01),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3个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呈负相关(P <0.05或P<0.01);副主任护师职称、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对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有稳定的正向预测作用,子女情况对去人格化维度有稳定的负向预测作用,病人护理方面的工作压力对情感衰竭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不同的个人背景和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改善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倦怠感.
作者:陈宏;李丽平;陈艳;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妇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和知晓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疾病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其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的提高.
作者:颜美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2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1年12月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晨间护理之后,由护士长或者责任组长对护理情况进行评估,而观察组的患者在晨间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具体的评分和扣分标准,并将整个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具体化和程序化,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效果观察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晨间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基础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展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士的自我效能,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司念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对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核心内容、当前研究状况等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护士的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在国内外现阶段研究存在空白,在不同类型护士中开展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研究对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核心的意义.
作者:张玲;张梦雨;张文静;张建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在清醒患者吸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需吸痰的清醒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在吸引前沿气管内缓慢注入2%的利多卡因0.5~1 ml,2 ~3 min后行气道内吸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气道内吸引.结果 两组患者咳嗽、疼痛、躁动、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心律异常、恶心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痰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吸痰过程中、吸痰后2 min、吸痰后5 min的血氧饱和度检测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多卡因能够减轻清醒患者吸痰中的机体反应,降低气管的敏感性,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月珍;林艺珍;高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